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京津産業項目轉移集中承載地 曹妃甸百個城市産業項目年內開工
建設中的唐曹鐵路曹妃甸區境內的跨唐曹高速公路引線大橋。
“2010年我初來曹妃甸時,這裡還是一片荒蕪,連路都沒有。沒想到七八年以後,這裡已經發展得這麼好了。”中南置地集團養生事業部董事長馮士偉説。7月19日,唐山市曹妃甸區舉行城市産業招商推介會,現場集中簽約項目19個,總投資258億元,中南文旅項目是其中之一。
今年以來,曹妃甸區開展了“産業項目建設年”行動,全年新開工項目100個,著力打造京津産業項目轉移集中承載地,破解大港口、大鋼鐵、大電力、大石化的“生硬”印象。
半年吸引北京投資800億元
曹妃甸毗鄰京津,是京冀共同設立的協同發展示範區。曹妃甸區副區長劉子陽介紹,今年以來,該區開展了“産業項目建設年”行動,力圖推動項目真開工、快建設、早投産,確保實施重點産業項目265個,全年新開工項目100個、完工項目50個,打造京津産業項目轉移集中承載地。
為狠抓招商工作,從去年下半年開始,13名北京挂職幹部全部到位,組建了北京招商混編組,全面承接北京城六區及中關村、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園區産業疏解轉移。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完成簽約北京項目35個、總投資796.9億元,城建重工專用車、北京中恒映美複印材料生産等一批項目預計年內完工投産。
作為北京産業外遷的重要承載地,曹妃甸推出了一系列投資環境優化措施。北京企業外遷曹妃甸,能夠享受京曹兩地多重疊加的優惠政策:包括北京市出臺的外遷企業支持政策,涉及增值稅、營業稅及其附加稅費、企業所得稅等方面的支持,以及曹妃甸區出臺的對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鼓勵招商引資政策。
産城融合發展開始聚攏人氣
在多數北京人印象中,一提起曹妃甸就能想起首鋼,但想像力也僅限於此。
其實不然。自2003年建設以來,從鹽鹼荒灘到濱海新城,十幾年滄海桑田,曹妃甸從一個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沙島,已發展成為陸域面積達到210平方公里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風起京津冀,潮涌渤海灣。截至目前,曹妃甸新城建設已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00多億元,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學校、醫院、銀行、商業等公共設施配套初步齊全,華北理工大學、唐山工職院、北京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相繼建成開學,青龍湖商業街、大學城文創街區等商業區建成運營,萬年麗海花城等住宅小區居民入住——一座嶄新的濱海城市雛形逐步形成。
北京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是協同發展的一個縮影。去年9月1日,曹妃甸分校迎來了首批學生。“目前,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曹妃甸分校都有了學生,並且招生火熱,為曹妃甸吸引人才資源提供了保障。”曹妃甸區副區長薛波告訴記者。
生産、生活要素正在匯集,人脈、人氣向這裡聚攏。可以説,曹妃甸新城發展不僅有了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有了充分的發展空間和活力。
旅遊市場觸手伸向北京遊客
曹妃甸自開發建設以來,給外界的印像是大港口、大鋼鐵、大電力、大石化。然而,“用藍色夢想改寫黑色煤都”已成為如今曹妃甸旅遊産業發展的寫照。
人口加速聚集帶來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催生曹妃甸旅遊産業的壯大。今年4月底,曹妃甸區政府與北京市旅遊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打出“魅力曹妃甸、北京新空間”的口號,將北京旅遊線路延伸至曹妃甸。
曹妃甸有“距離北京最近的那片海”的美譽,今年年底唐曹鐵路通車後,京曹兩地通勤時間將縮短至76分鐘,環抱具有1億多人口的京津冀都市休閒圈,客源市場巨大;曹妃甸還被譽為“毗鄰首都的魚米之鄉”,當地“三鮮”:河鮮、海鮮和地鮮,説的就是曹妃甸的特色飲食。
本次曹妃甸城市産業招商推介會也將旅遊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板塊,謀劃了包括曹妃甸濕地特色小鎮、濕地養生養老項目、龍島旅遊度假區項目、河豚小鎮等近20個旅遊招商項目。
“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旅遊休閒度假已進入消費者剛性需求範疇,京津旅遊需求溢出效應明顯,曹妃甸旅遊資源與京津有很強的互補性,曹妃甸濕地生態遊、海濱海島遊、休閒農業遊以及研學旅遊等産品正好適應京津遊客週末遊、自駕遊、親子遊、主題遊等多種旅遊需求。”曹妃甸區委常委李健俠説。
為了更好地連結曹妃甸特色資源和京津客源市場,曹妃甸還將重點推進海濱海島遊、生態濕地遊、工業遊、康養遊、研學遊等新業態旅遊開發建設,讓曹妃甸成為距離北京最近的旅遊新空間。(記者 郭濤 通訊員 王育民)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