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臨西發現武周墓誌銘 距今1321年

2017-07-19 17:12:27  來源:新華網  責編:董健雄

  7月19日,河北省臨西縣歷史文化研究人員日前在該縣搖鞍鎮鄉一農戶家中,發現了一方完整的武周時期墓誌銘。該墓誌銘立於“萬歲登封元年二月十八日”(西元696年),距今已有1321年的歷史。

  該墓誌銘及墓蓋為正方形,長寬均為48公分,厚度13.5公分,青石材質,字體為篆書。墓誌銘蓋刻有“馬君墓誌”四字,四側刻有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精美圖像,銘文為駢文體,共計235個字。

  據介紹,墓誌銘文記載了墓主人馬諱出生在當地的名門望族,他的父親馬道曾任唐州湖陽縣令,對馬諱的妻子平氏生平做了簡要介紹。銘文中特別用“公明奇照雄,略冠時,武藝超輪,勳庸克著”等語句,讚揚了馬諱武藝高強,多次為國家奔赴戰場,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他被封為正二品“上柱國”官職。同時,墓誌銘文中還出現了“國”“年”“月”“日”等武周時期特有的文字造型符號。

  當地歷史文化研究學者、河北金石學會理事萬文禮介紹,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沿用了周隋時的十二等勳官制,對作戰有功的人進行獎賞。在十二等勳官制度中,“上柱國”為最高等級,正二品官員,其次為“柱國”,從一般兵勇到將領,都能憑戰績大小獲得各種勳級。

  萬文禮認為,河北臨西發現的這塊武周時期墓誌銘,充實了冀南地區唐代史學資料,為研究唐代軍職制度提供了佐證史料。同時,對了解武周時期的喪葬習俗、地域文化,考證建制沿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記者 高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