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稅將助推企業綠色發展

2017-12-07 09:32:34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增強執法剛性 促進節能減排

  環保稅將助推企業綠色發展

  解讀

  從2018年1月1日起,河北省開始徵收環境保護稅。環保稅的實施,將助推企業綠色發展和全省環境品質全面改善。“設立環保稅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護環境。利用稅收執法剛性手段,督促企業改進工藝減少污染物排放,多排多繳稅,少排少繳稅,以充分調動企業治污減排的積極性,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省財政廳副廳長姚紹學表示。

  精準施策確定適用稅額,全面治理污染

  根據《河北省環境保護稅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適用稅額方案》,河北省將主要污染物稅額標準按地域分為三檔,其他污染物全省執行統一標準。

  “稅額標準是以現行排污費的收費標準為基礎設置的,其確定和調整統籌考慮了環境承載能力、污染物排放現狀、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目標要求。為實現京津冀環境污染聯防聯控,突出環保稅引導企業轉型升級的導向作用,我省環保稅稅額標準注重精準施策,引導産業集聚發展。”姚紹學説。

  根據我國有關規定,大氣污染物的稅額標準在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之間確定,水污染物的稅額標準在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之間確定。

  當前京津冀環境污染形勢嚴峻,為更好地服務於以首都為核心的京津冀周邊環境生態治理,河北省環繞北京和雄安新區周邊25個縣(市、區)的稅額標準相對較高,按最低稅額的8倍徵收。

  石家莊、保定、廊坊和定州、辛集市,位於環首都和環雄安新區的週邊區域,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産業轉移,著重打造高新技術和生産性服務業産業帶。這些地方按照最低稅額的5倍徵收,以促進京津産業轉移和河北省産業升級。秦皇島、唐山、滄州市正在構建沿海率先發展區,打造沿海臨港産業帶。衡水、邢臺、邯鄲市正在構建冀中南功能拓展區,打造先進製造業産業帶和特色輕紡産業帶。為避免傳統優勢産業外遷流失,河北省實施了與鄰近省份相近的稅額標準。張家口、承德市正在構建冀西北生態涵養區,打造綠色生態産業帶,環境承載能力較強。“在以上8個市實施4倍稅額標準較為適合。”省財政廳稅政處副處長李同訓説。

  除主要污染物外,河北省大氣和水中的其他污染物一直執行較低的收費標準。為全面治理污染,河北省將其他污染物環保稅稅額標準調高並在全省執行統一標準,以倒逼企業加強對其他污染物的減排治理。

  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發展,助力經濟轉型升級

  河北省環境保護形勢嚴峻,實施環保稅改革意義重大。

  “環保稅是‘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重要環節。”省財政廳稅政處處長王曉軒説。

  多年來,我國通過徵收排污費促使企業減排,對保護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稅收制度相比,排污費制度存在執法剛性不足、地方政府與部門干預等問題。將排污費改為環保稅,則強化了監察、徵收等環節執法的剛性。

  “環保稅將倒逼企業履行環保責任,實現達標排污、減量排污,增強企業對環保法的遵從度,增加企業升級改造環保設施的積極性,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發展,助力經濟轉型升級。”王曉軒説。

  污染物排放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標準,減徵環保稅

  環保稅開徵後,是否會增加企業負擔?

  “河北省擬定的環保稅稅額高於原排污費價格,會造成部分企業名義稅負上升,但企業落實減排措施,享受減免稅政策,可使企業實際稅負水準控制在合理範圍。”王曉軒解釋。

  2016年全省徵收排污費18.4億元,其中一類區域繳費0.9億元,佔總額的4.9%;二類區域繳費1.6億元,佔總額的8.7%;三類區域繳費15.9億元,佔總額的86.4%。這意味著全省86.4%的企業稅負仍維持原水準,僅13.6%的企業的稅負會因稅額標準調整而有所增加,其中增幅最大的一類區域僅佔全省總額的4.9%,涉及名義稅負上升的企業覆蓋面控制在較小範圍。

  同時,2016年,河北省繳納其他污染物排污費在5萬元以上的企業有416家,平均每繳納1元排污費貢獻稅收27.4元。其中,稅負上升明顯的68家企業,平均每繳納1元排污費貢獻稅收3.2元,遠低於全省平均水準,主要集中在焦化、鋼鐵兩大行業。“這些企業産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不高,核心競爭力不足,主要依靠污染環境、消費能源謀生發展,急需轉型升級。”王曉軒説。

  為減輕企業負擔,引導企業主動節能減排,河北省還設立了兩檔減排稅收優惠政策:對納稅人排放污染物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標準30%的,按75%徵收環保稅;低於50%的,按50%徵收環保稅。河北省還提出,對改進生産工藝流程,採取環保措施的企業,可按照20%至100%的比例核減污染物排放量。(記者 段麗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