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城市雙修”加快開展排水防澇建設

2017-07-12 16:34:12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原標題:河北:“城市雙修”加快開展排水防澇補短板建設

  省住建廳印發《河北省“城市雙修”工作實施方案》,要求——

  加快開展排水防澇補短板建設

  省住建廳近日印發《河北省“城市雙修”工作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到今年底,將完成生態環境和城市建設調查評估,制訂“城市雙修”實施計劃,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確定不少於3個、縣(市)確定不少於1個的“城市雙修”示範項目並開工建設。到2020年,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修復,環境品質明顯提升,城市短板基本消除。

  “城市雙修”

  “城市雙修”是指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它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環境、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的有效手段。

  其中,生態修復,旨在有計劃、有步驟地修復被破壞的山體、河流、植被,重點是通過一系列手段恢復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城市修補,重點是不斷改善城市公共服務品質,改進市政基礎設施條件,發掘和保護城市歷史文化和社會網絡,使城市功能體系及其承載的空間場所得到全面系統的修復、彌補和完善。

  生態修復

  城市水環境:年內石家莊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方案提出,到2017年,石家莊市黑臭水體得到基本消除,其他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60%,縣城(縣級市)完成排查並至少消除1條黑臭水體;到2018年,所有縣城(縣級市)黑臭水體得到基本消除,各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80%;到2020年,各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5%以上。

  要加大渠化河道改造力度,重塑河湖水系、坑塘自然岸線和灘塗,構建濱水植物群落,打造濱河生態景觀帶,增強水體自凈和生態涵養能力。

  海綿城市:年內推動試點建設

  根據該方案,到2017年底,各市均要對不少於20平方公里區域進行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遷安市完成21平方公里海綿城市建設目標,達到國家試點城市建設要求;唐山灣生態城、正定新區、北戴河新區、黃驊生態城、涿州生態示範基地和承德市北部新區生態城作為省級示範區,先行先試建設海綿城市取得成效;張家口市結合舉辦2022年冬奧會,在城市建設和改造工作中積極推進。

  到2020年底,設市城市建成區20%以上面積完成海綿城市試點建設,試點區域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75%以上,並實現連片示範。

  公園綠地:300米見綠500米入園

  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入園”的要求,著力完善公園綠地系統,加大老城區小遊園、微綠地建設力度,推進老舊公園改造,提高喬灌木覆蓋比例,增加雨水滯滲措施,提升綠地品質和生態效益。

  不斷擴大城市綠色空間,加強生態隔離帶、林蔭路、林蔭停車場、園林式小區和單位建設;結合城市慢行系統建設,同步推進綠道綠廊建設。

  到2020年,各市、縣(市)基本形成綠廊、綠環、綠楔、綠心有機聯繫的城市綠地系統,縣級以上城市基本實現綜合性公園全覆蓋。

  城市山體:建設一批山體公園

  要開展城市山體修復,加強對城市山體自然風貌的保護,嚴禁在生態敏感區域開山採石、破山修路、劈山造城。根據山體水體受損情況,因地制宜採取科學的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隱患,恢復自然形態。

  實施一批城市山體修復項目,保護原有植被,種植鄉土適生樹種,重建植物群落,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山體公園,讓被破壞的山體重披綠裝。在保障安全和生態功能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不同方式的山體修複利用模式。

  城市修補

  基礎設施:加快排水防澇補短板

  方案要求,要制訂完善綜合防災減災、公共服務設施、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海綿城市、停車設施、地下綜合管廊等專項規劃,年內全部完成並報批。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統籌推進一批基礎設施項目。

  要加快開展排水防澇補短板建設,重點推動石家莊、邢臺、邯鄲、保定、廊坊5個內澇災害嚴重的城市開展集中整治,到2020年,城市易澇點排水防澇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達到國家標準。加大供水、供氣、供熱老舊管網改造,加強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提高基礎設施承載能力。

  公共空間:用違建拆騰土地拓展公共空間

  要繼續推進建成區違法建設專項治理工作,2017年底前,各市違法建設查處率達到50%以上,各縣(市)違法建設查處率達到70%以上;2018年底前,各縣(市)全部完成治理任務;2020年底前,各市全部完成治理任務。

  合理利用違法建設拆除騰出的土地,積極拓展公園綠地、城市廣場等公共空間,完善公共空間體系。合理佈局城市廣場,滿足居民健身休閒和公共活動需要。加強對山邊、水邊、路邊的環境整治,加大對沿街、沿路和公園綠地周邊地區的建設管控,禁止擅自佔用公共空間。

  道路交通:打通各類“斷頭路”

  推進“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佈局理念,綜合考慮城市主幹路、次幹路、支路、社區邊界等要素,開展以街區為基本單元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

  加強城市道路建設,優化路網結構,打通各類“斷頭路”,增加街巷支路密度,建設快速路、主次幹路、支路、自行車道、步行道等級配合理的城市路網系統,提升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到2020年,各市建成區平均路網密度達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積率達到15%。

  老舊小區:今年制訂1995年前老小區改造計劃

  方案要求,加強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力度,開展老舊住宅改造,做好房屋維修、抗震加固、節能改造、加裝電梯等改造工作。

  開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完善照明、停車、電動車充電、二次供水等基礎設施,實施小區海綿化改造,配套建設菜市場、便利店、文化站、健身休閒、日間照料中心等社區服務設施,加強小區綠化,完善小區居住環境。

  各市、縣(市)2017年要制訂1995年以前的老舊小區改造實施計劃,啟動一批業主改善居住條件願望大、實效大、有影響、可示範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2020年完成40%以上的老舊小區改造。

  歷史文化保護:鼓勵老建築改造再利用

  2017年8月底前,各市、縣(市)全面完成按照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普查工作,歷史文化街區報省政府核定公佈,歷史建築由各市、縣(市)人民政府公佈,2017年底前完成總體工作的60%以上。

  組織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申報工作,制訂第四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規劃。推動傳統村落掛牌保護;繼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及傳統村落歷史建築修繕、基礎設施改造和環境整治項目實施。鼓勵採取小規模、漸進式更新改造老舊城區,保護城市傳統格局和肌理。

  加快推動老舊工業區的産業調整和功能置換,鼓勵老建築改造再利用,優先將舊廠房用於公共文化、公共體育、養老和創意産業。

  城市風貌特色:修訂完善總體城市設計

  探索建立城市設計法規體系,研究配套的城市設計管理技術導則。修訂完善總體城市設計,明確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重要更新改造和開發建設地區、城市中心地區、重要街道和濱水地區等能夠集中體現和塑造城市文化、風貌特色的重點地區、重點地塊、重要節點等區域,制訂詳細城市設計。

  開展城市色彩、城市傢具、夜景照明、雕塑、廣告牌匾等專項城市設計制訂工作。把各類城市設計轉化為技術設計導則,並納入規劃條件,作為方案審查和建設工程規劃核實的重要內容,發揮城市設計的管控作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