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城:建立貧困戶分享産業發展效益機制

2018-04-09 09:42:27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技術都是公司提供的,我們養羊沒什麼風險。村裏還有光伏扶貧項目,每個季度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的分紅。現在過日子,心裏很輕鬆。”日前,在臨城縣黑城鄉東牟村,村民李寶聚説。

  東牟村之前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9戶559人。臨城縣用每戶貧困戶6000元的財政扶貧資金,在該村的邢臺潤濤牧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股參與經營,使貧困戶每年可保底分紅480元;借助村牟龍養殖專業合作社,實施了由潤濤公司提供技術並承擔市場風險的貧困戶烏骨羊養殖脫貧項目;支持潤濤公司在東牟村建立飼料基地,讓貧困戶的玉米秸稈等也能賣個好價錢,由此促使東牟村貧困戶脫貧出列。

  這是臨城縣因地制宜幫貧困群眾脫貧的一個縮影。該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計劃今年脫貧摘帽。近年來該縣立足實際,按照發展生産、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會保障兜底的思路,堅持扶持對象、扶貧項目、資金使用、扶貧措施、駐村幫扶、脫貧成效“六個精準”,探索出“政府+銀行+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基層組織+保險”的扶貧機制,實施了光伏發電、特色種植及養殖、旅遊、電子商務、農村基礎設施改善等多項脫貧工程,使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西豎鎮程陽村是個貧困村,該村保留著古樹、古井、古戲樓、古民居等景觀和釀米酒、制粉條、蒸年糕等手藝,出産稷子煎餅、酸棗炒麵、乾脆棗等美食。2016年春以來,該村利用臨近天台山景區、花鄉旅遊度假區的便利,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鋪設了進村水泥路,實施了集中供水,建設了村小遊園,村裏的多個特色採摘大棚和粉條、蜜棗加工廠等讓眾多貧困戶發了鄉村旅遊財。

  適應市場需求,發展養蠶及絲綢業。據介紹,西豎鎮北中皋村自漢代就有養蠶的歷史。該村60多戶農民近兩年在荒崗上種植桑樹200畝,建蠶棚40個,靠養蠶脫貧。該縣目前鼓勵發展養蠶及絲綢業,對種桑樹戶每畝地補貼苗木費900元,對種桑樹50畝以上的戶加倍補貼。

  “脫貧,必須找準産業發展與貧困戶增收的結合點,建立貧困戶分享産業發展效益的有效機制。”臨城縣委書記宋向黨説。該縣正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目標,統籌整合各方面涉農項目及財政資金,讓貧困群眾有股可入、有項目可經營、有利可獲,從而改善生産生活條件,穩定增加收入。(記者 黃清標 通訊員 王永周 宋紀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