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談】群眾路線是重建政治性的根本要求
但凡對中國問題稍有真切認識的研究者,都會承認必須重視對中國共産黨的研究。然而,同樣是研究中國共産黨,比如對它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卻往往言人人殊。關鍵在於,究竟應該如何理解中國共産黨的執政邏輯?又該如何從中國共産黨的執政邏輯出發,去理解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
落後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邏輯是:由無産階級政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推翻既有的反動政權,然後在執政條件下,通過先進的政治和文化的力量,改造落後的經濟基礎和社會關係,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自身的發展。因此,在共産黨執政的國家,黨是各領域全方位的領導者,“黨是領導一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即是如此。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正因如此,黨自身的建設極為重要。
黨的建設,最根本的無疑是保持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本色。但對於黨的“政治性”,需要有恰切的理解。表面看起來很“講政治”,實質卻不一定具有“政治性”;表面看起來沒有“講政治”,實質也不一定沒有“政治性”。什麼是政治性呢?簡單講,就是源於無産階級政黨本質的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其中關鍵在於,決不能離開人民性而只談黨性。
黨的群眾路線是連接和統一黨性和人民性的關鍵,是中國共産黨保持自身政治性的根本要求。中國共産黨是要以實踐為師、以群眾為師的,實踐和群眾既是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源泉,更是檢驗黨作為一個學習-創新型的先進性團體,是否保持先進性的重要標準。只有在深入實踐、聯繫群眾的基礎之上,黨才可能以先鋒隊的身位去領導群眾、教育群眾、塑造群眾、提升群眾,使群眾不斷達到社會主義事業所需要的素質、覺悟和水準。
如果對“政治性”沒有很好的理解,特別是看不到“政治性”、“人民性”和“先進性”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繫,過度的“政治化”很可能走向歧路,陷入民粹主義或專制主義的陷阱。而“群眾路線”之所以能夠成為黨保持政治性的根本要求,是因為只有真地走群眾路線,才可能避免兩種極端:要麼把群眾看作抽象完美的道德集合體,要麼把黨視為高高在上的全知全能者。
黨保持政治性,核心就在於通過群眾路線使黨成為建立在人民群眾基礎之上的“有機政黨”。而在黨的“政治性”經過長期的資本力量和實利主義的沖刷後,可能出現“去政治化”乃至“非政治化”的情況下,黨要重建政治性,核心同樣在於恢復群眾路線的政治視野,深入群眾,重建黨和群眾的內在有機關係,亦即“血肉聯繫”。就此而言,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確不能僅僅就“黨內”而言。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歷史上已經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群眾路線就是其中重要一條。而且,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根本目的也是要重建黨的政治性,這在根本上要求使群眾路線運行起來,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中國共産黨是一個通過實行群眾路線保持政治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性與人民性和先進性的統一多有賴於此。這是理解中國共産黨以政治和文化的力量領導建設新國家新社會這一執政邏輯的關鍵,也是理解為何以及如何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關鍵。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黨就會失去根基。必須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作為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為了回應這一根本要求,真正的難題就在於如何切實建立黨員幹部踐行群眾路線的長效機制。(劉晨光 作者係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教授)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