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明媚,氣候宜人,這個“五一”小長假成了一年中最適宜旅遊和踏青的季節。相信很多人在勞累了多日後都想放下繁忙的工作,借此機會或走親訪友,或遊走山水,與大自然來一場親密接觸……
身邊的好友早已摩拳擦掌,開始準備出遊計劃了。但專家指出,由於氣候、生活習慣、年齡、身體健康狀況等因素影響,各種意外突發狀況和某些疾病在假期呈多發態勢。在盡興遊玩前,也要注意自身健康,做好“健康功課”。
曬太陽賞美景
需防皮膚過敏問題
“五一”正是人們享受陽光和美景的時候,但很多人也碰到了棘手的過敏問題。此時正是氣候轉換的季節,空氣中散佈的花粉、細菌孢子等過敏物質多,加上紫外線較強、日曬多、風沙多、柳絮多、皮膚乾燥,一些過敏體質的人就容易出現皮膚過敏、鼻炎、結膜炎、過敏性咳嗽等多種過敏症狀。
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馬玉昕解析:
春季過敏原多,皮膚過敏後會出現紅血絲、疙瘩,伴瘙癢、疼痛、局部燒灼感,嚴重時伴過敏性休克。引起過敏的原因除了外部接觸外,春天許多蔬菜和水果也是引起過敏的內因,像菠菜、芹菜、香菜、油菜、芒果、菠蘿、檸檬等,這些食物為“光感類食物”,食用後人們到室外接觸陽光會産生反應,很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從而出現紅斑、丘疹,伴瘙癢。
馬玉昕表示,面對過敏,很多人選擇戴口罩、避免外出、勤洗臉、口服抗過敏藥物等等,但是人們不可能不出門,即使戴口罩也不能完全防止過敏,勤洗臉能洗去皮膚油脂膜,皮膚角質層薄了更容易過敏。
為此,特給大家幾點建議:遠離過敏原,查找及篩查自己的過敏原,儘量避免接觸或少接觸過敏原;注意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保持心情舒暢,增加自身免疫功能;注意面部及暴露部位做好防護,面部皮膚容易過敏的患者建議少用潔面及護膚用品,尤其清潔類及面膜,可以選擇基礎保濕劑,面部及暴露部位一定要注意物理防曬,同時擦隔離及防曬用品,佩戴墨鏡及帽子。一旦出現過敏,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諮詢醫生,可以做脫敏治療,預防過敏發展及減輕症狀。
假期出遊預防暈車
您不妨這麼辦
陽光明媚,春意盎然,到處一片生機勃勃。趁著“五一”小長假,很多人選擇外出旅遊。但是,暈車、暈船、暈機著實困擾著不少人。為什麼有人乘車、乘船甚至乘坐飛機等會發生眩暈?
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周永青解析:
從醫學上説,暈車、暈船和暈機統稱為暈動病,由於暴露于主、客觀運動狀態下,受不適宜的運動環境或運動環境中的不習慣因素刺激所致的一類疾病。它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時,人體內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過度運動刺激,前庭器官産生過量生物電,影響神經中樞而出現的出冷汗、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群。
內耳前庭器是人體平衡感受器官,可感受各種特定運動狀態的刺激。當我們乘坐的交通工具發生旋轉或轉彎時,或汽車啟動、加減速剎車、船舶晃動、顛簸,電梯和飛機升降時,運動刺激被感受到。每個人對這些刺激的強度和時間的耐受性有一定的限度,這個限度就是致暈閾值,在一定限度和時間內人們不會産生不良反應,如果刺激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出現運動病症狀。
暈車的人怎麼緩解,有什麼妙招呢?首先,乘車、船、飛機前不要吃得太飽,不要吃油膩食物,提早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其次,乘車、船、飛機選擇前排通風良好的座位,雙目遠眺,面向前方,或者閉目不要看窗外一閃而過的東西,使視覺固定於穩定不動的環境或某一目標上,也可預防暈車發生。再有,可採用運動訓練,給予一定量的定向信息衝突的刺激,例如旋轉、晃蕩運動,增強適應能力,降低敏感性。此外,保持愉快情緒,心平氣和,心理暗示不會暈車,聽聽音樂,與人聊天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騎自行車郊遊
調整坐墊減少膝關節疼痛
最近經常在街邊看到一排排的自行車,這就是最近火爆的共享單車。下載APP,找到相應自行車,用手機一掃碼,開鎖騎行,自由馳騁,多時尚多拉風呀!這些共享單車解決了市民出行的“最後一公里”,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但也有人疑惑,為啥騎車時,膝關節會疼呢?
石家莊市第二醫院骨一科副主任醫師馬永強解析:
“套用一句歌詞,這都是‘坐墊’惹的禍!”馬永強形象地打了一個比方。在城市中,路面大多是水準的,除了上下立交橋以外,正確的騎行,膝關節的壓力是均勻且很小的,只要不超出自身體力的範圍,騎車一般不會導致膝關節疼痛。
但如果坐墊位置過低,騎車運動時膝關節屈曲活動增加,導致髕骨收緊,髕骨緊貼股骨滑車,這時髕骨和股骨之間的壓力增大,再騎車時膝關節反復運動,兩個骨頭相互摩擦,就會引起膝關節疼痛了。
馬永強表示,這裡有個小公式,大家可以自己計算一下:跨下長×0.885=坐墊高度(中軸中心至坐墊),大家可以依自己的騎乘感覺進行微調,估算出的高度是腳踩踏到底時,大腿一般都保持在80%伸直的狀況。也就是説,當你坐在車座上,腳跟伸直剛好踩到腳踏上,騎車用腳掌,這個高度是最合適的。
此外,馬永強還特別提醒,運動前一定要熱身,伸展肌肉。因為肌肉就像橡皮筋一樣,很有彈性,溫度越高,肌肉越軟,就容易被拉松;如果僵硬,則容易受傷。
外出郊遊
被它“叮上”很危險!
又到了蜱蟲活躍的季節,蜱蟲叮咬人時會散發一種麻醉物質,再將頭埋在人的皮膚內吸血,同時還會分泌出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石家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王軍提醒,被蜱蟲叮咬,要用科學的方法及時處理,以免造成大問題。
1.發現被蜱蟲叮咬後,切勿自行取出,應及時到醫院處理。醫生會先在傷口周圍消毒,再在傷口上打麻藥,等蜱蟲完全麻醉後再用捻子輕輕將其夾出。
如果不能及時到醫院處理,可用氯倣、乙醚、煤油或松節油涂在蜱蟲頭部,待蜱蟲自然從皮膚上落下。在以上東西都沒有的情況下,可用香煙熏烤蜱蟲,待它自動退出皮膚,再將它掃落。
2.發現停留在皮膚上的蜱蟲時,蜱蟲已將頭鑽入皮膚內,它的頭有倒勾,會越拉越緊,因此切勿用力撕拉,以防撕傷組織或將蜱蟲口器折斷,使其留在皮膚內繼續感染。
3.被蜱蟲叮咬後,也不能立刻將蜱蟲打死,否則受到的毒素感染更嚴重。
4.出現全身中毒症狀時,可給予抗組胺藥和皮質激素。(記者 檀亞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