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帶旺河北“銀發經濟”

2017-07-17 09:43: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加速,不少專家和地方政府開始提出“養老一體化”概念,即借助河北、天津更大的土地、人力成本等優勢,將排不上隊入住養老院的北京老人送津、冀養老。

  “以前,由於京冀兩地養老政策瓶頸限制,承接北京老人的河北養老機構無法享受北京、河北任何一方的床位運營補貼政策,運營壓力比較大。”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行銷總監李東輝表示,目前該養護中心入住的養老人員中95%是北京籍老人。近日,2016年第四季度北京市養老機構的床位運營補貼匯入位於河北燕郊的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此舉標誌著京津冀養老協同政策補貼正式落地。該補貼係2016年10月起實施的《京津冀養老工作協同發展合作協議》的有關規定。

  《中國養老産業發展白皮書》中披露的一組數據顯示,2016年末,中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3億,佔總人口的16%。目前,中國空巢和獨居老年人已接近1億人,家庭養老功能弱化亟待社會養老補位。

  “北京到燕郊交通方便,就醫住院的醫療費用醫保可以直接結算,和在北京住沒有區別。”77歲的北京空巢老人張文山正準備搬入河北燕郊的一處老年康護中心。他説,中國人對“家”有著根深蒂固的執念,相對於候鳥型的養老機構,大部分和自己一樣的北京空巢老人都會選擇津冀這種在“家門口”的養老機構。

  事實上,早在2015年,北京就積極謀劃在天津、河北共建一批高水準的護理醫院和康復醫院。北京最老牌的公辦養老機構之一、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已正式入駐河北淶水縣,成為京冀共建的最大養老機構。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紅利下,河北的養老産業已進入黃金髮展階段。”河北省老年産業協會秘書長田晶麗表示,河北養老産業大都分佈在毗鄰京津的山區,具有區位好、成本低、環境優美的綜合優勢。目前,河北已完成多個康養特色小鎮的佈局,帶動當地經濟和就業的發展。

  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田晶麗表示,養老産業不是單一的産業,涉及地産、旅遊、衛生健康服務、家政服務、保險業等多領域。目前,河北養老機構的整體服務水準仍有待提升,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有待激活,醫養結合的新業態有待擴大。

  根據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河北省“大健康、新醫療”産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河北省將著力從財政支持、土地供給、稅收優惠、人才引進、技術創新、投融資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預計到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大健康、新醫療”産業産值將超過8000億元,成為新的戰略性支柱産業。

  有業內人士指出,將集中在北京的醫療、教育等優勢資源疏解到天津、河北,加快北京居住人口的就業地點轉移,是帶動京津冀養老一體化的根本方式。(楊夢潔 李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