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農民:大棚內編織致富畫卷

2018-01-02 13:34:23  來源:國際在線  責編:董健雄

  國際在線河北頻道消息(張瞬晗 通訊員 苗艷春):綠葉含翠,瓜果盈枝。2018年元旦,地處河北省北部的平泉市已是天寒地凍,但大棚內卻是溫暖如春,過去習慣“貓”冬的當地農民,卻沒有一點“冬閒”的跡象,大家正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編織著致富增收的美好畫卷。

  在桲欏樹鎮李家莊村設施大棚園區內,30個設施大棚中一片翠綠,棚中的黃瓜長勢正旺。走進一所大棚內,剛剛依託該市異地搬遷政策從距村主幹路4公里的大山中搬遷出來的徐鳳勤,正在仔細地查看黃瓜長勢,預計再有十天就可採摘上市。按目前市價來看,一個棚收入4萬元不成問題。

  “我們村異地搬遷共100戶300多口人,村裏為了讓這些搬遷人口‘搬得出、住得下、不返貧’,根據李家莊距淩源蔬菜批發市場近、種植黃瓜技術成熟等特點,自籌400萬元資金建設了這個主要栽培黃瓜的設施大棚園區。目前園區內黃瓜長勢良好,預計每個棚産量將達到30000斤,按現在每斤1.8元價格計算,每個棚收入可達5萬元左右,除去農民自付的種子和化肥以及管理等支出約1萬餘元,純收入不低於3萬元,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脫真貧、真脫貧’。”包村幹部陳福軒介紹。近兩年,通過扶貧政策支持,李家莊村裏的貧困戶都富足起來,僅通過流轉土地、入股分紅、委託經營等方式,每戶每年就可凈收入3180元。

  在臥龍鎮官墳梁的錯季葡萄設施園區內,葡萄已經抽出了嫩綠的新芽。園區主人袁立軍正帶領兩名工人,認真檢查大棚的溫濕度。目前是葡萄抽條管理的關鍵時候,此時管理好了,不但葡萄能早上市,還能爭高産。

  “我的葡萄就怕不夠賣,根本不愁沒人買,瀋陽、大連的客戶都搶著來拉貨,有多少要多少。”袁立軍説。據他介紹,“著色香”葡萄從春天開始上市,到6月份凈果。最高價每斤可達40元,最低時每斤也8塊錢,一棵葡萄秧最低可掙10塊錢。在他的示範引導下,該鎮的錯季葡萄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據臥龍鎮政府統計,目前,該鎮設施暖棚錯季葡萄規模已經達到千畝標準,成為承德規模最大的錯季葡萄生産基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