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荊門花博園內秋陽和煦,花香四溢。一場跨越3568公里的“青春之約”在這裡溫暖啟幕。來自新疆精河縣的70余名中小學生,帶著對荊楚文化的嚮往,正式開啟為期7天的“新疆學生荊門行 中華民族一家親”研學之旅。這場由荊門市教育局與新疆精河縣教育局聯合主辦的研學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探尋,更是一場民族團結的深情對話。

新疆精河學子在荊門市博物館研學
上午10時,研學活動開營儀式在花博園中心廣場舉行。來自新疆的師生代表與荊門當地教育工作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跨越山海的教育交流。
“從天山腳下到漢江之畔,我們因教育結緣,因團結而親。”新疆精河縣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孫景蓮在致辭中深情回顧了兩地“書信傳情”“雲端相聚”的溫暖故事。她寄語學生們:“希望你們把荊門的發展經驗、文化魅力裝進行囊,成為建設家鄉、守護民族團結的成長動力。”
“荊門的花博園、園博園是自然與人文的課堂,愛飛客基地是科技的殿堂,金色農谷是職業體驗的樂園……這裡的一草一木、一館一閣,都等待著你們去探索、去發現。”荊門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龍鋒向遠道而來的小客人致以熱烈歡迎。
此次研學以“安全、人文、科技、職業體驗”四大主題為脈絡,為新疆學子量身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的文化探索之旅。
在人文探索中,學生們走進荊門市博物館,聆聽“屈家嶺文化”的千年迴響,在文物展陳中觸摸楚地文明的脈搏;在園博園裏,他們漫步江南園林,感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智慧;在非遺工坊,孩子們親手體驗葉脈畫、剪紙等傳統技藝,在指尖傳承中感悟匠心之美。
在科技探秘環節,愛飛客航空小鎮成為孩子們的“夢想發射場”。從飛機模型展示到模擬飛行體驗,從航空知識講解到無人機操作實踐,學生們在互動中點燃“藍天夢”,感受科技的魅力與力量。

新疆精河學子在愛飛客航空小鎮製作飛機模型
在勞動實踐課堂,金色農谷的田野與工坊成為生動的教室。學生們挽起袖子,參與農耕勞作,體驗糧食從播種到收穫的全過程;在手工坊,他們學習製作傳統食品、編織手工藝品,在勞動中體會“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的深刻含義。
此外,貫穿全程的安全教育課程,通過應急演練、情景模擬等形式,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提升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為研學之旅保駕護航。

新疆精河學子在安全教育課程上學習自救互救技能
開營儀式後,荊門與精河兩地的少年迅速打成一片。在文化交流環節,精河學子獻上歡快的民族舞蹈,荊門學生則表演了楚風漢韻的古箏演奏。歌聲與舞步交織,歡笑與掌聲共鳴,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交流中碰撞出絢麗的火花。
這些來自天山腳下的少年在荊門的山水人文間開啟了一場“沉浸式”成長之旅。他們在花博園中辨識植物,在博物館裏聆聽歷史,在航空基地放飛夢想,在農耕園中揮灑汗水。“這次研學就像一粒種子,”新疆精河縣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孫景蓮主任説,“它把荊門的文化之美、科技之光、人文之韻帶回新疆,也將把新疆的草原豪情、民族風情留在荊門。”
當兩地少年的手緊緊相牽,當多元文化在研學中交融共生,“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生動篇章,正在荊楚大地上煥發出嶄新的活力。這場跨越千里的青春之約,不僅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民族團結的種子,讓“愛我中華”的信念在行走的課堂中深深紮根。 (文/圖 闞本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