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運河:京津冀流動的千年文脈

2017-08-09 10:32:20  來源:河北日報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連通京津冀的北運河兩岸風光秀美。 記者 田瑞夫 攝

  開欄的話

  悠悠大運河,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見證者,流淌著人類文明的千年文脈。

  中國大運河作為世界上最長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集中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成就。歷經兩千年的發展演變,大運河如今已經成為世界遺産,是中華文明傳承延續的載體。

  河北境內的大運河,包括北運河、南運河、衛運河、衛河及永濟渠遺址,流經廊坊、滄州、衡水、邢臺、邯鄲5市17個縣(市、區)。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7月18日,我省召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聯席會議,提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既是文化工程,也是生態工程、精神工程、發展工程,與我省運河沿岸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文化建設和生態建設密切相關。

  8月3日,本報與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物局共同啟動“流動的文化·行走大運河”大型紀行式全媒體報道,陸續派出5個記者小分隊開啟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探訪之旅,通過記錄大運河(河北段)的文化遺址和風土人情,梳理大運河文化脈絡,展現大運河沿岸的自然風光、悠久歷史和文化內涵,為推進加強大運河歷史文化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提供支撐。

  【記者手記】

  2017年8月4日,清晨,本報大型紀行式全媒體報道“流動的文化·行走大運河”小分隊開啟首站之旅——廊坊香河高莊村,北運河京冀分界點楊洼閘旁邊的一個小村莊。同一片藍天下,朵朵白雲剛從北京飄過來,一眨眼又飄到了天津。我們身旁的北運河也是自通州奔騰而來,在河北大地流淌20多公里後,便一頭扎進天津的懷抱。駐足楊洼閘大橋上,一邊是通州,一邊是香河,流淌不息的北運河,築起的是堤壩,溝通的是京津冀緊密相連的千年文脈。

  一衣帶水,溝通京冀津,連接生命線,這便是北運河。

  在香河高莊一帶,北運河變成了東西走向。河面寬闊,河水清澈乾淨,奔流不息,完全顛覆了人們腦海裏北方運河干涸、少水的印象。行走在運河堤壩垂柳依依的小路上,一邊是瓜果飄香的田園,一邊是奔騰流淌的運河,不由想起了“運河三老”之一的羅哲文先生曾倡導的運河遺産小道,那是未來人與運河和諧相處的生動景象。想來,明代詩人筆下“渡頭昨夜生春水,楊柳垂垂蔭正濃”的美景也不過如此吧。

  不管是我們親眼所見,還是史籍記載,北運河無疑都是美麗、富庶的。明清漕運鼎盛時期,曾准許漕船帶貨,在沿岸碼頭集散銷售,沿河兩岸經濟為之繁榮。清晨,滿河朝霞,船帆如林;入夜,槳聲燈影,水榭樓臺……欸乃不息的槳聲,悠長的縴夫號子,芳香四溢的酒香,仿佛至今還瀰漫在運河沿岸的每一座村莊、每一處碼頭、每一個渡口……

  然而,我們只是過客,她屬於世代生活在運河兩岸的運河人家。

  在運河邊,我們遇到了年逾古稀的村民高永義。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70多年,高永義和他的鄉親們一樣對大運河的感情五味雜陳:愛她,也怕她。

  北運河史稱潞河、白河、禦河,在香河縣境內僅20多公里,卻性情乖戾,曾多次氾濫。《香河縣誌》記載,自西元938年建縣以來,這裡曾發生較大旱澇災害40余次。上世紀初,運河水漸漸變淺,公路鐵路相繼開通,水運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往來貨船“北抵通州,南達直沽”的歷史也走到了盡頭。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北運河一些河段徹底斷流,即便有水的河段,也成了臭水溝,河裏魚蝦絕跡,沿河兩岸居民生活用水受到污染。高永義老人心疼至極。

  水有靈氣,人有情義。污染乾涸的北運河失了靈氣,也斷了與人的情義。荒廢、遺棄,甚至破壞——北運河逐漸變成了排污河。

  不能為了經濟發展而破壞生態,更不能由此動搖我們的文化命脈。北運河要煥發生機,就得從治理水環境、恢復生態著手,喚醒民眾自覺地保護運河、敬畏運河。陪我們行走大運河的廊坊人張洪英,多少年來一直在為北運河的保護和治理奔走。

  令人欣慰的是,運河兩岸的百姓都覺醒了,他們不僅綠化了運河兩岸,還定期放魚蝦,讓運河遠離垃圾……更令人欣慰的是,京津冀開始了協同發展,廊坊與通州、武清聯合成立了“通武廊旅遊合作聯盟”,協同發力通過堤岸整修、河道治理、水體改善探索北運河京津冀段旅遊性通航。多家實力雄厚的國企也紛紛加入到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隊伍。

  我們沿著運河大道,一路行走。巨大的變形金剛雕塑迎面而來,機器人小鎮正在運河邊崛起;土門樓正在建設的楊家將文化小鎮映入眼簾,宋風宋韻演繹楊家將的古老傳奇……駐足北運河安運橋橋頭,運河兩岸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大型起重機、挖掘機奔馳往來,機器轟鳴聲,伴著運河的流淌聲……演奏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協奏曲。中信國安那本包含著防洪建設、生態濕地、岸線修復、綠化廊道和生態公園一攬子工程的北運河生態綜合整治PPP項目規劃書,正在從紙上變為現實。今天,香河人正在欣喜地暢想未來,憧憬著北運河千年之後的新生。

  在楊洼閘大橋上,我們偶遇通州區供水排水監測站的工作人員,他們正在抽取水樣做水質測試檢查。一位工作人員對我們信心滿滿地説,北運河的水,如今基本都是四類水質,意味著魚蝦暢遊,水草茂盛,水鳥棲息。他用手一指,只見北運河上一對白鷺翩然飛過,還在水面上打了幾個盤旋,留下了一幀優美的剪影。

  每逢春季,天津武清人流最熱鬧的地方,當屬大運河邊的河畔花谷和潞水櫻花園。到了夏季,依水避暑,人們匯聚到北運河休閒旅遊驛站,看看滿谷鮮花,到濕地百草園裏流連忘返。北運河已經不再是昔日的洪水猛獸,變成了溫文爾雅的淑女,時光靜美,相伴安然。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對於京津冀三地而言,北運河亦是如此。香河當地人戲稱:君住北京城,我身在河北;同遊天津衛,打通運河水。

  “記憶中的運河是舟船往來、流淌不息,如果能像小時候那樣坐船到京津看看就好了。”高永義老人期盼著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北運河通航,希望那不只是夢。河,終要奔流到海;北運河,終究會再次連起京津冀的千年文脈。(記者 劉萍 龔正龍 見習記者 田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