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組合拳攻下脫貧“堅中之堅”

2018-03-30 10:54:03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承德加快發展功能農業,助力打贏“脫貧摘帽、全面小康”攻堅戰。圖為圍場富硒馬鈴薯種植基地。(資料片) 承德市委宣傳部提供

  閱讀提示

  在近日召開的承德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市長常麗虹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作為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和全國全省脫貧攻堅主戰場,承德將堅定推進做優生態、全面脫貧兩大任務。

  今年,承德將推動脫貧攻堅向縱深發展。通過深化“八項舉措”組合拳,向重點區域人群、特色扶貧産業、創新扶貧機制聚焦發力,確保11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興隆、灤平和承德縣三個縣摘帽出列。

  精準把握向重點區域人群發力

  “去年全市有16.25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佔現有貧困人口的44%。今年要再確保11萬貧困人口脫貧,我們必須盯準重點的區域和重點人群。”承德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灤平縣委書記蔡福浩看到該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脫貧目標,深感責任重大,而今年灤平任務格外重——要實現摘帽出列,“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哪些是重點區域?

  承德市扶貧和農業開發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説,目前,承德全市有7個國家和省級貧困縣,其中有3個深度貧困縣。今年,承德脫貧攻堅向重點區域發力,將著重關注這些地區。

  承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持續加大對豐寧、圍場、隆化3個深度貧困縣72個深度貧困村的支持力度,紮實開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工程。積極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兩區同建”,確保去年開工的52處集中安置小區今年全部竣工。

  “今年我們要實施富民産業、金融扶持、基礎設施、兜底保障、扶志扶智五個全覆蓋工程,確保2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市人大代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縣長甄毓敏表示,對縣內的貧困村,圍場將聚焦基礎提升,統籌推進水、電、路、房、訊、灶、廁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貧困村水泥路硬化100公里以上,新建機井及舊井配套150眼以上,建設高標準農田2萬畝以上。

  哪些是重點人群?

  “多數貧困戶都居住在生産生活條件較差的深山區,難以就地脫貧。因此,必須精準把握這些重點人群,解決好‘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問題。”蔡福浩代表説。

  承德地域遼闊、山高路遠,在全市36.9萬貧困人口中,需易地搬遷8萬多人。2017年,承德以偏遠村向中心村和園區聚集為重點,新建易地扶貧集中安置小區97個。

  “去年豐寧24個集中安置區中的7個完成分房安置,9個達到入住條件。”市人大代表、豐寧滿族自治縣縣長楊憲軍表示,按照市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今年豐寧要繼續做好新識別後的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實施好“五區同建”工程,確保2016年建設的14個集中安置區實現入住,2017年建設的10個集中安置區2019年實現入住。“同時還要做好入住後的管理服務工作,確保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

  長期以來,因病返貧、因病致貧問題一直是影響百姓穩定脫貧、實現全面小康的瓶頸。承德作為全省提高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救助水準解決因病致貧返貧問題試點市,探索建立了醫療保障救助扶貧“632”模式,在全省率先將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6類群體全部納入救助範圍,大幅提高“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線待遇水準,對特困供養人員個人參保給予100%資助,確保全員參保。

  常麗虹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8年,承德還將繼續加大政策兜底保障力度,在鞏固提升“632”醫療保障救助扶貧成果基礎上,探索引入商業保險,進一步減輕群眾醫療負擔,讓貧困群眾就醫有兜底、看病不再愁。

  甄毓敏代表介紹説,2018年,圍場將聚焦特困群體,加大對殘疾人、長期患病者等“無業可就、無力脫貧”困難群體的社會兜底保障扶貧脫貧力度,綜合運用好、落實好社保兜底、醫療救助、“雨露計劃”等扶貧救助政策,確保所有貧困群眾病有所醫、學有所助、生活有保障。

  因地制宜著力發展九大特色扶貧産業

  摘掉“貧困帽”,産業是根本。承德市人大代表、平泉市農牧局蔬菜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許建新最關心的,還是要為貧困群眾脫貧找到産業支撐。

  圍繞産業扶貧,承德市政府工作報告也進行了安排——2018年,承德將加快打造“五個百萬基地”和“一環六帶”扶貧産業帶,著力發展林果、蔬菜、食用菌、中藥材等九大特色扶貧産業。同時明確提出,要確保貧困村、貧困戶産業項目全覆蓋。

  “去年我們實現了深度貧困村的産業全覆蓋。在依託肉牛、設施蔬菜、中草藥和光伏等産業扶貧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市人大代表、隆化縣委書記陸文龍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繼續推進以肉牛、馬鈴薯等産業為主導的擴縣連片扶貧産業聚集區建設,“這對我們來説是發展機遇。”

  作為我省十個深度貧困縣之一,隆化縣積極打造以隆化為核心,覆蓋豐寧、圍場的環首都“百萬頭肉牛基地”,有力帶動了當地脫貧工作。陸文龍代表介紹,今年,隆化還將按照“一主兩輔+特色”産業脫貧思路,加快壯大肉牛、設施菜、林果、水稻、道地藥材等扶貧産業,積極推廣旅遊扶貧、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模式,年內實施扶貧産業項目400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0個,建成村級光伏電站128個。發揮天津手工製品加工企業示範引領作用,帶動農村剩餘勞動力1萬名,人均增收萬元以上。

  許建新代表關注的還是他的老本行——蔬菜産業。

  作為全國食用菌之鄉,平泉大力發展食用菌産業扶貧園區,最大限度地吸納貧困群眾參與到産業發展中來。目前,全市食用菌總量達到52萬噸,産業鏈産值78億元,從業人數12萬人,帶動9000戶脫貧。

  “九大特色産業扶貧這個方向找得準。緊鄰京津高端消費市場,靠蔬菜脫貧致富大有前景。”作為農業技術人員,許建新代表如今考慮得更長遠,他認為,眼下靠種菜也得有新思路。

  許建新建議,面對設施蔬菜産業轉型升級、農民對農業科學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加的新形勢,發展蔬菜産業的生産方向、生産重點等必須有所轉變。

  他舉例説,比如在生産方向上,要由原來的追求蔬菜規模、數量的擴大向蔬菜品質提高轉變,從以前的埋頭種地到抬頭看市場的轉變,充分了解市場,並實現從傳統産品到優質化與特色化産品的轉變。

  創新舉措充分發揮扶貧機製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要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市人大代表、豐寧“愛心E族”志願者協會會長李俊國説,近年來,他們已服務500多戶貧困家庭,幫助學生400余名,共募集資金180余萬元。

  不過從他們的經驗來看,個別貧困群眾仍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脫貧內生動力不足,因此扶貧要有創新的長效機制。

  “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得轉變傳統的志願幫扶方式,不能僅依靠捐贈米、面、油、衣物、金錢等救助貧困人群,而是採取更多扶智、扶志的方法,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李俊國代表建議,志願服務組織可以適當減少直接募捐,改為發揮自身優勢,幫助貧困群眾與北京、天津等地愛心組織建立聯繫,通過“五幫一”等方式,在政府的協調幫助下發展脫貧産業,通過這樣的“造血式”幫扶,幫助百姓實現穩定脫貧。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承德對創新扶貧機制也作出了新的部署。

  報告提出,要完善社會幫扶機制,充分發揮中省直、京津及唐山市對口幫扶作用,選優派強190個市直和563個縣市區直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幫扶機制的作用。

  今年,隆化的扶貧工作,就將更加注重社會扶貧。陸文龍代表介紹説,今年隆化要充分發揮43個省直、35個市直和72個縣直駐村工作隊的定點幫扶作用,實施重點幫扶項目43個,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傾心幫扶的濃厚氛圍。

  如何帶動扶貧資金成為“活水”,是脫貧攻堅的一道難題。

  “通過股份合作、土地流轉、資産收益、企業務工等形式,全縣有近一半的農民參與到全産業鏈扶貧富民模式中來,建成了14萬畝燕山中藥材經濟核心示範區。”蔡福浩代表介紹説,為撬動資金,灤平實施産權改革,擴大農村資源資産收益的探索效果明顯。

  今年,在扶貧體制機制的創新上,灤平要繼續深入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村集體資産股份制等一系列改革,創新推廣以土地經營權流轉“獲租金”、扶貧資金或貸款入股龍頭企業變股金、就地打工掙薪金、盤活資源資産入股合作社分現金的“一地生四金”扶貧模式。

  “今年我們要把金融扶貧作為放大資金效益、撬動社會資本、壯大産業規模的發力點。”楊憲軍代表説,豐寧要發揮“政銀企戶保”金融扶貧平臺作用,新增擔保額度不低於2億元,優先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增收。

  同時,創新金融扶貧機制,實施財政性資金存款與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投放掛鉤,鼓勵商業銀行加大涉農扶貧貸款支持力度。

  要創新,更要嚴管。承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責任機制,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嚴格資金和項目全程監管,嚴格評估考核和追責問責,使扶貧工作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扶貧資金的每一分錢,都要用好用準用妥。”楊憲軍代表説,在資金監管上,豐寧今年要加強涉農資金整合工作,規範立項管理,及時審批,嚴格項目實施,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記者袁偉華、陳寶雲)

  相關

  打造功能農業“智慧中心”

  在承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功能農業”的提法讓人眼前一亮。

  “突出發展功能農業,立足建設全國功能農業扶貧綜合示範區,打造功能農業田園綜合體,加快建成輻射京津冀、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功能農業‘智慧中心’。”

  不僅要大力發展功能農業,還要打造“智慧中心”。從綠色農業、有機農業中找到發展路徑的承德農業,此次關注的“功能農業”又是什麼新概念?

  業內專家介紹説,所謂“功能農業”是指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技術,使農産品中硒、鋅等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定量提高的農業生産過程,可種植出能定量滿足人體所需微量營養的農産品。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現代生物和營養強化技術研究,挖掘開發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肯定了功能農業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中的作用。

  在業內人士看來,功能農業是繼高産農業、綠色農業之後的又一次農業革命,把農業從“吃飯産業”變成了“健康産業”,實現“人民增壽、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專家預測,2020年全球將推出80到100種功能農産品,僅中國的功能農業産值就將達1000億元;到2050年,功能農業佔整個農業産值的比重有望超過一半。

  對承德來説,功能農業並不是一個新事物。

  2016年,承德和江蘇等地簽署《承德功能農業扶貧綜合示範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國內首個功能農業扶貧綜合示範區正式落戶承德。

  當時,承德市與江蘇省硒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硒谷科技三方共同決定,要通過優勢互補、密切合作,共同推動功能農業發展。同時,中國(承德) 功能農業産業研究院等研發、檢測機構在承德揭牌。

  去年,承德的功能農業得到新發展。以建設首個全國功能農業扶貧示範市為引領,優先確定發展富硒馬鈴薯、胡蘿蔔等10大類、20余個品種。圍場、灤平和隆化3縣先後建立了富硒馬鈴薯、穀子、水稻示範區,富硒土壤大數據庫建設、富硒肥料本地化生産、富硒農産品品牌註冊和培育等重點工作均取得了積極進展。

  到2020年,該市推廣富硒功能農業種植面積將達到50萬畝,養殖示範規模達到100萬隻(頭)到200萬隻(頭),打造8到15個區域或全國富硒農業單品冠軍,實現産值100億元。

  據了解,目前國內的功能農業正平穩發展,全國範圍內功能農業示範基地已達到一百萬畝,遍佈全國重要的農業産區,但高端的基地依然不夠,潛力仍待挖掘。

  有關專家表示,承德在功能農業這個領域內的嘗試值得肯定。目前,經過多年發展,功能農業中的富硒農産品行業標準剛剛制定完成,標準化工作依舊任重道遠。同時,未來業內還將關注智慧型、可追溯性功能農産品的開發。“如果建成功能農業‘智慧中心’,承德在這一領域將走在全國前列。”專家表示。(記者 袁偉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