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等一系列戰略部署。廊坊緊鄰京津,區位特殊,責任重大,努力在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上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今年,他們以打造京津保平原生態過渡帶核心區為目標,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主線,大力度推進造林綠化工作,啟動大規模、高檔次、新機制國土綠化攻堅行動。今起,本版特開設“營造百萬林 決勝森林城”欄目,敬請關注。
加快推進經濟強市、美麗廊坊建設,廊坊市今年持續強化全市生態修復,以打造京津保平原生態過渡帶核心區為目標,全力打造“一帶多廊、百園千村、萬畝秀林”,在全市營造百萬畝平原森林。到今年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1%以上,為建設京津綠色生態屏障作出新的貢獻。
近年來,廊坊市高度重視造林綠化工作,相繼組織實施了“兩年攻堅戰,造林一百萬”和“兩年大提升,創建森林城”等工程。截至2017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0.66%。“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不僅是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打造廊坊城市特色品牌的客觀要求,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市委書記馮韶慧説,廊坊必須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造林綠化工作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植樹就是植富、造林就是造福、抓綠化就是抓發展、抓環境、抓民生的理念,持續推動生態見效、農民增收、發展提質。
今年,廊坊市安排營造林100萬畝,全力實施“一帶多廊、百園千村、萬畝秀林”重點工程,其中新造林30萬畝、營林70萬畝。到今年年底,國家森林城市指標體系全部達標,全市形成以大面積森林為主體,以高速公路、高鐵(鐵路)、國省幹道和主要河渠路堤等大型生態廊道為骨架,以縣鄉村道路為網絡,以公園、遊園、村莊為節點的點線面、帶網片、林園水相結合的比較完備的平原森林生態安全體系。
高標準打造一條縱貫南北的精品生態景觀帶。安排造林綠化任務5萬畝,將廊滄、京臺、密涿高速公路兩側綠化貫通連接,建成北與北京零梯度對接,南與滄州無差異連貫,縱貫南北的高標準精品生態景觀帶。同時,高速公路兩側1000米範圍內的所有道路、村莊、農田實行高標準綠化提升。
攻堅克難建設千里多彩廊道景觀線。安排造林綠化任務25萬畝(不含廊滄高速),按照高速公路、高鐵(鐵路)和主要河流每側綠化不低於200米,國省幹道每側綠化不低於100米,縣道每側綠化50米以上,鄉村道路為一路兩溝四行樹,城區周邊300米至500米的綠化標準,使所有廊道綠化率達到90%以上,所有河渠堤等水系綠化率達到85%以上,每個縣(市、區)形成百里以上不間斷特色景觀廊道,全市形成千里以上閉合多彩生態景觀線。
全力推進百個森林郊野公園(節點遊園)建設。安排造林綠化任務3萬畝,每個縣(市、區)、廊坊開發區要至少新建(改擴建)1個面積千畝以上的森林郊野公園和9個百畝以上節點遊園。公園建設與森林康養小鎮、文化小鎮建設相結合,充分依託現有土地利用功能調整和現有森林資源優勢,建設人能進、適休閒、文體薈、喬為主、灌搭配、花點綴的休閒養生文娛場所和森林生態文化教育基地。
傾力營建千個村莊(鄉鎮所在地)團狀森林。安排造林綠化任務5萬畝,選擇原有林業基礎較好、還未建成森林鄉鎮的鄉鎮建設森林樣板鎮,使鎮域內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以環村林、村內主要街道、街頭、街心廣場、遊園、房前屋後、坑塘四週等部位植樹為重點建設綠美示範村。到年底,全市所有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示範村以及北京行政副中心周邊、首都新機場周邊等重要區域內的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在全市形成一千個以上以村莊、鄉鎮所在地為中心的星羅棋佈的團狀森林。
匠心營造萬畝優質連片秀林。安排建設任務62萬畝,加大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生態林,實現生態與效益相結合,打造一批有品牌優勢、有潛在市場、有培育前景、有鄉土特色的林果生産基地、觀光采摘園、生態遊覽園。完善建設成方連片林果基地,形成全市森林網絡的主體,鄉村林業振興的支撐基地,生態功能發揮的拓展基地。年底前,每個縣(市、區)建成萬畝以上連片秀林5塊以上,全市達到50塊以上。
“我們將創新造林機制、加大財政投入、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科技服務、嚴格考核激勵,堅決扛起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的重大責任。”廊坊市市長陳平説,他們將緊扣“營造百萬林,決勝森林城”活動和“一帶多廊、百園千村、萬畝秀林”重點工程實施攻堅,統籌強化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明確責任,細化任務,實行工程化推進、項目化運作,確保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景,著力在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上走在全省前列。(通訊員 劉冰 記者 孟憲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