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關係到黨的執政地位、國家長治久安和人民安居樂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這是我們黨在準確把握我國發展所處新的歷史方位基礎上,從國家治理層面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指明瞭方向。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建設,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國家安全全面加強。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一些社會治理難題得到有效破解,人民根本利益得到更好維護,社會和諧因素增加,社會治理水準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當前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一些社會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給社會治理提出了新挑戰新要求,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不僅是解決社會領域諸多現實問題的治本之策,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徑,還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須健全制度完善體制
根據當前社會治理面臨的形勢,黨的十九大報告從推進制度建設的角度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思路和要求。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為支撐,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準。
一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把準方向、健全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必須由黨發揮統一領導作用,總攬社會治理全局,建立起更為協調、全國統一的治理體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實社會治理主體責任,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要梳理和規範黨政各部門社會治理職能,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規劃和統籌協調,切實抓好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二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動全社會廣泛積極參與。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以人民為中心,是共建共治共享的核心要義。應重視和發揮社會自治和社會組織協同治理作用,保障人民在社會治理事務中依法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培育和提升基層自治能力。要健全社會治理的多元參與合作機制,通過政策扶持、購買服務、委託管理等方式推動社會組織承擔更多責任,促使其依法發揮優勢,與政府協調互補。
三是必須貫徹依法治國方略,實施依法治理。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要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將依法治理作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基本方式和必要保障。要加強社會治理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立改廢和相關政策制度制定完善工作,及時更新、完善用以社會治理的一系列制度規範。各級政府要樹立法治思維,增強法治觀念,依照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履行職責、開展工作、依法行政。廣大人民群眾要牢固樹立法治意識,依法有序參與社會建設和治理,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多措並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圍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思路和舉措,要求我們在加強制度建設和完善治理體制基礎上,抓好一系列重點工作,加快促進現代社會治理格局的形成,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人民內部矛盾往往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各種利益需求,關係到社會和諧穩定,要認識到預防、化解和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性。應注重從採集社會矛盾信息的渠道、調處社會矛盾的方式和主體、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的技術手段等方面加強機制建設。要增加群眾表達訴求的平臺和渠道,在利民便民的同時防控社會風險堆積;健全社會矛盾多方式處置和多主體化解機制,做好仲裁、行政復議、調解等方式與訴訟的協調銜接,給群眾化解矛盾、解決爭議提供系統性選項;依託信息技術手段建立社會矛盾預判預防預警機制,運用大數據對相關信息進行分析研判,制定甄別和篩選標準,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是影響公眾情緒、社會心態乃至社會秩序非常重要的方面。全社會都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放在重要位置。要完善安全生産責任制,強化安全責任的落實,增加安全生産在考核中的指標權重,並按照制度規範嚴格獎懲;增加保障生命安全和防災減災救災的財力投入,提升政府、市場主體和社會力量在防災減災救災方面的能力水準;密切關注風險隱患,加強排查和預防力度,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加強對安全生産規律和安全類事件的分析研究,運用好規律、經驗,將風險降至最低。
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社會安定有序是百姓安居樂業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對違法犯罪活動進行有效防控,依法打擊和懲治,才能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秩序,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人身權、財産權和人格權。要加快建設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整合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人員和物資,共享技術設備特別是數據信息資源,進行協調一致的社會治安防控,形成體系化的治理網絡。尤其是要加強城鄉社區的社會治安防控和治理,在人民群眾身邊構築起一道堅固的公共安全“防火牆”。
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民眾心態的傾向性表現,是社會的晴雨錶和風向標。人民群眾的心態健康向上,整個社會就會文明進步、安定和諧。各級政府要多做惠民實事,增加醫療、養老等公共産品供給,讓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更加公平公正地惠及百姓。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核心價值觀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進一步增加精神類公共産品供給,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完善懲惡揚善機制,大力宣傳美德義行善舉,加大對失信失德失范行為的曝光力度,促進形成文明向上的社會風氣。
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社區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場所,是黨和政府聯繫、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實踐證明,城鄉社區的服務和治理能力越強,社會治理的基礎就越牢固。當前,城鄉社區治理在管轄範圍、治理力量、責權分配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農村社區,急需提升現代化治理水準,補齊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短板。要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在組織機構和人員配備上不斷探索創新;進一步明確和強化基層職能,使基層更好地為群眾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建立社區治理多方參與合作機制,打造黨委、政府、街道社區、社會組織、志願服務、市場主體和社區居民等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孫增武 黃曉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