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市中心醫院長期開展扶貧濟困工程

2018-01-10 15:34:10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閱讀提示

  在河北滄州,就有這樣一家醫院,秉承“善行天下”之理念,17年堅守扶貧之路,救助貧困病患無數,讓不計其數的家庭枯木逢春,重現生機,以一份傳承、一份堅守、一顆仁心、一種擔當,譜寫了一曲盪氣迴腸的愛的大合唱、春的進行曲。

  它,就是滄州市中心醫院。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一腔醫者仁心的赤誠

  18歲,成人之年。但13年前的山西朔州少年王某平,生命卻被一場疾病逼到了絕境。那年,這個四代單傳的男孩被確診為患了一種罕見的瀰漫性肝錯構瘤,繼發性布加氏綜合症。唯一有效的治療辦法就是肝移植,而肝移植的費用高達25萬元。這25萬元,如同泰山壓頂,一時讓這個貧寒之家進亦難,退亦難。疾病無情人有情,了解到王某平貧困的家庭情況,滄州市中心醫院成功為王某平做了免費肝移植手術,同時這也是當時滄州市第一例肝移植手術。術後的王某平經過一年的療養,肝功能各項化驗指標正常,並得以繼續學業。父親在煤礦上打工,姐姐在北京打工,母親在飯店裏做飯,一家人的生活又恢復了昔日的平靜。一場原本如山一樣的災難,因為滄州市中心醫院的愛心救助而化于無形。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李建德,一個海興縣趙毛陶鄉張禇村的17歲少年,媽媽患有軟骨病無法自理,全家僅靠低保和種地的微薄收入維持生計。2016年2月,他的父親又突發腦溢血去世。此時,堅強的李建德決定:帶著媽媽上學。從此,他一邊照顧媽媽,一邊在學校上課,常常疲憊到在課堂上仰著臉打盹。滄州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溫秀玲從報紙上看到了關於小建德的報道後,當即決定“這個孩子,咱們得幫!”她不僅帶著骨科醫生前往李建德家中看望,送去資助金和生活用品,為建德媽媽看病,而且決定,中心醫院將每學期資助李建德5000元,並以個人名義進行資助,直到孩子大學畢業。

  還有常軍環,高墻與病房、治療與貧困、大愛與生命,11年以前,那是一場曾涵括了多少情感、牽動了多少人心的特殊手術啊!正在滄南監獄服刑的父親與女兒配型成功,是滄州市中心醫院為家庭困難的她成功進行了腎移植手術,減免手術費用5萬多元並組織了愛心捐款。由於移植手術後,常軍環須終生服用抗排異藥物,這筆費用中心醫院也毫不遲疑地全部承擔。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小黨紅,一名滄州市福利院的孤兒,2005年6月,醫院為她成功切除畸胎瘤,並承擔全部治療和食宿費用14000余元……

  “這個孩子我們得幫”“這個家庭我們不能不管”……17年來,每逢看到媒體上關於貧困患者的報道,或者在走訪貧困戶中遇到令人心酸的不幸家庭,溫秀玲説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她是一個女人,也是母親、女兒、妻子,對那些貧困家庭中每一個角色的苦痛她都體貼入微、感同身受;她還是一個地區公立醫院的院長,更是一名曾在黨旗下莊嚴宣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産黨員、全國人大代表,她覺得,對每一個貧困患者、每一個貧困家庭,她和她所領導的中心醫院,都有責任幫他們一把,扶助他們擺脫貧困,讓久違的陽光照亮他們的生活。甚至,這種責任都成了她的執念,一種無形的鞭策,以至於在走訪貧困戶時,她和醫務人員有時一天當中,竟然從滄縣到鹽山再到海興,馬不停蹄一氣能走三個縣七個村。

  龐瑞月、鄭伊諾、孔德晨、小黨紅、小月月、小雨、小瑩瑩、張雅惠、劉新利、劉永剛、高玲玉……這是一串長長的名單,並且隨著歲月的延續,一直在更新,一直在增長。在這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曾經有一段苦澀而又溫暖的故事,它記載著命運曾經帶給他們的不幸,同時又刻錄著溫秀玲和滄州市中心醫院曾帶給他們的關愛和力量!

  醫者仁心,仁者愛人。所謂仁者,就是以一顆濟世利他之心,為人造福,替人除苦。如果説救死扶傷是從醫者為世人拔除身體的痛苦,為他們帶去健康之福,那麼扶貧濟困就是為一個個困境中的家庭解脫貧窮之苦,讓他們從嚴霜苦寒中重現生機,側耳聆聽到春的消息。

  17年來,溫秀玲帶領著中心醫院人,正是秉持這樣一顆仁心,一腔赤誠,一路走,一路播撒著愛的種子,一路走過來,又一路走下去……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一個傳承百年的信念

  每一條江河都有上溯的源頭,每一種情懷也都有來由。

  走進滄州市中心醫院綜合樓一樓大廳,仰首可見上方高懸著一面“善行天下”的匾額,這是當地民政部門為感謝醫院多年來對滄州福利院、榮軍療養院等公益機構的關心支持而敬送的。四個簡單而蒼勁古樸的大字,不但是這家百年大院“博施仁愛”立院宗旨在新時代的詮釋,更恰恰道出了它多年來憐貧恤苦、樂善好施、勇擔社會責任、為千萬貧困家庭雪中送炭的扶貧之路和大院風範。

  ——幫扶鄉鎮衛生院。基層鄉鎮衛生院薄弱的基礎條件,使其在防病治病中舉步維艱。為了讓人民群眾身邊的基層醫療機構發展起來,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家級的醫療服務,滄州市中心醫院以公立大型醫院和區域龍頭醫院的公益擔當,自發地與全市198家鄉鎮衛生院和近5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成立“滄州市中心醫院——鄉鎮衛生院醫學技術協會”,從技術、人才、管理等方方面面幫扶鄉鎮衛生院,由此開啟了“衛生支農,技術幫扶”的善行之旅。2003年至今,先後派出義診幫扶專家3萬人次,診療病人140萬人次,幫扶手術4萬例,免費培訓基層衛生技術骨幹10萬人次,為鄉村百姓留下了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駐村開展幫扶工作。説起來這像是一本流水賬,但是逝者如水,歲月有痕,它記載著從2003年至今,滄州市中心醫院在基層建設年活動中,院領導們歷年來開展精準扶貧、駐村幫扶的足跡。一位位院領導,用愛心善舉為貧困村的鄉親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在村子裏,他們幫助鄉親完成了村容治理、自來水改造、道路硬化,組織了專家義診、醫療救助;進行了村莊綠化、亮化,建起了文化廣場……駐村幫扶的時間雖然僅有一年,但是他們和滄州市中心醫院的名字卻從此長駐在了鄉親們的心裏。

  南皮縣烏馬營鎮大坊子村、滄縣舊州鎮西龐河村、青縣泉流莊村、滄縣崔爾莊鎮西程莊子村、東光縣東光鎮東安屯村、滄縣崔爾莊鎮鄭爾莊村、獻縣西城鄉大邵寺村……一個個村子,因為滄州中心醫院人的深情厚誼、克難攻堅,而從昔日灰頭土臉的貧困村變身為高顏值、有奔頭的美麗鄉村。

  人們常説“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是對於因扶貧脫貧而産生交集的這些中心醫院人和他們所聯繫幫扶的村莊來説,卻是“流水的營盤鐵打的兵”,因為一個村子幫完,又是下一個村子,但是南征北戰、攜愛而行的人,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滄州市中心醫院人。

  ——“善行滄州 愛進鄉村”醫療助脫貧工程。2016年5月,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號召,滄州市中心醫院以“善行滄州 愛進鄉村”為主題的醫療助脫貧工程正式啟動。以“院長包縣、科主任包鄉鎮、普通職工包村莊”為原則,全院4000多名醫護人員分批分期下縣走鄉入村,為貧困人口免費體檢、贈送藥品、建立檔案,為老鄉們進行腦卒中、腫瘤疾病的篩查和健康宣教。根據貧困人口分佈情況,制定免費體檢方案,年內為全市貧困人口、五保戶人均體檢一次,並根據體檢結果進行定期隨訪和健康指導。針對貧困戶、五保戶,醫院修改惠民結算系統,制定實施就醫優惠政策:在醫保報銷後的個人承擔部分,再減免50%費用。僅此一項一年就為貧困患者減免費用達400萬元。

  ——扶貧惠民系列公益活動。在燕趙大地,多年來,滄州市中心醫院不僅靠自己的規模和技術實力樹立起了區域性醫療中心的大院地位,更因其心繫民生、慷慨好施,在公益活動中大動作頻頻而成為獅城百姓心中的“暖心品牌”“愛心醫院”。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2006年,中心醫院與市第二中學聯合開展了“愛心資助宏志生”活動,醫院向社會及二中的師生們承諾:中心醫院將全力保障宏志班學生的健康,對宏志班每一個貧困學生到中心醫院就醫所産生的5000元以內的一切醫藥費用全部免除,超過5000元的按醫院濟困減免政策給以減免。自啟動至今,十餘年光陰走過,一撥撥當初青澀稚嫩的少年已長成意氣風發的社會中堅,而這一守護無數貧困學子健康的活動仍在進行時。

  2016年年初,醫院推出大型“民生工程”——為市區60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醫院全負荷開動體檢中心設備,所有人員放棄週末休息,集全院之力共為15000名老人進行了體檢。時過近兩年,這一盛舉至今仍讓無數獅城老人和他們的子女感念,成為他們津津樂道的溫暖記憶。

  2017年12月9日,滄州市中心醫院和市教育局聯合開展的“扶貧助學·明眼行動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動。活動旨在為全市高中貧困生提供精準資助,醫院將選派眼科專家到全市48所高中對學生進行免費的眼部篩查,持有低保證的貧困學生將免費進行近視矯正手術,有志報考軍校的學生將給予優惠。

  還有“健康城市公益活動”“鄉村健康大講堂”“我為家鄉作貢獻”……

  1898年,彼時的中心醫院,還像一艘小舢板,從歷史的河道中啟航,從那裏起它的身上就深深鐫刻上了“博施仁愛”的字樣。如今,穿越百年煙雲,滄州市中心醫院已成長為劈風斬浪、志在千里的巨艦,但它仍然本色不改,守定一顆已經融于血脈、成為基因的初心,善行天下,福佑蒼生,讓一份延續百年的文化傳承在新時代愈加光彩奪目,熠熠生輝。

  一份延續17年的堅守

  一項事業,能耐下性子做個一年兩年再甚者三年五年者,並不為奇,但是能堅持17年而矢志不渝,初心不改者,鮮矣!更何況,這還是一項只有付出、沒有回報的公益事業,不能用經濟學上的成本收益理論來算計。但是,17年寒暑易節,17年風雨兼程。溫秀玲和她身後的滄州市中心醫院卻做到了。

  2015年11月底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吹響了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那時的溫秀玲,聽著電視裏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她既倍感欣慰,又信念彌堅。

  因為,十幾年來,她所領導的滄州市中心醫院一直就堅守在醫療扶貧的道路上,篳路藍縷,一往無前,一路播撒著愛和溫暖,傳遞著光明和信心。從村委會大院、鄉村大集、農家炕頭,到城市社區、福利院、榮軍院、養老院,滄州城鄉每一處有貧困群眾的地方,幾乎都有中心醫院人留下的足跡;從“健康專家進社區”“我為家鄉作貢獻”“精準扶貧,醫療惠民”,再到“為貧困母親義診”“健康知識大講堂”“愛心資助宏志生”“科室對口幫扶”,中心醫院發起實施的扶貧惠民活動一個連一個。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更加堅定了溫秀玲的信心。因為她知道,這條路自己走對了,她更加明瞭了這條路的意義所在,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選擇這條路,雖其艱辛,但是值!

  他們是這條路上平靜而執著的跋涉者,是新時代堅定而無畏的長征人。

  大音稀聲!

  在全體中心醫院人的心中,高高矗立著一座聖山,“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這樣一個目標和願望,就是他們17年執著嚮往併為之不懈努力、一路攀登的“岡仁波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在中心醫院,陽明心學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一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溫秀玲説:“醫院經常組織醫務人員到貧困鄉村去慰問、義診,我們的醫生們在那裏親身體會到貧困地區的艱苦,親眼看到貧困群眾生活的艱難,每一次良知都會受到叩問,精神都會接受洗禮。這樣的話,他只會嫌自己做得不夠,幫得不夠,還怎麼會去收紅包、開大處方?”

  因此,下鄉扶貧,進村義診,雖然艱苦,但在醫院上下人的心裏,卻早已不是“苦行”,而是尋根;不是被迫完成的任務,而是主動尋接“地氣”的淬煉。

  17年來,在醫療扶貧過程中,滄州市中心醫院累計投入達7億元,除直接為貧困患者減免醫療費用、上門訪貧問苦外,還派出義診幫扶醫療專家27000人次,診療病人135萬人次,幫助手術36000多例;同時實行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免費培訓基層衛生技術骨幹99000多人次,培養出一大批骨幹鄉醫、村醫,給各縣市貧困邊遠鄉村留下了一支“不走的醫療隊”,鄉親們不用再四處奔走求醫,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資源。

  “在致力於自身發展、建設國家一流強院的同時,我們始終堅持勇擔社會責任,使醫院救死扶傷、博施仁愛的濟世情懷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顯,使黨和政府的溫暖通過我們的努力真真切切傳遞到了人民群眾的心裏。”這是溫秀玲曾經説過的話,它闡述著滄州市中心醫院立院興院的根本和理念,也傳遞著她內心信念的力量與源泉;它指明瞭醫院發展走什麼路的方向,也鮮明標注了醫院發展為了誰、依靠誰的坐標。

  樹高千尺,人民是根!黨和政府的醫院,就要永遠以人民為中心!

  一面獵獵高擎的旗幟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善念與愛心,也如同一粒粒種子,在授受之間,就已經在播撒、發育和成長。

  “仁心慧術,百年傳承,創新開拓,博愛真誠。滄州大地上處處飄動著我們的身影,古老運河畔默默奉獻著我們的心聲……”正如這首滄州市中心醫院院歌中所唱,在溫秀玲這位大愛院長的帶動下,在“博施仁愛”百年院風的熏沐下,這裡已經成為一個心懷愛、傳播愛、弘揚愛的集體,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扶貧濟困的行列中來,淡泊名利,默做篤行。

  張雅惠,滄縣大官廳鄉東留肖村的一個貧困女孩,父親早逝,母親癱瘓。然而,禍不單行,2014年,15歲的雅惠被確診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當年7月7日,雅惠在滄州市中心醫院成功接受手術,醫院為她免去了全部住院費用,同時她所入住的心內五科醫護人員還為她捐款2500元。8月6日,溫秀玲院長來到雅惠家走訪,發現母女倆住的土坯房年久失修,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溫秀玲的心被刺痛了,回來後即在全院黨員志願者中發起了愛心救助張雅惠的號召。僅僅一天時間,就收到捐款48020元,連一些群眾也主動伸出了援手。利用這些捐款,再加上醫院又拿出的6萬元,雅惠家的房子被翻修一新,母女倆終於有了一處可庇風雨、安全舒適的真正的“家”。

  在中心醫院,相比于那些醫術高超的專家教授,外聘保安周希忠是一個“小人物”。但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卻靠自己日積月累的凡人善舉,把一個大寫“人”字,寫上了“中國好人榜”,贏得全院職工及社會的敬重和讚譽。執勤時,有人喊:“抓小偷!”是他,馬上一路追過去。直到小偷無路可逃,將錢一揚,衝上公路。周希忠把錢撿起來,1900元,他如數上交到醫院。而他卻因為途中跌倒,導致左腿後交叉韌帶斷裂,當時都沒覺出疼。巡邏中,碰到那些行動不便的病人,也是他,總是伸出援手,解人之危。一位大娘遛彎時滑倒摔折了骨頭,自己打車到醫院就醫,他知道了,立刻幫助辦理了交費手續,並背著老人樓上樓下做檢查。老周是滄州市新華區王御史村人,妻子常年患病,家裏日子很拮據。最難的,是兩個女兒上大學時,他節衣縮食,幹保安的同時,還在一個廠子燒鍋爐、幹雜工,晚上在醫院當護工。甚至因為孩子沒錢交學費,還曾背著家裏到天津賣過血。但就是這樣,老周依然熱腸不改。連續七年拿到院長特別獎。得獎後他想到的不是貼補家用,卻全用來資助了那些貧困患者。他説:“自己過得好些壞些都一樣,把錢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我才心安。”儘管做過的好事數不勝數,但老周卻從不對人説起。後來是一封封感謝信,才讓醫院的人知道了身邊這個雖不起眼,卻同樣深懷大愛與仁心的“無名英雄”。

  愛的種子不僅在中心醫院內部傳播,醫院多年來在幫扶貧困上所體現的奉獻精神、大愛精神也在社會上産生了越來越大的“外溢效應”。像王俊平、小黨紅、高玲玉……幾乎每一個受到救助的人都在事後表達著一個共同的願望:像愛他們的中心醫院人一樣去愛更多的人,好好生活,回報社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往事歷歷如昨,溫秀玲每每説起這些可愛的人、暖心的事,總是難抑激動,感慨萬千。是啊,她和中心醫院這麼多年來奔波、努力,不求回報,無怨無悔,不就是想在盡一己之力的同時,激發全社會更多人內心本有的善念,引領更多的社會機構,共同來關愛困難群體,一起來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嗎?如果大家都參與進來、行動起來,就會匯聚起善行天下的磅薄之力,那扶貧脫貧還是難事嗎?

  博施仁愛恤貧弱,善行天下濟蒼生。一念相承,百年不渝。闊步走在扶貧之路上的滄州市中心醫院,一如它的發展之路,歷久彌堅,走成廣闊大地上的一處風景,傳遞著,履踐著,引領著,召喚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