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日促銷”變成“月月約定” “知音湖北·超級文旅日”重構文旅消費新生態

10月16日晚,在黃石慈湖未蘇灣舉辦的“知音湖北·超級文旅日17遇金秋”活動主會場,演員們與觀眾熱情互動。(黃石市文旅局供圖)

“超級文旅日”期間,旅遊達人來到武漢江夏靈山生態文化旅遊區采風。(省文旅廳供圖)

10月“超級文旅日”恩施巴東分會場給遊客們帶來精彩文藝表演。(恩施州文旅局供圖)

“超級文旅日”期間,“赤黃紅”抱團宣介活動舉行。五省旅遊達人打卡紅安。(黃岡市文旅局供圖)
當全國多地還在文旅促銷賽道上比拼門票降價幅度時,湖北以“知音湖北·超級文旅日”走上全新賽道。這場以每月17日為固定節點的文旅盛宴,不僅是一次行銷活動,更是一套重構文旅消費邏輯的作業系統。根據攜程數據統計,9月17日和10月17日兩期“超級文旅日”,助推湖北全省在線旅遊訂單數和消費金額分別同比增長13%和15%,顯著高於8月同比。
將隨機消費變為固定日曆事件,讓遊客從觀光者變為文化參與者,聯動百業形成全域發展合力,經過兩個月的實踐,湖北文旅正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重構文旅消費新生態。
模式創新
讓17日成為全民文旅記憶點
在文旅行銷領域,“門票降價”“限時優惠”是常見手段,但往往陷入“活動一停,消費歸零”的困境。今年9月,在2025中國文化旅遊産業博覽會上,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正式發佈“知音湖北·超級文旅日”這一創新性文旅IP,跳出短期促銷思維,以“每月17日”為錨點,將文旅消費從隨機選擇變為可預期、可參與的日曆事件,實現了從一次性引流到長期留客的質變。
這一模式的核心,在於把“固定日期”打造成自帶傳播力的文旅IP。“17”諧音“一起”,既呼應“知音湖北”的品牌內涵,又天然具備社交屬性——朋友間一句“17號一起去湖北玩”,就能讓活動信息自發裂變。更關鍵的是,固定日期消解了遊客的決策猶豫:以往“想去湖北旅遊”可能停留在模糊想法,如今“每月17日有專屬活動”的設定,讓出行計劃有了明確時間坐標,從“要不要去”變成“該怎麼安排去”。
與單純“門票降價”相比,這種模式的遠見在於構建可持續的消費習慣。湖北並未將17日局限為“優惠日”,而是賦予其滾動主題:9月“遊長江”、10月“賞秋景”、11月“尋味荊楚”、12月“冰火兩重天”(溫泉與滑雪相結合)。尤其是在10月“超級文旅日”,湖北文旅更是重磅發佈“知音湖北 超級文旅日×發現美好”17遇金秋十大目的地,不僅推介了湖北賞秋目的地,更將特色玩法、新奇線路融入其中,為遊客做足了便利與服務。“超級文旅日”的推出,如同美劇的季節敘事,每個月都有新亮點,既避免了消費者審美疲勞,又讓“關注湖北文旅”成為一種長期習慣。
武漢市民李女士的想法頗具代表性。“以前出去玩都是臨時湊假期,現在每個月17日都有活動,可以直接把每月中旬都預訂好。”10月17日,她帶著家人參加了武漢城市光影穿越之旅,“不僅門票有優惠,還能體驗到平時沒有的光影秀,這種‘約定感’讓旅遊變成了一種期待”。
體驗升級
讓遊客成為荊楚文化的“知音”
“以前來湖北,黃鶴樓拍張照、恩施大峽谷走一圈,感覺就是為了打個卡。”來自湖南的遊客張先生,在“超級文旅日”的體驗中徹底改變了對湖北旅遊的印象,“沒想到黃鶴樓這麼好玩,不僅僅是登樓看景!”張先生剛和“詩仙李白”對完三首詩,臉上還帶著興奮。在黃鶴樓公園內,每到一處,都能遇見驚喜——擱筆亭內《夢回太白》、千禧鐘前《鳴鐘祈福禮》、主樓內聽《黃鶴樓中吹玉笛》……黃鶴樓以鮮活的沉浸式體驗,讓每一位遊客重新認識這座千古名樓。
這正是“知音湖北·超級文旅日”體驗升級的核心:跳出“觀光打卡”的傳統框架,以“文化+科技”為抓手,打造沉浸式場景,讓遊客從觀光者變為入戲者,真正與荊楚文化産生情感共鳴。
在場景打造上,湖北將文化元素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創造出多個“出圈”體驗。武漢兩江夜遊不再是簡單的坐船看景,而是升級為移動劇場——長江榮耀遊輪被光影特效和實景造型打造成幻境演藝空間,演員身著楚國服飾與觀眾互動,不僅能欣賞燈光秀,還能聆聽國風音樂,這讓登船遊客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動的楚地畫卷。
人物故事的融入,讓沉浸式體驗更具溫度。在湖北省博物館,“超級文旅日”讓遊客遊玩得更加盡興。看編鐘演奏,賞“天下第一劍”,打卡漆器大展,沉浸式體驗VR展、真人全息舞臺劇,吃“湖博食堂”,逛文創商店、“夜遊市集”,邂逅專家導覽、文物修復展示……這種體驗不僅讓遊客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更激發了他們對荊楚文化的認同與傳承意識。
從“觀光”到“入戲”的轉變,本質上是文旅融合從“淺層疊加”到“深度共生”的質變。湖北文旅將文化資源從靜態展示轉化為動態參與,不再停留在文化貼標簽層面,而是讓文化融入體驗的每一個細節:吃一碗熱幹面,能聽到攤主講述熱幹面的歷史;住一次酒店,能從客房的佈置中感受荊楚文化……這些細節讓遊客不再是文化的旁觀者,而是參與者,讓旅遊體驗從“走馬觀花”變成“走心之旅”。
生態構建
讓文旅成為全域經濟的“引擎”
“超級文旅日”並非文旅部門的獨角戲,而是一場政企協同、區域聯動,覆蓋“吃、住、行、遊、購、娛”全産業鏈的大合唱。湖北文旅以“文旅+百業”為紐帶,打破行業壁壘,形成全域、全産業鏈的發展合力,讓文旅活動從部門行銷升級為拉動全域經濟、惠及全民的系統工程。
參加“超級文旅日”活動的,除全省大部分文旅企業外,還有中國電信、中國石化、長江航運、湖北交投、湖北演藝、湖北機場、武漢城建、武漢地鐵、武商集團等13家頭部國企,小米集團、支付寶、攜程、美團、亞朵酒店、蒙牛高科、周黑鴨等科技企業、OTA平臺及消費品巨頭,各企業都誠意滿滿,拿出“硬核”的産品和服務,為“超級文旅日”獻大禮。
這種生態的構建,讓“文旅紅利”惠及全民。武漢的計程車司機王師傅發現,每月17日前後,打車去景區的客人明顯增多,收入能比平時多20%。
在黃石慈湖未蘇灣創意市集擺攤的手工藝人李女士,在售賣手工銀飾。“以前手藝沒人懂,現在遊客願意買,還會問背後的故事,我的手藝也能傳承下去了。”
在恩施,民宿老闆們聯合推出“非遺體驗套餐”,遊客住民宿時可學土家織錦、跳擺手舞,帶動民宿預訂量增長30%。“以前民宿靠景區引流,現在跟著‘超級文旅日’聯動,客人不僅來得多,停留時間也從1天變成3天。”恩施民宿老闆陳先生説。從商戶到農戶,從從業者到普通市民,“超級文旅日”不再是單純的文旅活動,而是成為拉動就業、增加收入、惠及民生的“幸福工程”。
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吳燁表示,湖北一直注重“新需求催生新供給、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的雙向邏輯,在推出“超級文旅日”的同時,還將整合各方力量構建全季全域全時消費體系,通過強化政策激勵、深化季節行銷、搭建促銷平臺等舉措,助推文旅消費邁進萬億級。
從模式創新到體驗升級,再到生態構建,“知音湖北·超級文旅日”的破圈,本質上是一次文旅發展邏輯的重構。它跳出了短期促銷的局限,以“固定日期”打造長期消費習慣;打破了觀光打卡的框架,用沉浸式體驗連接文化與情感;突破了行業壁壘,以“文旅+百業”激活全域經濟。當每月17日成為全民期待的“文旅約定”,當遊客從看客變為知音,當文旅成為拉動全域發展的“引擎”,湖北正以創新為筆,書寫著文旅深度融合的“湖北樣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晶 王理略 通訊員 鄂文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