9月24日,武漢市召開“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武漢篇章”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五場)——聚焦武漢加快文化強市建設。會上獲悉,2025年上半年,武漢遊客接待量和旅遊總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2%和16%,武漢持續位列全國十大熱門旅遊目的地之一。
“十四五”期間,武漢市圍繞文化使命,推動文旅融合高品質發展,文化産業規模持續擴大,城市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
武漢戲曲“大碼頭”影響力不斷增強,文藝創作成果豐碩。京劇《母親》、漢劇《夫人城》、楚劇《漢口茶港》等50余部精品劇目陸續推出,多部作品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併入選國家級戲曲工程。武漢成功承辦第十七屆中國戲劇節,琴臺音樂節、武漢國際雜技節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楚劇院演員余維剛榮獲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全市梅花獎獲獎者達12人次,數量居副省級城市首位。
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更加完善,12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不斷織密。武漢圖書館新館、武漢戲曲藝術中心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武漢美術館(琴臺館)、漢劇博物館等8個文化場館及100家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文化空間建成開放,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武漢之夏”“百姓明星”等惠民活動年均開展超1500場,武漢文旅志願者服務總隊獲評全國最佳志願服務組織。
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水準提升,盤龍城遺址獲評“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世界最佳遺産項目”。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段建設穩步推進,文博旅遊年接待觀眾超1000萬人次。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多項國家級非遺活動成功舉辦。
文旅産業活力增強,2024年規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7%。數字出版、網絡視聽、遊戲動漫等新業態集群快速發展,2025年上半年全市文化、娛樂業新登記企業數量同比增長387%,增幅位列同期各行業新登記企業數量榜首。
文旅品牌持續擦亮,黃鶴樓、知音文化區等資源整合成效明顯,打造“一橋兩山”文旅核心區。武漢獲評夜遊名城,木蘭湖旅遊度假區、江漢路步行街等多個街區、景區獲評國家級稱號。漢馬、武網等賽事影響力擴大,演藝經濟、賞花經濟成為消費熱點。
接下來,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將高品質完成“十四五”收官工作,積極謀劃“十五五”發展舉措,加快將文旅産業培育為支柱産業,建設世界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記者馮袁玥、通訊員武宣)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