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全面投用

2018-06-13 09:06:14  來源:河北日報  責編:董健雄

  日前,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第一個城建項目——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全面投入使用。在這個綠色智慧園區,全方位人文關懷與共享理念成關注亮點,也讓人們對這座未來之城的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總建築面積9.96萬平方米,自2017年12月7日正式開工建設,不僅承擔起新區公共服務、規劃展示、臨時辦公、生態公園等多項便民服務功能,還是新區面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新發展理念的窗口。

  “項目從規劃建設伊始就確定了以人為本的城市基因。”據中國雄安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它是一座綠色、智慧、創新園區,全面服務來訪人群,同時倡導綠色健康、智慧共享的工作生活模式。

  6月8日,到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辦事的袁女士不但體驗到了辦事的高效率,還收穫了一份好心情。政務服務雲平臺實現審批服務全貫通,創造“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的雄安政務服務新標準,讓她體驗了高效為民的服務理念。

  “以人為本,創新服務理念,打造人文園區、市民友好型園區是它的重要精神內核,場所和環境設計都體現了人性化。”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設計者之一、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孟建民表示,全方位人文關懷理念已成功應用於雄安市民服務中心。

  細節體現最直接的人文關懷。在政務服務中心、規劃展示中心等對外聯繫的建築中設有母嬰室;下沉式停車場內,為了方便孕婦停車,設有寬大的泊車位;建築群之間架設連接廊道,讓人們之間的工作交流更加便捷。

  生態理念引入建築空間,沒有水泥森林的壓迫感。園區建築多以三層為主,最高也不過五層。看似隨性卻錯落有致的綠化設計,綜合採用滲、滯、蓄、凈、用、排的方式,構成約21萬平方米的園林景觀。整個園區集成了海綿城市、被動式建築、綜合管廊、裝配式建造等30多項先進建設理念。

  對燃油車説“不”,構建包含新能源無人車、智慧騎行共享單車、電動擺渡車和智慧公交等綜合運用的智慧交通體系。整個園區採用平坡設計,看不到一處臺階,路面交通標識採用醒目的3D可視化設計,實現無障礙通行,真正體現了市民服務中心“以人為本、把城市還給人”的理念。(記者 張偉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