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成功入列國家園林城市

2017-11-24 10:27:15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前不久,住建部公佈了2017年國家園林城市名單,辛集市名列其中。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中,辛集市不斷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態綠化項目建設力度,加快建設繁榮、美麗、幸福辛集。

  初冬時節,走在辛集市街頭,只見街道乾淨整齊,在公園、廣場裏,人們健身、下棋、跳舞……“如今出門就能看到綠地公園,到處是綠植、花海。”談起辛集的變化,市民李強深有感觸。

  數據顯示,辛集市城市建成區面積30.18平方公里,人口17.95萬,目前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35.25%、39.56%和11.39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4.18%,污水處理率達到93%,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精心謀劃城市綠化空間、佈局,加強園林城市超前設計。該市先後編制完成了《辛集市城鄉總體規劃》《辛集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等一系列規劃,按照“突出辛集特色、打造精品亮點”的原則,著力在中心城區打造“兩環、兩軸、兩帶、五核、多點”的綠地系統結構。出臺了《辛集市城市綠線管理實施辦法》《辛集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辦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嚴格落實“綠色圖章”審批,對侵佔綠線的行為從嚴查處。

  實施公園遊園建設工程、全域綠化行動、立體多彩造綠工程,構建“城在綠中”的美好家園。注重彰顯辛集歷史和文化元素,相繼建成金鹿公園、芳華公園、潤澤湖公園等一批公園綠地精品工程。把公園建設與引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有機結合,實施了一系列“園林+”行動計劃,寓教于遊、寓教于樂。同時,還在市區的5處公園、廣場設置了“讀吧”“朗讀亭”,讓公共開放空間的正面教育和科學普及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去年以來,辛集共投資6.9億元,新建了勵慧園、競媚園、束鹿園等11個街旁公園,新增綠地面積97公頃。目前,該市建成區公園綠地總面積達到204.37公頃,萬人擁有綜合公園指數為0.11;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4.18%。

  以拆違拆遷為突破口,不斷拓展城市綠化空間。該市組織開展了全域大拆違,騰出空間用於綠化植樹、公園遊園、城市道路等建設。明倫公園原是破産企業的廢棄料場,康達公園原是一個攪拌站,錦繡公園原是磚窯廢棄地和報廢汽車停車場,經過生態修復,都被打造成公園、遊園。澳森大街拆違完成後,該市投資2.4億元進行高標準園林式迎賓大道升級改造,建設中央12米的綠化帶、兩側各88米的綠道綠廊,建成後將成為我省最靚最寬的景觀大道。

  辛集市還對生態環境實行了科技化精準治理,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氣污染防治專家段寧,中國工程院院士、水處理專家楊志峰,國內著名的污泥處理、土壤修復專家胡清等17名皮革、環保專家,共同為大氣、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把脈問診、出謀劃策。今年上半年,辛集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74%、48%。

  該市還通過打造智慧城市、海綿城市、潔凈城市,提高園林城市的形象品位。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進一步完善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平臺功能,監控範圍覆蓋建成區30.18平方公里,形成“一級監督、一級指揮”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依託浩雲科技,將現有資源進行整合提升,逐步建成城管、交通、公安、防汛等一體化的城市智慧監控體系。

  制定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規劃,通過科學規劃、統籌兼顧,使建築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與綠地、管道與水系等像海綿一樣,既能吸水蓄水又能放水排水。同時,加緊實施工業路地下管廊改造工程,並對19條市區積水點路段地下管網、市區排水管網進行全面改造提升,有效防止城市內澇現象發生。

  積極推行環衛一體化改革,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北控環境公司實行“以克論凈”專業化保潔,由“掃地”變“洗地”,由“人掃”變“機掃”,每天對市區主要街路快車道進行機械化清掃和灑水降塵5次,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0%以上,主要街路實行18小時保潔,重點部位垃圾箱每天清運2次,實現一個標準管到底、保潔區域全覆蓋,城市環境容貌變得更加整潔有序。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就是為了人民,使創建成果讓人民共享。創園沒有終點,只有起點,永遠在路上。”辛集市委書記邸義説,辛集市將繼續努力,加快補齊短板,努力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記者 任學光 通訊員 趙月華)

 

相關閱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