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大院是石井村保存比較完好的一處古民居。(圖片來源:石家莊日報 記者 張曉峰)
石衚同溝是南北向的一條街巷,這裡過去曾有一座閣,是石井村的北出口。(圖片來源:石家莊日報 記者 張曉峰)
“石城雙井”之一的“小井”,現已成為石井村自來水的水源地。(圖片來源:石家莊日報 記者 張曉峰)
石家莊市鹿泉區的石井村,是一個富水的村莊,村因水而得名,除了“石城雙井”的大井、小井外,還有冒股泉、曹家井、閻家巷井等十多眼水井。泉水養活了一代代的石井村民,也滋養了村民“善利萬物而不爭”以及包容、柔韌、謙遜的可貴品格。村中在不同時期從外地遷移或通婚、投親而來此紮根的100多個姓氏,和睦相處,形成了淳樸的鄉風民俗。
鹿泉區石井村東距石家莊市主城區15公里,東南距鹿泉城區2.5公里,三面環山,太平河的北支石井河於此發源並穿村而過,至鹿泉城區與太平河匯流向東注入滹沱河。
悠久的村莊歷史
石井村的歷史悠久,村西南炮臺溝的瓦罐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曾出土過大量的土陶片和木炭灰跡,據此推測應是遠古人類生活勞作的遺跡。
石井村村民康永恒,在村裏出生長大,從未遠離生養自己的這塊土地,對村莊的歷史頗有研究。他介紹,石井村自古背山向川,水源豐沛。考其形勢,應在商周時期便有人類居住。然而因為年代久遠,既無確切的資料記載,亦無實物發現,只能依據村民一代代的回憶,來推測村莊的歷史。“村西大王廟曾有石碑記載該廟建於唐代,由此可推測,最晚在唐代,這裡便有村落。”而村中確考的最早文物,是原蒼山廟保存的一方元代至正年間的二龍戲珠石雕(今已不存),這方石雕證明,元代此地是有村莊的。
元末明初,連年的戰爭使石井村這個緊鄰井陘東口土門關的村莊十室九空。直到明王朝推行移民政策,這裡才重新煥發生機。康永恒介紹,其中康、閻二姓祖先最早移來,先是在康家臺、閻家巷一帶挖窯居住,繼而利用本地多石的優勢,開始砌石壘房。“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從閻家巷口至大廟巷口這一段大街的路北,依然保留著壘石為臺、房建於高臺之上的建築格局。”其中康家臺高出路面約3米,皆為石砌,可見當時人們立村之初的苦心經營。即便如此,由山西老家帶來的住窯洞的習慣也未斷絕,“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村裏還有部分人家仍然住在窯洞中。”康永恒説。
隨著時間的推移,石井村的外來人口不斷增加,村落規模也不斷擴大。由於有充足的空間可以選擇,所以早期人們並不是比鄰而居,而是盡可能選擇高曠、平坦、向陽且風水好的地方建房安家。由於大街南側緊鄰河灘,地勢較低,因此人們最初都選擇在大街北側建房。康永恒説,從石井村現存的街巷地名,如李家巷、牛家巷、曹家井等,就可以看出各姓氏早期的卜居地。
由於地勢的原因,石井村最初的發展是以閻家巷為坐標,先向西發展,後來由於發展到柵柵口一帶沒有了較高地勢,同時離水井也越來越遠,於是轉而向瓦片溝東發展。而東部最初的情況是,住在大街北側的,以挖窯洞居住為多;住在大街南側的,則以廟溝街為南北軸,在街的兩側建房居住。“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廟溝兩側距大井水源相對較近,地勢也較高且開闊。”康永恒説,後來隨著居住人員的增加,才又漸次向東發展,最終形成了以前街為主路的居民區。
泉水潤村“井”為名
雖然石井村的康、閻二姓最早由山西洪洞移民來此,但卻未以姓氏為村名。據此推測,“石井”之名應在元代便已存在。
康永恒介紹,目前可以看到的資料中,最早出現“石井”這個名稱,是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創修的《獲鹿縣誌·地理志》“鄉社”中有“石井鄉”之名。另在“地理志·古跡”中記有“石城雙井”條:“一在村東,為古井。深約百十尺,遇夏雨則水溢而分流;一在村西,為涌泉,傾瀉瀑注,清流可愛,匯為長流,灌溉左右園林雲。”指明“石城雙井”在石井村。這是最早記錄石井村古井的官方文獻。據此推測,“石井”一名為“石城雙井”之簡稱。而 “石城雙井”所指的就是石井村的大井和小井,“石井八景詩”就有“井分大小若珠傾”之語。
大井是石井村中井之最古老者,舊時井深21.7米,“遇夏雨則水溢而分流,遇旱年則十里八鄉爭來汲水”。64歲的牛國珍老人介紹,因此導致井口的石壁上因為水繩的經常摩擦出現了一道道溝槽。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因為地震導致井底壁塌陷,曾重修大井。1954年,解放軍某部在村東建營房,引此為營房用水。1956年,井壁全部坍毀後,經重修加固,井深達26米。
小井舊為涌泉之穴,水溢而分流。後“深挖為井,石砌井臺”。牛國珍説,在他小的時候,井北有馬王廟,並有明代重修碑;井東有數株古柳,井的南側有龍口和兩個石槽,“任水流出,灑為長流”,“闔村景致,此為第一”。1972年3月,因連年大旱,水位下降,將小井深挖13米,使之達到了28米,並用料石甃砌井券,還在井南建了一座小型水塔。上世紀八十年代,因村中拓寬大街,井臺和廟均被拆毀,井上覆以磚房,並安裝抽水設備,全村自來水均由此井供應。但往日景致,已不可復見。
石井村是一個富水的村莊,村因水而得名,除了“石城雙井”的大井、小井外,還有冒股泉、曹家井、閻家巷井等十多眼水井。甘冽的泉水滋潤著石井村這塊土地,也養育了一代代石井村民。
淳樸的民風民俗
泉水養活了一代代的石井村民,也滋養了村民“善利萬物而不爭”以及包容、柔韌、謙遜的可貴品格。因此,石井村是一個具有包容之心的村莊。
在數百年的歷史過程中,每遇大旱之年,十里八鄉的人們絡繹不絕地來石井村汲水,石井村民從來沒有拒絕過任何人。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國家建設水泥廠和部隊駐防都需要從村裏引水,村裏主動將冒股泉和大井兩眼最好的泉井讓出來支持國家和軍隊建設。
而村中多達100多個姓氏,雖然大多是在不同時期從外地遷移或通婚、投親而來此紮根,但全村人互幫互諒、和睦相處,形成了淳樸的鄉風民俗和濃濃的土語鄉音。
在抗日戰爭時期,石井村雖屬敵佔區,但和根據地張莊僅一山之隔。面對日軍的侵略,石井人不甘被奴役,與敵人巧妙週旋,鬥智鬥勇,譜寫了血與火的壯麗篇章。據記載,1941年,建屏縣委、縣政府根據上級指示,自11月18日開始至12月3日發動近4000人向根據地運糧,其中包括石井村村民15人,共運送小麥5000余斤、玉米近10萬斤、小米1000余斤、豆子6000余斤,超額完成任務,粉碎了日軍以經濟封鎖為主的“三次治安強化運動”。
1948年6月,華北新華書店總店印刷一廠遷駐石井村,村民將最好的房子騰出來支持革命事業,並在生産生活上給予有力支持。部分人員在付辰文家進行排版等工作,在閻家巷李家大院以及劉家大院、唐家臺張文勤家印刷成書。該廠在村中印刷的報刊、書籍源源不斷地發往全國,為指導全國解放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間,石井村的張尚仁、張素溫、張素娥、康彥秋等多名青年參與了印刷廠的工作,張素溫、張素娥和康彥秋等幾名女青年,1949年3月隨印刷廠進京,一直工作在國家出版部門。(石家莊日報 記者 楊惠玲)(來源:石家莊文明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