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家莊市青園街上,一商販正低價銷售蒜薹,“1元1捆”的招牌很是搶眼。 曹智 攝
河北省今年的大蒜種植面積近40萬畝,多分佈于中南部地區。目前,河北省各地的蒜薹陸續進入收穫期。受大蒜種植面積增加、蒜薹集中上市等因素影響,大名縣、館陶縣等地蒜薹的收購價格相比去年出現大幅下降。
如何才能避免“菜賤傷農”現象的發生?相關專家建議,應提高農業生産規模化、産業化水準,嘗試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手段對蒜薹等農産品價格進行預判預警,引導農民科學合理種植。同時,增加低溫儲藏設施,建立農産品收儲制度,儘量避免農産品價格出現劇烈波動。
1 蒜薹産地收購價幾乎是去年的1/10
“蒜薹便宜了,一捆有1公斤多,只要1塊錢。”5月12日,省會青園街某菜市場上,這樣的行情讓人驚訝。去年同期,蒜薹的價格還在每公斤4元左右。
石家莊橋西蔬菜中心批發市場的價格統計顯示,今年5月12日,蒜薹成交均價為每公斤0.9元。而去年的5月12日,該市場蒜薹的均價為每公斤3.6元。這就是説,現在批發市場蒜薹的價格只有去年價格的1/4。
大名縣是我省蒜薹主産地之一,今年大蒜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5月13日,記者在該縣大蒜種植大村高莊固村看到,一堆堆蒜薹被隨意拋棄在路邊。一位收購商告訴記者,今年蒜薹的收購價格每公斤最低0.3元,最高0.6元,收購均價為每公斤0.4元左右,而去年當地蒜薹的收購價格為每公斤3元至4元。
村民告訴記者,往年到了5月初,蒜農會雇人抽蒜薹,裝車運到村頭去賣。由於今年收購價格太低,很多村民都不願再雇人了。在當地,人工費用每天100元,一個人每天大約能抽150公斤蒜薹,按每公斤0.4元的收購價格,150公斤蒜薹能賣60元。這就是説,雇一個人抽蒜薹每天要賠40元,如果雇的人多,賠得還多。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蒜薹如果不抽走,會影響大蒜生長。於是,很多村民只好自己抽蒜薹,品相不好的直接扔在路邊。有人甚至用鐮刀把蒜薹砍下,直接遺棄在地裏。
據農業部門測算,今年我省蒜薹的産量為每畝地500公斤至650公斤。相比去年,僅大名、館陶兩地,蒜農的收入就減少2億多元。
2 供大於求、大批量集中上市是滯銷主因
蒜薹價格為何會“跳水”?許多蒜薹收購商和蒜農都表示,大蒜種植面積快速增加造成供大於求,天氣條件又導致蒜薹大批量集中上市,這些是主要原因。
去年,大蒜、蒜薹價格較高,農民種植大蒜的積極性高漲,不少地方的大蒜種子被炒到每公斤12元左右,即便這樣也抵擋不住農民種植大蒜的熱情。以大名為例,去年該縣大蒜種植面積為8萬畝,今年的種植面積已超過10萬畝。
據省農業廳統計,今年,我省大蒜種植面積比去年增加8.2%,總面積接近40萬畝。有關資料顯示,山東、河南、江蘇、雲南等地的大蒜種植面積也普遍增加了一至三成。
供大於求,勢必會造成賣難。而蒜薹的集中上市,更使賣難雪上加霜。
農業專家介紹,今年春夏的氣溫較高,惡劣天氣較少,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部分早熟和晚熟蒜薹品種出現集中上市現象。在大名、館陶等地,由於大蒜種植産業發展時間較短,低溫庫容有限,無法進行大規模收儲。加上蒜薹成熟和收穫期短,以及常溫下不耐儲存的特點,蒜薹價格出現大幅走低也在情理之中。
有收購商表示,蒜薹最初上市時,山東、河南等地的收購價格也曾接近每公斤4元,與這些區域相比,我省蒜薹成熟較晚,等到我省蒜薹進入成熟和收穫期,蒜薹收購價格早已滑落了下來。
3 專家建議,農業職能部門應及時發佈種植預警,引導農民有序、有效生産
同樣在邯鄲,大名、館陶等地蒜薹的收購價格正大幅下降,而永年區、叢臺區等地的蒜薹收購價卻降幅不大,目前仍在每公斤5.2元左右。究其原因,是品種優勢使然。
據了解,永年區、叢臺區等地種植的是白蒜品種。這種蒜抽出的蒜薹辣度大、黏度高、存儲期長,能存儲到來年三月份。經銷商收購永年區、叢臺區等地的蒜薹後,通常會進行冷藏,一直等到第二年春節前後才上市銷售,而這時蒜薹的市場價格通常能達到每公斤10多元。
“經過多年發展,永年區、叢臺區等地在蒜薹的低溫存儲和市場投放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駕馭市場的能力較強,為其他地方大蒜産業發展樹了一個樣板。”省農業廳特色産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菜賤傷農傷不起。專家表示,目前,我省農産品供給主體總體上還是規模偏小,市場組織能力較差,急需通過發展家庭農場、合作社等多種方式,提高農業生産規模化、産業化水準。
專家建議,農業職能部門也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手段,及時分析、預判農産品價格走勢,及時發佈必要的農産品種植預警,引導農民有序、有效生産。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強化對農産品供給端的監管,杜絕惡意囤積炒作行為,大力降低農産品流通成本,杜絕運輸、批發等環節出現壟斷。
在存儲和深加工方面,專家建議,我省農産品産區應增加相應優勢農産品品種的低溫儲藏設施,並建立和完善農産品儲備機制。鼓勵農民對農産品進行深加工,提高農産品附加值,讓種植戶得到更多收益。(記者 曹智)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