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著力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
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陳剛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塞罕壩林場重要指示精神和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對於高標準高品質做好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現代化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重大意義,在新區規劃建設中堅定不移落實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對塞罕壩林場的重要指示,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對塞罕壩人半個多世紀創造的綠色奇跡給予高度評價,對塞罕壩精神進行了精闢概括,對全黨全社會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對我們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規劃建設好雄安新區,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我們一定要把深入學習總書記關於塞罕壩林場重要指示精神,與深入學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河北的重要指示結合起來,與深入學習總書記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結合起來,與深入學習總書記關於雄安新區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結合起來,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在新區規劃建設中落實好“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的指示要求。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思想。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彰顯了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自然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最新認識。總書記關於塞罕壩林場的重要指示,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思想高度一致,進一步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為我們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更加堅定了我們走發展新路的信心和決心。幾代塞罕壩人接續努力,在極其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生存環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塞罕壩林場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範例,是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成功實踐。我們要把塞罕壩精神發揚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堅定走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新路,堅守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把綠色作為發展底色,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努力建設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美麗河北。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更加明確了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目標和方向。塞罕壩人艱苦創業的崇高精神,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典範和學習的榜樣。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是黨中央賦予我們的政治責任和光榮使命。今天建設雄安新區,與當年塞罕壩人艱苦創業相比,雖然所處時代不同、工作條件不同,但牢記使命的政治責任不能變,艱苦創業的奮鬥精神不能變,綠色發展的指導思想不能變。我們一定要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做好新區規劃、設計、建設等各個方面的工作,努力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讓雄安新區與塞罕壩一樣,體現河北風骨與燕趙氣概,彰顯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
二、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堅決扛起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政治責任
塞罕壩精神的本質內涵與習近平總書記對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一系列指示要求是高度統一的。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關鍵是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切實擔負起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歷史使命,把學習塞罕壩精神轉化為強烈的政治責任和發展動力。
一是堅持使命至上,牢記總書記和黨中央囑託。總書記對雄安新區規劃建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傾注了大量心血;黨中央要求我們積極主動作為,履行主體責任。可以説我們的使命無比神聖,責任重於泰山。規劃建設新區,必須學習塞罕壩人聽從黨的召喚、勇擔光榮使命的高尚品格,時刻懷有寢食難安、負重奮進的責任感,殫精竭慮做好各種工作,決不辜負黨中央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
二是切實以民為本,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總書記要求我們,在新區規劃建設中一定做好群眾工作,維護群眾利益,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實惠。我們要學習塞罕壩林場“興林強場”和“惠民富民”相統一的經驗做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紮實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新區人民共享更多新區建設發展成果。
三是堅持艱苦創業,積極擔當作為。總書記指出,建設雄安新區是一項歷史性的工程,一定要保持歷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一茬接著一茬幹。半個多世紀以來,三代塞罕壩林場人以堅韌不拔的鬥志和永不言敗的擔當,一代接著一代幹,築起一座永恒的綠色豐碑。我們要像塞罕壩人那樣擔當作為,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夙興夜寐、激情工作,擼起袖子加油幹,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擔當起黨中央賦予的歷史使命。
四是勇於改革創新,當好排頭兵、先行者。總書記強調,新區現在還是一張白紙,要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建設體制機制新高地。新區之新,關鍵在改革,要義在創新。我們要學習塞罕壩人求新思變、銳意創新的作風,全面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土地和住房制度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等,聚集創新要素,培育創新文化,著力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
三、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作出雄安貢獻
總書記要求,“全黨全社會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弘揚塞罕壩精神,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代接著一代幹,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我們要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對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重大指導意義,以塞罕壩人為榜樣,堅持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把握好“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的定位,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要求落實到新區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的每一個環節中,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者和示範城。
一是始終秉持順應自然、平原建城的理念,高標準做好新區規劃編制工作。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優先保障新區生態空間。搞好城市設計,反映新區獨特自然景觀,科學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嚴格確定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限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提高産業準入門檻,推進産業轉型升級,全面激活新區城市發展內生動力。
二是嚴格落實鐵腕治理、科學修復的要求,大力度抓好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按照總書記“既要利用白洋淀自然生態優勢,又要堅決做好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要求,不斷深化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確定治理和保護的目標、任務、路徑和措施,加快恢復“華北之腎”功能。實施生態補水、河道治理、純水村搬遷、淀區清淤的綜合治理,狠抓坑塘、河道、垃圾、“散亂污”企業整治等“十個專項治理”,強化水質改善、生態恢復、提高生物多樣性等生態修復舉措,規劃建設環新區、環淀區帶狀森林綠色屏障,為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打好底色。
三是充分發揮創新發展、先行示範的作用,下功夫打造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建設新高地。研究提出具有雄安特色的城市低碳發展標準體系,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完善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土地節約集約、能源消費總量管理等制度,探索土壤環境修復、開發利用的新模式。在生態文明建設績效考核評價、自然資源資産産權管理和用途管制、開展排污權交易、生態環境跨區域跨流域執法和損害責任終身追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試。倡導綠色生産生活方式,營造優質綠色市政環境,努力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綠色發展的世界標杆城市,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現代化城市打造雄安樣板。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