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電子競技專業嗎

2018-06-08 13:58:37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面對電子競技運動和電子競技産業的蓬勃發展,省內外一些高校開設了電子競技類專業並開始招生——

  你了解電子競技專業嗎?

  河北省電競行業存在較大人才缺口

  5月13日在石家莊舉辦的一場電子競技爭霸賽,吸引了20支來自駐省會高校的電競隊伍參賽、數百名電競愛好者觀賽,場面堪稱火爆。

  石家莊電子競技協會主席李拓告訴記者,現在在石家莊,這樣的電競賽事幾乎每月都會舉行。2017年,在石家莊舉辦的電競比賽有100多場。據估計,石家莊有超過100萬人參與電競運動,除少數職業或半職業電競運動員外,其中絕大多數人是抱著娛樂目的參與相關項目的普通電競愛好者。

  河北省體育總會辦公室副主任成鎖柱則透露,截至2017年底,河北省網民數量已達4183萬人。按照業內“26%網民參與電競”的統計方法,河北省參與電競運動的人數已超過一千萬。近年來,河北省電競比賽數量持續增長,包括2017CHINA CUP冠軍盃、京津冀電競公開賽總決賽等影響力較大的賽事都來河北省舉辦。

  所謂電子競技,是指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的運動。電競運動目前粉絲眾多,其最高單場比賽在線觀看人數是去年NBA總決賽場均觀看人數的4倍。

  巨大的群眾基礎助推電競“登堂入室”。國家體育總局早在2003年就將電競列為體育項目。國際奧會2017年也正式承認了電競的“體育運動”身份。將於2018年8月在雅加達舉行的第十八屆亞運會已將電競列為表演項目;將於2022年在杭州舉行的第十九屆亞運會,將首次把電競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另一方面,電競已經成為一項市場巨大的産業。2017年的統計和研究數據顯示,當年中國電競遊戲市場規模近800億元,用戶規模達2.6億人,未來五年內中國電競遊戲市場規模還將增加26.4%。

  然而,蓬勃發展的電競産業,正遭遇專業人才缺乏的瓶頸。

  數據顯示,中國電競行業目前已産生近30萬的專業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職業選手、遊戲解説、主持與主播、賽事組織運營、賽事直播等崗位。

  專家建議理性選擇電競類專業

  人才需求催生新興專業。2016年,教育部公佈了高校13個增補專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赫然在列。2017年,18所高校開設該專業並開始招生,其中中國傳媒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招收全國首批電競本科專業學生。2018年,更多高校增加了電競專業或方向,其中上海體育學院開設了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電競解説方向)並開始招生。

  在省內,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河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今年將開始招收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新生,河北傳媒學院也正在積極申辦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而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已于2017年開始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的招生。

  然而,對於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一些參加高考的學生及其家長仍然比較陌生,甚至有些本能地排斥。

  近日,記者就“你是否願意讓孩子報考電競方面的志願”採訪了多名考生家長,其中只有一名家長明確表示如果孩子選擇報考他會支持,其餘的家長不是回答“了解下再説”,就是直截了當地表示反對。而反對的理由,就是他們想當然地以為“電子競技就是教孩子打遊戲”,認為電競專業是“洪水猛獸”,生怕孩子由此染上網癮不可自拔。

  那麼,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真的是要教學生打遊戲嗎?

  “高校增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的目的,是為蓬勃發展的電競産業培養和輸送更多的專業人才,緩解電競行業人才需求壓力。”河北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校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開設電子競技技術、電子競技裁判、賽事運營與推廣、電競直播與視頻製作、俱樂部運營與管理等課程,學生就業方向為電子競技賽事相關策劃、俱樂部助理、轉播技術支持、場館管理員、裁判、數據分析師、電競主播等。

  李拓認為,在高校培養電競專業選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電競運動員的職業壽命一般在23歲之前,所以大學生基本不可能在畢業後再成為電競運動員。”

  專家建議,高考考生和家長應理性認識新興的高校電競專業,應在全面權衡電競類專業的利弊之後,再作出是否填報這類專業志願的選擇。(記者 王偉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