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讓每個城市細胞都滲透綠意

2017-08-09 11:25:09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廊坊自然公園是市民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周偉 攝

  炎炎夏季,人們最嚮往綠色。廊坊市區北部新落成的丹鳳公園裏,每到傍晚,三五成群的市民涌入園中乘涼。穿過綠地花海,漫步在碧波盪漾的人工湖邊,清風習習、荷香陣陣,好一座巧奪天工的“綠色氧吧”。除了丹鳳公園,廊坊目前還在加快朝陽體育文化公園、瑞豐公園建設,填補市區東部、南部沒有綜合性公園的空白。

  綠意濃濃不僅在公園裏。漫步在廊坊的大街小巷,滿目蔥蘢、處處皆景。街心廣場上,綠植錯落排布,點石堆疊成趣;迎賓路口,各種造型的精品綠雕大氣磅薄,刻畫城市節點;立交橋的圍欄之間,姹紫嫣紅的花盆立體擺放,美化城市細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廊涿高速口,“騰飛廊坊”大型綠雕點亮城市迎賓線。花壇以起飛的飛機和熱氣球為主景,寓意廊坊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機遇,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處於騰飛階段。周偉 攝

  據介紹,今年廊坊計劃投資4.7億元資金啟動35項綠化工程,為歷年來投入最多。“城在林中,路在樹中,人在園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一座綠色城市漸行漸近,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6.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97平方米。

  “讓每個城市細胞都滲透綠意!”廊坊市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海川説,綠色是未來城市建設的核心理念,我們的城市由表及裏,從路網建設、街區建築到百姓生活方式,都應當是綠色的。廊坊今年計劃總投資130億元,啟動實施97項城建重點工程項目,打造綠色之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JPG

廊坊市區文化藝術中心的鬱金香花海,讓遊客流連忘返。廊坊市建設局 供圖

  連通廊坊市主城區到開發區的主要道路,過去只有新奧藝術大道一條。每到上下班高峰期,尤其是重要會展活動舉辦時,這條路總是擁堵不堪。今年5•18經洽會前,北鳳道穿過大長亭村的一段長400米的斷頭路被打通,成為連通市區和開發區的又一交通大動脈。

  一大批路網建設工程正在大手筆推進——外環路西南環線正待閉合,藝術大道、金光道東西貫通,新華路北延,廣陽道改造提升,99條小街巷綜合整治……廊坊計劃總投資65.8億元,實施34項重點工程,拉開城市框架,打通“斷頭路”和城市“毛細血管”,使主幹道四通八達,城市內部“微循環”一路暢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新奧藝術大道今年將實現東西貫通。廊坊市建設局 供圖

  在廊坊市建設工程安全監督站站長董海濤的手機上,筆者看到了一款名為“揚塵在線”的APP軟體。這是對工地揚塵情況進行在線監測和實時視頻監控的設備平臺,連通市區所有施工現場。點擊進入某一個工地,360度的攝像頭可以實時觀測到工地的現場狀況和揚塵指數。

  為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廊坊堅持精細化管理,加強建築工地揚塵治理,把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作為開(復)工的基本條件,提高安全生産和揚塵防治監管信息化水準,提升現場揚塵防治應急響應和處置能力,實現“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科學監管新模式。嚴格落實“以克論凈”標準,全時段、全方位、高標準展開道路清掃保潔。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廊坊凱發新泉污水處理廠實景。李玉川 攝

  走進廊坊凱發新泉污水處理廠,進廠污水通過粗、細格柵進入厭氧缺氧池,大量微生物菌群將水體裏的污染物濾清。該廠日處理污水規模為8萬立方米,目前正在擴建中。廠區東側,新的生化池、膜池正在開挖施工,擴建規模為每日6萬立方米,出水水質將達到比過去更高的京標B標準,力爭年底前完成設備安裝。

  為進一步滿足市區污水處理要求,廊坊今年還啟動建設鐵路北污水處理廠,目前正在進行土地清表。此外,該市今年計劃投資14億元,啟動銀河北路、南龍道污水管網建設工程,建設永興路南延配套泵站、龍河高新區雨水泵站,啟動城區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設提升泵站四座及鐵路北污水廠出水管道,提升污水處理和雨水排放能力,力爭三年解決城市內澇問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文化公園夜景。 廊坊市建設局 供圖

  綠色理念體現在城市建設每個細節中。市區人民公園東門一角,新改建的公共廁所內外整葺一新,室內窗明池凈,馬桶水箱加裝了增壓節水設備。自3月初開始,廊坊市環衛局計劃投入1000萬元資金,提標改造65座老舊公廁和主次幹道用廁量大的公廁,對硬體設施進行整體提標,同時提升軟體服務品質,推進公廁設施向智慧化、環保型、人性化轉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新改造的街頭公廁,更加乾淨、環保、舒適。廊坊市建設局 供圖

  地表水廠正式投入運營,市民喝上長江水,每年可涵養地下水源3000噸;大力推進建築節能新技術新材料應用,在高層建築中推廣太陽能熱水系統;全市“氣代煤”進場施工2076個村街,大廠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氣代煤”改造……走在廊坊城鄉,處處感受到綠色的脈動與氣息,一座生態宜居的綠色城市煥發出新鮮活力。(通訊員 尹皓倫 胡園園 記者 解麗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