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解讀]回顧過去五年 極不平凡的堅實奠基

2018-01-26 11:33:11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本版製圖/孫濤

  閱讀提示

  1月25日,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省長許勤在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先回顧了過去五年取得的五方面成就,並用“六個新”總結了2017年河北省工作取得的新進展。

  許勤在報告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五年,是河北發展進程中機遇疊加、極不平凡的五年,是河北省去産能、調結構、治污染付出艱辛努力、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

  許勤説,過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領航定向、偉大實踐的結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英明決策、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總書記“四個加快”“六個紮實”“三個扎紮實實”等重要指示在河北堅決貫徹、落地生根的結果,是全省人民勠力同心、砥礪奮進的結果。

  報告認為,過去五年河北省較好完成了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新時代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奠定了堅實基礎。

  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五年發展獲得五大成就

  回顧過去五年工作,報告主要總結了河北省綜合實力、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生態環境治理、保障改善民生等5個方面的發展成就。這些成就,是河北落實總書記“四個加快”重要指示的充分體現。

  ●落實新發展理念,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生産總值增加到3.6萬億元

  五年來,我們落實新發展理念,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報告提出,全省生産總值從2012年的2.7萬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6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11069.6億元增加到13002.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084.3億元增加到3233.3億元,三次産業結構由11.9:52.9:35.2調整到9.8:48.4:41.8。

  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生産能力穩定在670億斤以上,奶業振興成效明顯。

  基礎設施建設水準全面躍升,南水北調中線、引黃入冀補淀等重大水利工程建成,石濟、津秦、津保客專通車運營,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6531公里,石家莊地鐵開通運營,張家口、承德機場建成通航,港口吞吐量突破10.6億噸。

  ●落實重大國家戰略,開闢河北發展新紀元

  ——京津冀協同發展近期目標順利完成

  報告提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開闢了河北發展新紀元。

  ——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日益顯現,交通、生態環保、産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步伐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近期目標順利完成。

  ——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新區規劃建設穩紮穩打,開局起步有力有序有效。

  ——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獲得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舉辦權,規劃編制、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籌辦工作進展順利,冰雪運動和冰雪産業發展勢頭良好。

  報告強調,雄安新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同構築首都發展的兩翼,與籌辦冬奧會帶動張北地區發展形成河北省的兩翼。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河北注入了強大發展動能。

  ●落實“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6643”工程超額完成

  五年來,我們落實“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在改革創新、開放合作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報告給出了一組有力的數據。

  去産能戰果豐碩——以化解鋼鐵産能為“牛鼻子”,“6643”工程超額完成,累計壓減煉鋼産能6993萬噸、煉鐵産能6442萬噸、水泥産能7057萬噸、煤炭消費量4400萬噸、平板玻璃7173萬重量箱。

  改革蹄疾步穩——推進758項改革,全省各類市場主體由201萬戶增加到470萬戶;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累計為企業減負1400億元;“營改增”全面推開;水資源稅改革、供銷社綜合改革等國家級改革試點探索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新動能孕育而出——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從1301億元增加到2392.5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由44.2%提高到53%,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發展。

  開放一路向前——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通至歐洲和中亞4條國際班列線路,中美友誼示範農場落戶承德,河鋼塞爾維亞鋼廠成為我國與中東歐合作的標誌性工程。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381.4億美元,完成對外投資122.1億元。

  ●落實“天藍、地綠、水秀”,營造良好人居環境

  ——全省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39.8%

  五年來,我們落實“天藍、地綠、水秀”要求,在治理污染、修復生態中加快營造良好人居環境。

  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變化讓百姓可感可觸。

  ——深入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三大行動,超額完成大氣“國十條”確定的目標任務,全省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39.8%。

  ——能源消耗強度顯著下降,預計全省單位生産總值能耗五年下降24.4%。

  ——實施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形成壓採能力33.6億立方米,新增國土綠化面積2561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7%提高到33%。

  ●以人民為中心,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準

  ——五年累計脫貧497萬人

  五年來,我們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脫貧攻堅、推進共享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準。

  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各項民生事業加快發展。

  ——全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0548元和12881元,分別增長51.1%和57.9%。

  ——全省五年累計脫貧497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9.84%降低到1.86%。

  ——五年城鎮新增就業376萬人。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17.5個百分點。

  ——養老、醫療保險實現制度全覆蓋。

  ——建設保障性住房101.8萬套。

  此外,報告提出,五年來,河北省著力推進政府自身建設,“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省級行政許可事項由1495項減至434項、非行政許可全部取消。

  精準施策、多點發力,2017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2017年,在河北過去五年中尤為特殊。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調整,全省人民都在期待河北發展答卷如何呈現。

  許勤在報告中給出了答案。

  他説,剛剛過去的2017年,我們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決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對河北的重要指示,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全面貫徹省第九次黨代會和省委九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牢牢把握河北省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堅持以新發展理念謀篇佈局,以創新、改革、開放、融合、品質為著力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研究制定系列三年行動計劃和若干配套方案,精準施策、多點發力,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全省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6.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5%,固定資産投資增長5.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7%,出口總值增長5.5%,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7%。

  報告用“六個新”對過去一年工作作了詳細回答。

  ●重大戰略實施開創新局面

  ——京津冀協同發展116項年度重點任務基本完成

  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要求,組織國際國內專家和一流團隊,高強度、高密度編制雄安新區各項規劃。深化改革創新政策研究,強化土地、房地産等管控,大力實施白洋淀及上游流域環境綜合整治,新區管理機構和投融資平臺組建運行。

  京津冀協同發展116項年度重點任務基本完成。

  貫徹“綠色辦奧、開放辦奧、共享辦奧、廉潔辦奧”理念,高品質編制張家口賽區場館和相關建設規劃並獲國家批准,43個項目開工建設。

  ●産業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65%

  在市場價格回升的形勢下,河北省去産能決心不變、力度不減,全年共壓減煉鋼産能2555萬噸、煉鐵2066萬噸、煤炭1125萬噸、水泥261萬噸、平板玻璃500萬重量箱、焦炭808萬噸、火電68.4萬千瓦,全面取締“地條鋼”。

  以工業設計為突破口,推動傳統産業提質增效,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持續下降。

  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快速發展,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65%,農業産業化經營率預計達到67.5%。

  ●創新驅動發展呈現新氣象

  ——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是上年的2.5倍

  出臺實施《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加大産業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強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

  實施新一輪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深入開展京津冀協同創新。全年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79家、是上年的2.5倍,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萬家。

  新建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産業技術研究院131個,新增院士工作站54個。

  10項科研成果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深化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

  ——完成年度改革任務141項

  完成年度改革任務141項。

  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取消行政許可、行政審批仲介服務事項56項,行政審批局實現了市縣全覆蓋。

  全年新增市場主體108萬戶。新增滬深交易所上市企業4家、境外上市企業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59家。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任務基本完成,“三權分置”改革穩步推進。

  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實際利用外資增長9.7%,對外投資增長12.7%,進出口值增長9.7%。

  ●生態環境品質實現新改善

  ——秋冬季空氣品質為五年來最好

  堅持科學治污、精準治污、鐵腕治污,嚴格落實大氣污染綜合治理“1+18”政策體系,深入開展秋冬季攻堅行動,整治“散亂污”企業10.8萬家,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7.1%,秋冬季空氣品質為五年來最好。

  全面建立河長制,39條城市黑臭水體得到整治。

  全年完成植樹造林536萬畝,塞罕壩林場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在荒漠化治理等方面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展現了中國精神。

  在全國率先完成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

  ●人民生活水準得到新提升

  ——城鄉居民收入均增長8.1%

  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

  扎紮實實推進脫貧攻堅,78.8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多渠道拓寬就業,城鎮新增就業82萬人,城鄉居民收入均增長8.1%。

  養老保險待遇水準穩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實現統一,異地就醫實現跨省直接結算。

  全省棚戶區改造新開工20.2萬套,啟動農村危房改造9.3萬戶。

  石家莊、秦皇島、邯鄲、正定、遷安入選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唐山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平安河北建設紮實推進,首都政治“護城河”作用進一步發揮。

  安不忘危、穩不忘憂,正視問題認清“四個難以為繼”

  安不忘危、穩不忘憂。報告總結了成就,也坦承了不足,既深刻分析了河北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向全省人民報告了2017年4項指標沒有達到預期。

  報告提出,河北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尚未根本解決,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産業結構重,資源消耗大,環境代價高,發展品質和效益偏低;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率和城鎮發展品質不高。

  二是新舊動能轉換不快。科技創新能力弱,新興産業尚未形成有效支撐,傳統産業改造升級任務艱巨,改革開放亟待突破。

  三是生態環境治理任重道遠。大氣、水、土壤環境問題依然嚴峻,生態保護和修復任務繁重。

  四是風險隱患不容忽視。部分地區政府債務偏高,違法違規金融活動時有發生,安全發展面臨不少挑戰。

  五是民生領域仍有短板。脫貧攻堅任務重,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還不能很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

  六是營商環境尚需改善。政府部門服務品質和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一些工作人員不擔當不作為,“四風”問題和消極腐敗現象不同程度存在。

  報告提到,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研發經費支出佔生産總值的比重4項指標,沒有實現預期目標。

  報告特別強調,當前,河北省“三期”疊加、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階段性特徵明顯,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亟待破解,應予高度重視和警醒。

  為此,報告提醒,如果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産業壓不下去,環境資源將難以為繼;如果新興産業頂不上來,經濟增長將難以為繼;如果風險隱患處理不好,穩定發展將難以為繼;如果品質效益提不起來,民生保障將難以為繼。

  這“四個難以為繼”提醒我們,必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憂患意識,突出問題導向,勇於攻堅克難,推動經濟社會有品質、可持續健康發展。(記者 周聰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