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惠民導向 突出人民主體
廊坊把創建文明城作為民心工程推進
4月20日清晨,陽光照進鬱鬱蔥蔥的廊坊市文化公園。清澈的人工湖旁,晨練的市民三五成群,有的跳舞,有的打太極,有的練書法……“我家就住在公園對面,不用專程去旅遊,出門就是風景!”正在散步的市民董賀忠告訴筆者。
在廊坊,市民休閒娛樂可以到就近的公共文化場所,到窗口單位辦業務越來越高效,若需幫助到處可遇貼心志願者……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成果,讓廣大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近年來,廊坊市秉承“民心打造文明城”的理念,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市委、市政府執政為民的重要內容,堅持“尊重人民意願,突出人民主體,成果人民共享”,大力整合各類資源參與創建工作,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堅持惠民導向,用實績推進民心工程
位於廣陽區和平路南端的金星道社區,建設年代久遠,以前樓房老舊破損,路面坑坑洼洼,雨天積水成潭。自社區改造提升工程完成以來,社區面貌煥然一新。拓路、粉墻、綠化、亮化,拆除私搭亂建,新建文化小廣場、成立專業保潔隊……小區實現了美麗蛻變。
“我們始終把‘為民創建’作為根本宗旨,以‘群眾需求’為尺規,用‘人民滿意’來衡量,持續提高城市建管水準,進一步建設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服務優質的文明城市。”廊坊市委書記、市文明委主任馮韶慧介紹,廊坊市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推進發展、造福人民的民心工程緊緊抓在手上,把創建的著力點放在窗口單位、城鄉社區和千家萬戶,大力推進城市主次幹道及相關設施改造與完善,有效破解老舊居民小區基礎設施落後及物業管理困難等問題,大力整治環境衛生,暢通城市交通,改造提升背街小巷、集貿市場、建築工地、校園周邊等重點場所的環境秩序。
堅持從群眾最關心的事做起,廊坊加大投入力度,切實抓好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百姓項目”——城鎮登記失業率連續保持全省最低,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整合全面完成,城鄉低保標準分別達到全省第2和第1位;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5.2萬套,改造老舊小區108個,在全省率先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統籌推進社會事業,廊坊注重把公共財政向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領域傾斜,新建改建擴建主城區中小學和幼兒園16所、農村幼兒園107所,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504所,標準化學校創建率達到75%;繁榮文化事業,廊坊被授予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基本做到醫療保健、家政服務等不出社區,極大方便了市民生活。
突出人民主體,聚民力共建大美廊坊
“小朋友們排好隊,等綠燈亮了,跟我一起過馬路!”在廊坊市第五小學門前,每到上學、放學時段,“城市管家”李振芹會準時出現在長青路與光明西道交口處,協助交警疏導交通。“除了護送學生過馬路,我還主動監督、勸導街頭不文明行為。”李振芹自豪地説。
為讓廣大市民更有主人翁意識,廊坊向全社會發出“城市管家”招募令,號召市民成為城市管理的主人,共同維護城市環境。500余位來自全市一線的城管執法隊員、環衛工人、社區城管工作者、城管志願者、法律工作者等,利用業餘時間積極投身到城市管理中。
“廊坊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到創建文明城市全過程,堅持宣傳教育、示範引領、實踐養成,用道德的力量引領社會新風尚,使人民群眾成為創建主體。”廊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曦介紹,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廊坊全社會逐漸形成了創建文明城市、爭做文明市民的濃厚氛圍。
20日上午,走進康樂社區居民王世達家,對門的黃學友大爺正幫他更換水龍頭。今年78歲的黃學友是康樂社區“好鄰居公社”中的一名志願者,鄰居有困難時,他總是熱心幫忙。去年,康樂社區探索建立“好鄰居公社”,結合群眾所需,組織志願者開展“六送”暖心活動(送溫暖、送健康、送法律、送教育、送文化、送服務),形成了鄰裡和睦、守望相助的社區新風尚。
培樹先進典型,引領社會文明風尚。近年來,廊坊廣泛開展“善行河北·大美廊坊”主題道德實踐活動,持續開展道德模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感動廊坊十大人物”系列評選表彰活動,全市共有4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8人當選河北省道德模範,103人入選“中國好人”榜,推出一大批群眾身邊的“平民楷模”,營造了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
創新活動載體,吸引群眾廣泛參與。今年以來,廊坊組織開展了以“訪千樓萬家 創文明城市”為主題的“星期六文明行動”,市區各企事業單位90多支志願服務隊、2000多名志願者每週六深入90個社區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從最初的公益宣傳、衛生整治,到專業服務隊進社區開展多項服務,群眾反響強烈。
為推動文明創建常態長效,廊坊堅持“一把手”抓創建,組建了由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長的創建工作指揮部,市主要領導每週調度,並建立督導反饋、考核問責制度,對62類點位進行持續督導。他們還制定出臺了20個城市管理規定,推動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確保城市環境優美、秩序優良、人際關係和諧,市民幸福指數不斷提高。(通訊員 張迪 孫亞安 記者 解麗達)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