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醫藥文化之花綻放燕趙大地

2017-11-30 16:30:26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讓中醫藥文化之花綻放燕趙大地

  ——看我省如何推進中醫藥文化建設

【社會】【文字列表】讓中醫藥文化之花綻放燕趙大地

  11月22日,石家莊市中醫院舉辦中醫藥健康行冬季惠民活動,由醫院膏方專家向參與群眾現場講解冬季養生保健的中醫藥知識,展示和介紹醫院特色成膏。此項活動將持續到2018年1月18日。其間,石家莊市中醫院將推出五大惠民措施:到參與活動科室貼敷或開膏方收普通診查費,開膏方患者憑門診收費單贈送本草熱敷鹽枕一個,每週四舉辦冬季養生體驗、教做養生粥活動。此外,還將組織兩期八段錦學習班、10場冬季養生講座。 段曉晶 攝

  河北省是中醫藥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歷代名醫輩出,流派紛呈,有中醫鼻祖扁鵲、寒涼派創始人劉完素、創立臟腑辨證説易水學派創始人張元素、擅用健脾升陽法補土派代表李杲,也有獨重氣血的王清任、衷中參西的張錫純等,這些對後世影響深遠的醫學名家也都給我們留下了相關遺跡,如內丘縣太子岩扁鵲廟、安國市藥王廟、保定市劉守真廟等。

  “中醫藥不僅是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重要的生態資源,更是優秀的文化資源。”省中醫藥管理局負責人介紹説,深入挖掘、整理弘揚這些資源,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中醫藥文化品牌,提升我省中醫藥的社會影響力,一直是河北省中醫藥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充分挖掘中醫藥文化積澱,開發利用好中醫藥文化資源

  扁鵲廟、扁鵲主題公園、扁鵲中醫院、扁鵲大道、扁鵲歷史文化傳承區……在內丘縣的大街小巷,扁鵲文化元素無處不有。

  眾所週知,內丘縣是扁鵲的生前封地、行醫聖地,也是扁鵲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

  如何開發利用這一優秀的文化資源呢?內丘縣提出,要圍繞深入挖掘扁鵲歷史文化、發展中醫藥旅遊項目、振興中醫藥産業三個方面做文章,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搭建新平臺,推動當地中醫藥文化發展。

  近年來,內丘縣成立了扁鵲文化研究會,編寫了《華夏醫祖扁鵲》《扁鵲的傳説》等書籍,通過舉辦扁鵲文化節、扁鵲學術思想傳承發展大會、冀港澳台中華傳統醫藥文化大會等,深入挖掘扁鵲文化,並多渠道籌集專項資金,用於扁鵲文化開發和品牌運作。

  在此基礎上,內丘縣還將扁鵲文化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將其與縣域規劃相結合,建設了扁鵲文化産業園,謀劃實施了一批大健康新醫療産業項目。同時,堅持政府主導,建設了“中國—內丘扁鵲中醫城”,展示中醫藥文化魅力,打造河北乃至全國知名中醫藥文化旅遊中醫體驗目的地。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獨特標識,更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如果扁鵲文化是內丘縣的獨特標識,那對“千年藥都”安國來説,“草到安國方成藥、藥經祁州始生香”就是她的“靈魂”。

  到安國,中藥材交易市場是必去之地。“數字中藥都不僅僅是中藥材的集散地,開展中藥材交易,更多的是中醫藥文化的推廣、傳播。”數字中藥都講解員趙雪嬌告訴筆者,中藥都核心圓二層及中央交易大廳二層都建了中醫藥文化展區。

  “你看,這些中醫藥古典書籍都是寶貝呢!這是以前人們炮製中藥的工具和從各地收集的名貴中藥材標本。這些展品會定期更換。”“這是一個時光長廊,長廊隧道滾動播放著我國108位從遠古至清代中醫領域不同建樹的醫學名家的生平介紹及著作,包括扁鵲、孫思邈等。”“我們建的這個環幕影院,採用5D技術專門放映‘探秘中醫藥’,向參觀者展示中草藥的起源和功效,解讀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為讓人們感受到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安國還以藥王廟為中心,開發建設了藥王廟文化景區,傳播受過皇封的藥王——漢代武將邳彤的事跡和對中藥業發展作出的貢獻。修建了我國中藥藥業專題性博物館——安國中藥文化博物館,詳盡展示我國的中醫藥歷史、安國的藥業發展史、藥文化與人們的生活等。

  在河北省,很多地方和內丘、安國一樣,都依託其深厚的中醫藥文化,深入挖掘其歷史內涵,努力做大做強中醫藥相關特色品牌,全面提升中醫藥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從而更好地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

  “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採訪中,省中醫藥管理局負責人説,為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播,河北省明確提出,加強扁鵲文化整理研究,提升扁鵲文化節層次,打造河北省中醫藥文化品牌。強化扁鵲廟、藥王廟、劉守真祠等中醫藥文物古跡的保護和利用,將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價值的中醫藥類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在此基礎上,還將深入挖掘全省及全國名醫大家、學術流派、民間傳説等中醫藥文化資源,組織創作一批中醫藥文化科普創意産品和文化精品等,發展中醫藥文化産業。

  加強中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打造弘揚中醫藥文化特色的主陣地

  來到石家莊市中醫院,門診樓二樓的中醫藥文化園——杏園,一隊青年志願者正在隨著舒緩的音樂應聲起舞,他們神情莊重、動作嫺熟,沉穩中還透出幾分灑脫。“志願者表演的是我們醫院正在全市推廣的傳統中醫藥健身項目——八段錦。”

  杏園的裝修風格古香古色,四週墻上除懸挂有歷代名醫畫像和事跡簡介外,還張貼滿了中醫藥治未病、中醫藥養生方面的科普知識宣傳畫。目前,石家莊市中醫院將環境建設與中醫藥文化宣教陣地和中醫藥文化旅遊景點建設結合起來,初步建成了以杏園為中心的中醫藥文化整體佈局,吸引市民前來參觀遊覽的同時,也促使醫院中醫藥服務能力大大提升。

  “中醫醫療機構是中醫藥服務百姓的重要窗口,宣傳展示中醫藥文化的主陣地,也是百姓體驗中醫藥文化魅力的重要場所。”省中醫藥管理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河北省高度重視各級中醫醫療機構內涵建設,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將中醫藥文化的傳承發展滲透到各個管理和服務環節,並持續開展了中醫藥文化建設示範醫院創建活動,努力打造弘揚中醫藥文化特色的主陣地,為廣大群眾營造濃厚中醫藥文化氛圍,全方位提高中醫醫療服務能力。

  ——打造宣傳中醫藥文化新環境。很多中醫醫療機構充分利用地面、墻面、走廊、場地等空間,以文字、圖片、宣傳畫等形式,宣傳古代名醫名藥和傳統中醫藥科普知識,充分展示深厚的中醫藥文化。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都建設了獨具特色的“國醫館”。

  ——培養中醫藥文化宣教隊伍。結合各自的優勢特點,幾乎每所中醫醫療機構都組織專門人員,不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活動。石家莊市中醫院常年活躍著中醫藥文化科普專家隊伍、中醫藥文化演講隊伍、中醫養生傳統功法帶教隊伍等,組織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遊、中醫藥文化走基層、八段錦推廣普及等活動。

  ——開發多種中醫藥體驗項目。在很多中醫醫療機構,每年都要組織各種公益活動,邀請群眾體驗耳穴埋豆、貼敷、拔罐、刮痧、按摩等中醫適宜技術;參觀醫院製劑生産流程,並親自體驗製作中藥香囊、中藥袋泡茶、中醫膏方;品嘗養生茶、學習八段錦、五禽戲、養生樁等養生保健操。

  據介紹,自2014年起,河北省每年都會遴選一批中醫醫院,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示範醫院創建活動,目前已有21家中醫院建成了示範醫院。隨著中醫藥文化的推廣展示,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中醫藥、了解中醫藥、使用中醫藥,也越來越喜歡中醫藥文化。

  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用科普推動中醫藥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

  近日,省中醫院“艾滿人間,灸護人生”科普活動在住院樓一樓大廳舉行,人們既可諮詢艾灸相關知識,接受免費義診,還可直接到康復科體驗艾灸療法。

  艾灸到底是什麼?對身體有啥好處?“艾草是自然界陽氣最足的植物,灸是補陽氣最有效的方法。”該院康復科主任張振偉介紹説,艾灸是一種純中醫外治法,艾灸補陽是我國幾千年傳統治病養生的精華所在,但很多人對此並不是很清楚。“我們之所以組織這樣的活動,就是想讓人們在參與和體驗中更多地了解中醫藥,認識中醫藥,使用中醫藥。”

  “艾滿人間,灸護人生”科普活動,是今年9月省中醫院開設“健康超市”後舉辦的一項具體活動。“健康超市”每週圍繞一個健康主題,選派各科專家,根據群眾需求提供專家諮詢、養生指導、義診體驗、特色療法等中醫藥服務。

  “像這樣的中醫藥科普宣傳活動,我省每年要組織成千上萬場。”據介紹,從2014年起,省中醫藥管理局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百院千場健康大講堂”活動,組織全省百餘所各級中醫院每年開展不少於1000場中醫藥科普知識講座。

  除省裏開展的活動外,全省各地各級中醫醫療機構也要開展不同形式的中醫藥科普知識宣傳,重點向廣大群眾講解中醫藥基本常識、中醫特色療法、中醫養生保健理念和方法等。

  為搞好這項活動,省中醫藥管理局專門組建了由高水準專家組成的省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團,在每個設區市開展一至兩場中醫藥科普知識講座。各地各有關單位也根據實際情況遴選具有一定威望和影響的中醫藥專家,組建巡講專家隊伍,在當地群眾中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

  在此基礎上,河北省很多地方還開展了中醫藥文化進鄉村、進社區、進機關、進家庭、進學校等活動,免費向群眾提供義診諮詢服務,推介中醫藥適宜技術,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向群眾普及中醫藥文化。此外,河北省還將中醫藥知識納入了中小學傳統文化、生理衛生課程。

  為拓展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省衛生計生委、省文化廳、省中醫藥管理局還開展了河北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工作。日前,省中醫院等13家單位被評為建設河北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這些基地集中醫藥文化展示、體驗、傳播于一身,既要搞好中醫藥文化的宣傳和教育,也給群眾了解和認識中醫藥提供了體驗平臺。”省中醫藥管理局負責人介紹説,這是我省首次評選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此前,我省有5個中醫醫療機構被評為國家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數量居全國前列。(通訊員 吳寅瑩 記者 張淑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