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在鄂央企中交二航局參建的國家交通大動脈G8513線九寨溝至綿陽高速公路(簡稱“九綿高速”)全線通車,正式向社會車輛開放通行,標誌著成都通往九寨溝的高速大通道正式形成。

九綿高速全線通車
九綿高速起于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郭元鄉(甘川界),對接G8513甘肅武都至九寨溝高速公路,串聯九寨溝縣、平武縣、北川縣、江油市,止于綿陽市遊仙區張家坪,接G93成渝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全線長約245公里,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里。全線共設橋梁131座、隧道45座、互通式立交18處、收費站17個、服務區6處,橋隧比達82%。
九綿高速是四川向西連接甘肅、青海、新疆的出川大通道,對四川加快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大九寨”交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推動沿線旅遊資源開發、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其全線通車,徹底改寫九寨溝、平武、北川三縣不通高速的歷史,將成都至九寨溝的車程從原來的8小時縮短至4小時,綿陽至九寨溝車程更將縮短至約3小時。

高速穿行于崇山峻嶺之間
九綿高速穿行于龍門山、岷山等崇山峻嶺之間,橫跨涪江、火溪河等多條水系。中交二航局負責施工九綿高速項目LJ22標段,地處綿陽市平武縣境內,主要結構物包括五里坡隧道、平武涪江特大橋、雷家山大橋等,線路長約10.5公里,線路大致呈“S”型斜跨在涪江兩岸。標段內施工區域地形陡峭、地質破碎。頻發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為項目建設帶來極大考驗。
隧道施工遭遇高壓富水、大變形等難題。項目團隊引進地質預報系統,優化開挖支護方案,實行精細化管控,確保了隧道安全精準貫通。在橋梁建設中,項目部成功應用超高墩液壓爬模、連續剛構橋挂籃懸澆等工藝,克服峽谷大風、溫差大等不利影響,使一座座彩虹般的大橋淩空飛架,與山川融為一體。

高速猶如一條蜿蜒的絲帶,成為一道靚麗風景。
二航局團隊積極開展“微創新”,因地制宜研發6項專利技術、創新4種新工藝、新方法,使九綿高速公路部分品質工藝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準。九綿高速也是四川省內唯一一條全國綠色公路建設典型示範工程項目。項目團隊堅持綠色施工理念,最大限度保護沿線脆弱的生態環境,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如今,全線通車後的九綿高速猶如一條蜿蜒的絲帶,串聯起李白故居、九皇山、藥王谷、報恩寺、王朗自然保護區、白馬山寨等,直至聞名遐邇的世界自然遺産九寨溝,成為一頭連接人間仙境、童話世界,另一頭連接繁華都市、科技之城的“最美山間高速”。(文/圖 周夢黎 胡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