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故郡遺址入選2017年年度“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

2018-01-17 10:33:27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1月16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 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河北省行唐故郡遺址成功入選“2017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

  故郡遺址入選考古六大新發現

  據悉,每年由中國社科院主辦“中國考古新發現”論壇。“六大考古”是由論壇評審委員會從全國各省(市、區)考古機構推薦的全國最新考古新發現中,經過嚴格篩選評選産生的。“六大”的評選標準不在於出土的遺跡、遺物是否好看,是否有大場面,而要看其學術價值及蘊涵的歷史和文化信息是否重要,是否運用了考古發掘的新方法、新理念。

  故郡遺址位於行唐縣南橋鎮故郡村北。地處太行山東麓山前地帶,東依大沙河,內涵豐富。2015年起,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石家莊市文物研究所、行唐縣文物保管所聯合對墓地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及發掘,探明遺址中心區域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方圓兩公里內調查有六處新石器及戰國—隋唐時代的城址、墓葬、遺址。發掘8000平方米,清理東周墓葬37座、車馬坑7座、水井49眼、灰坑520余座、窯2座、灶2座、灰溝2條。出土銅、金、玉、陶、蚌、骨角器上千件(組)。初步認定為春秋晚期至戰國前期北方戎狄族群的貴族墓地和戰國前期居住遺址。

  墓葬內車馬坑特點鮮明

  墓葬以積石墓為主,有5組相對集中,各有墓葬3—5座及車馬坑1—2座。部分墓葬壁龕置銅器或殉羊頭蹄,個別填土有豬、狗殉牲,腰坑隨葬銅器。葬具有一棺一槨、單棺和無葬具之別。葬式為仰身直肢或側身直肢。遺物有銅鼎、瓠壺、壺、甗、豆、敦、匜、盆、鍑、舟、勺、劍、戈、鐏、鏃、帶鉤、當盧、金盤絲耳環、金箔片、綠松石、瑪瑙觿、環、佩、管、水晶珠等。

  車馬坑特點鮮明。一號車馬坑一車三馬,犬佩銅鈴,絡鑲石貝。四號至七號車馬坑佈局相似,車坑內殉車,與分層填埋牛羊馬頭蹄的殉獸坑共用生土梁,中有一槽相通。二號車馬坑東西長20.85米,東西縱列擺放1輛小車和4輛駟馬車。小車置於最東端,未見係駕動物;4輛駟馬獨辀車,16匹馬殺死後擺放在車輛係駕位置。車輪卸下扣置於車輿上或放置在車輿下。4輛車車輿表面或以紅黑、紅黑白色漆繪,或貼飾金箔。同車馬匹裝飾基本相同,異車馬匹則完全不同,一號至四號車分別以銅構件;骨泡、骨貝;海貝、包金銅泡及銅構件;海貝、骨貝及銅構件編串的鞁具和挽具進行裝飾,四號車馬嘴處有多層皮條編串的轡頭裝飾。駟馬車平行于車辀位置發現數條彩繪皮質“靷”。坑中部兩側龕內各有一男性殉人。東側殉獸坑與車馬坑共用生土隔梁,中部以填砌卵石的溝槽相通,坑內分三層埋放牛羊馬頭蹄,初步確定至少有羊頭260個、牛頭26個,馬頭22個。西側主墓東西長3.7、南北寬2.7米。

  據悉,二號車馬坑內用五輛車組成出行車隊陣列,規模宏大,是先秦時期車馬陣容的珍稀標本;用不同方式裝飾不同車輛及馬匹、不同構件及方式編串清晰可見的鞁具與挽具,為復原先秦時期車馬係駕方式提供了罕見的實物資料;車馬坑前葬有單獨的殉獸坑,坑內分層埋放大量的牛、羊、馬頭蹄,形制獨特,是考古中首次發現,為先秦時期的喪葬祭祀用牲乃至賻赗助喪制度提供了全新資料。

  遺址發掘填補了冀中地區同期考古的空白

  相關負責人介紹説,故郡遺址發掘填補了冀中地區同期考古的空白。墓葬狹深積石、動物頭蹄葬及銅鍑、直刃匕首式短劍、金盤絲耳環、瑪瑙飾品、飾有綯索紋的青銅器,流行殉人、大量殉牲,別具一格的車馬裝飾,在同期中原各國極為罕見,是北方族群自有的特色;同時,車馬埋葬制度,青銅器、陶器紋飾、造型、器物組合等又顯現深受晉、燕等中原文化的影響。為研究戎狄族群華夏化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此次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春長表示,雖然步入隆冬,考古的工作人員都堅守在一線,行唐故郡遺址的考古挖掘工作一直有序進行。對於已經出土但沒有完成鑒定的文物標本,考古工作組會全力以赴,繼續完善。得知此次入選“2017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張春長十分欣喜,他説:“通過此次入選,能引起全國文物界專家以及社會各界對故郡遺址的關注,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深感榮幸。”

  張春長表示,接下來他們將積極向國家文物局申報2018年工作規劃,科學、有序地進行故郡遺址的考古挖掘工作。(記者 楊佳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