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古驛道的南道,自井陘微水鎮五里鋪穿村而過,該村王彥廷的大門上方高懸著一塊木制的黑底牌匾,長150釐米、寬63釐米,刻有“拾金不昧”四個金字,上款書“井陘縣正堂加五級記錄十次郭為”,下款書“道光十八年九月榖旦善民王換文立”。據房主王彥廷講述,此牌匾是井陘知縣郭綬繁親筆所書,背後有段曲折的歷史傳奇。
清代道光十八年(1838年)初秋,一位山西官差到京城送公文,路過井陘。他在微水吃過晚飯,騎馬路過五里鋪和東天門後,突然發現馬背上的褡褳不見了,官差大吃一驚。當時,褡褳是用來裝公文和銀兩的布制口袋,搭在馬鞍上,類似現在的背包。丟了褡褳,山西官差心急如焚,立刻牽馬原路返回五里鋪尋找。
五里鋪村裏一位姓翟的老人,有清晨沿路拾牲口糞的習慣。清晨,翟姓老人背著糞簍,發現路上有個黑乎乎的東西,他拾起一看是一個褡褳,就把褡褳中的銀兩撿到糞簍裏,把褡褳留在路邊,背著糞簍回家了。村裏另一位老人王換文,也有早起沿路拾糞的習慣,那天清晨,他在路上發現那個褡褳後,隨手扔進了糞簍也背回家了。
山西官差原路找了幾個來回也找不到褡褳,就夜宿在五里鋪旅店裏四處打聽。聽説王換文有清晨拾糞的習慣,他一連幾天請王換文吃飯喝酒。王換文心裏納悶,便詢問吃飯的原因,山西官差道出實情後,王換文哈哈一笑,爽快地回家取出褡褳還給了山西官差。
山西官差打開褡褳,見公文俱在,但銀兩全無,就到井陘縣衙門報案。郭知縣隨即傳來王換文審問,並嚴刑拷打,可王換文始終説不出銀兩的下落。此事很快傳到了五里鋪,翟姓老人便主動提著銀兩到井陘縣衙門講明瞭情況。郭知縣想不到這個案子卻有著這麼曲折的情況,當即嘉獎了翟姓老人,同時也為嚴刑拷問王換文之事深感愧疚。於是,他與山西官差商議,由山西官差出銀兩給王換文新蓋了磚墻瓦脊房頂,郭知縣又親筆書寫了“拾金不昧”的匾額,高懸在王換文的大門上方,以示褒獎。
100多年過去了,五里鋪的村民以祖輩的純樸為榮,這個故事一直在村中傳頌。到秦皇古驛道遊覽的遊人總是慕名到牌匾前拍照,親耳聆聽村民的講述。這塊珍貴的“拾金不昧”牌匾,成為井陘古驛道上一道閃亮的風景線。 (編輯 侯福順)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