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著力實現科技創新六大新突破

2017-03-21 10:49:39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張曦晛

  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選擇 以産業創新引領轉型升級

  河北省著力實現科技創新六大新突破

  破解結構性矛盾、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科技創新是把“金鑰匙”。2017年,河北省科技廳將以支撐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省外、省內兩向協同,強化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選擇、以産業創新引領轉型升級、以制度創新引領雙輪驅動,著力打造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新支撐。

  構建依靠科技創新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培育創新主體、建設園區平臺、推進協同創新、加強成果轉化、支撐轉型升級等是重要著力點。圍繞“育新”“調舊”協同發力,2017年,河北省科技廳量化考核、目標明確:

  高新技術企業總量超24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5.2萬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産業技術研究院新增50個;京津技術輸出成交額中,河北佔比增長12.5%;全省技術合同交易額新增30億元,全年專利申請量增長10%,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3件;規上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19%。

  儘管去年河北省科技創新工作多點開花,如京津創新要素加速向河北省聚集、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比重再創歷史新高、出臺了“3+N”等重大改革舉措等等。但同時也必須認識到,河北省的科技工作還不能完全適應新的發展需要,研發投入低、轉化能力弱、創新人才缺等短板依然存在。

  短板,也是發展的潛力所在。圍繞任務目標,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既要抓好整體推進,又要抓住重點難點,力爭在關鍵領域、關鍵環節上,實現科技創新六大新突破。

  促進“京津研發、河北轉化”,在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上實現新突破。推進協同創新戰略平臺建設,完善“一南一北一環”佈局,推動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帶建設。開展關鍵技術聯合攻關,重點在大數據等領域組織好50項京津重大成果在河北省孵化轉化。打造創新型城市,加快提升區域創新功能,重點支持石、唐、秦爭創國家創新型城市。

  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動能,在引領産業選擇上實現新突破。突出項目引領,重點實施“大智移雲”等十大技術創新專項。突出園區引領,深化高新區機構編制、人事和薪酬制度、行政審批制度、投融資平臺建設等改革。突出平臺引領,推動骨幹企業與高校院所産學研合作,建立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績效評價和服務後補助制度。突出人才引領,實施科技英才“雙百雙千”工程,建立科技決策諮詢制度。

  集聚創新要素,在做大做強科技型企業上實現新突破。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量質齊升”,抓好苗圃、雛鷹、小巨人和上市四大工程,梯度培育、差異扶持、擴量提質。形成高新技術企業“梯隊軍團”,變認定為培育、變管理為服務,推動工作重心前移。促進創新激勵政策精準落地,擴大科技創新券規模,加快推行研發準備金制度。

  貼近社會關注熱點,在推動綠色發展服務民生上實現新突破。更加注重環境治理,主動對接全省“藍天”“碧水”“凈土”三大行動,加強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瞄準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醫療衛生等熱點問題,切實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突出問題導向,圍繞美麗河北、健康河北、平安河北等目標,進一步整合資源、拓展平臺、提升能級。

  向改革要活力、要動力,在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上實現新突破。深化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推動16個配套實施細則落地見效。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重點推廣科技成果市場定價、收益分配、産權管理、轉化評價等四項機制。深化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完善跨部門的財政科技項目統籌決策和聯動管理制度。建立五項科技工作機制,即協同共建機制、廳市會商機制、部門聯動機制、技術推送機制、政産學研聯創機制。

  增強創新主體內生動力,在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實現新突破。打造“雙創”服務平臺,重點建設國家級和省級眾創空間80個、100個,星創天地200個。加大“雙創”金融支持,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天使投資,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制度,力爭全年新增科技貸款400億元。開展“雙創”系列活動,吸引創業導師1000人、創客30000人。營造“雙創”良好氛圍,加強科學普及和科技宣傳,厚植創新文化土壤。(記者 張懷琛 通訊員 李冬)

相關閱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