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康保縣土地流轉轉出脫貧新路

2017-06-22 15:38:36  來源:國際在線  責編:董健雄

  忠義鄉八大股村越夏草莓産業扶貧示範園內,草莓苗長勢正旺;鄧油坊鎮三台坊村田間地頭,村民正忙碌著從卡車上卸下菊芋種子;屯墾鎮阿不蓋廟村春喜農開公司,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勞作……初夏,康保縣各鄉鎮一派繁忙。

  走進八大股村越夏草莓産業扶貧示範園,200余個草莓大棚一字排開,場景十分壯觀。3月初已經栽好的草莓苗長勢喜人,大棚內一片生機盎然。“這裡的1000畝地都是我們向當地農民流轉來的,原來一家一戶的‘一畝三分地’在流轉後比以前值錢多了!”示範園負責人劉廣森介紹道。2014年,示範園裏的草莓每畝年産達5000斤,每斤草莓能賣到9元以上。當地農民每畝地獲得140元的租金,此外還有效益分紅、打工薪金,走上了一條“三金合一”的脫貧新路。

  今年45歲的薛青家一共有10畝旱地被草莓示範園流轉,閒暇時他還會到園子裏打些零工。“以前家裏種點旱田,忙碌時風吹日曬不説,一旦遇上乾旱、冰雹、霜凍的惡劣天氣,那一年就白忙乎了,即使遇上好年景,每年核算下來,除了籽種、化肥、人工等費用,每畝地才收入100元。土地流轉之後,我還可以到示範園打工,每天最少掙70元,一年少説也能收入兩萬元哩!像我這樣每年到示範園打工的農民至少有200人。”

  近年來,康保縣大力推進土地流轉工作,鼓勵全縣種植、養殖大戶興辦家庭農場,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目前,全縣累計流轉土地45萬畝,主要用來發展規模種植及生態開發,那些原本每畝只能給農民帶來不足百元收入的鹽鹼地、旱地隨即開始“流金淌銀”,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更推動了全縣農業實現了規模化發展。

  張佔喜是地地道道的康保農民,近年來他在屯墾鎮阿不蓋廟村、鹽淖村等流轉了1.1萬畝耕地,成立了春喜農産品開發有限公司,進行馬鈴薯規模種植與農特産品開發。“實施規模種植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耕地、勞動力等資源,而且能夠增加抵抗冰雹、病蟲害等自然風險,更為重要的是能夠提高産品的品牌知名度。”張佔喜説,通過這幾年的經營,現在越來越多的一線城市農貿市場開始熟悉並青睞康保“春喜”這個品牌,“春喜”農産品也遠近聞名了。接下來,公司還準備繼續擴大運營規模,開發更多與農業相關的産業,繼續提升康保農業的影響力。

  土地流轉不僅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讓土地不斷升值,不少農民也因土地流轉發起了“旅遊財”。

  去年,鄧油坊鎮三台坊村通過流轉土地在一片鹽鹼地上試種起了菊芋。每當進入夏秋季節之後,菊芋花仿若一個個金光閃閃的小太陽,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甚是美觀,吸引了北京、天津等地的近萬名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自從種植菊芋之後,整個村子也名聲在外了。看著一直少人問津的偏僻村莊一下迎來了好多外地遊客,村民們都非常興奮。”村黨支部書記宋玉軍笑著説。

  土地效益提升了,農民兜裏票子多了,村裏變化也就明顯了。62歲的蘆會指著不遠處的路燈告訴記者,現在村裏都有路燈了,路也比以前平整多了,村裏還建起了活動中心,這些在過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來源:康保縣政府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