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式家長”成為遊戲你會更理解父母嗎

2018-07-13 10:02:22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中國式家長”——這個詞在不少人看來稍顯刺眼。但可能很少有人關注孩子是怎麼看待“中國式家長”的。

  最近,兩個80後組成的團隊將《中國式家長》做成了一款獨立遊戲。雖然遊戲還未正式發售,但已點燃了不少網友吐槽自己家長的慾望。

  何謂“中國式家長”?百度百科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中國的大部分家長都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而在教育過程中又存在過分溺愛、心靈施暴等特點。

  這就如同一枚硬幣有著完全不同的兩面。在遊戲製作者劉禎浩和楊葛一郎眼中,這枚硬幣的正面是愛,而背面是不恰當的表達方式。

  孩子眼中的“中國式家長”什麼樣?

  “在這款遊戲的評論區,幾乎所有評論都是玩家在講自己和家長之間的故事。”楊葛一郎告訴記者,他自己也沒想到竟然能引起這麼多共鳴。

  有人吐槽和父母相處時間太短——“前幾年父母關係變差,離婚了,但就是離婚前,他們的關係也不好,我一年能見到父親的面的時間恐怕連一週都沒有。”

  也有人抱怨父母曾經管的太寬,卻從不去真正了解自己——“很多父母都不懂事,包括我的父母。他們關心的從來是我的學業,我的溫飽,卻不明白我真正缺少的是什麼。但這沒關係。我不會再奢求什麼了。去乞求他老人家改變三觀,實在強人所難……反正我也安穩的長大了,擁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他們也沒有再約束我了。我確實欠他們一個擁抱。”

  有人覺得家長完全對自己的努力視而不見——“我做好了一切,非常努力了,可是沒人看到。”

  也有人説到家裏的困境——“家庭貧困欠了許多外債,父母又望子成龍。經常為了成績和錢吵架,母親一直説父親沒用。”

  更有人在説作為“中國式孩子”的不容易——“學生黨們生活也不容易,壓力也很大,每個人都想要未來豐富多彩,可是現在競爭力真的大。我作為一個初二黨,每天要應付著家裏的壓力,還要應付在學校的各種問題。”

  當然,有人回憶起家長的好——“我的父母十分個性,最終導致家庭破碎,但是他們都是好人,基本沒打過我(小時父親因吃飯吧唧嘴打過我,僅此一次)。”

  還有人寫出自己記憶深處對家長的感覺——“我記得小升初考試那天,我媽拉著我的手在人群中擠來擠去。那時的我身體還沒發育完全,身高較低,我媽就拉著我的手。我能看見只有頭上的天,和我媽的手。那時候我唯一的方向。”

  一款“超寫實”的遊戲

  在孩子們的眼中,可能每個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中國式家長”。但作為“過來人”——劉禎浩和楊葛一郎相信,每個家長的出發點都是愛和期望。

  “每個孩子的出生都伴隨著父母的期望。”

  這款遊戲完美地詮釋了這句話——從一齣生,玩家所扮演的孩子就要開始完成父母的一個個期望,比如翻身、走路、説話……稍大一點則要掌握各種知識、技能。

  在遊戲中,你需要通過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來習得各種技能,以達到家長所期待的目標。

  不過,玩家始終都要在自我心理壓力和父母滿意度之間維持平衡——只要完成了家長的期望,就會有獎勵,父母滿意度也會隨之提高;但當家長的期望越來越高時,玩家需要完成的任務也越來越多,壓力也會隨之增大。

  劉禎浩坦言,這種設計就是想讓大家在玩的過程中知道,為了讓自己更優秀,學習時就不得不增加自己的壓力;但如果家長過度逼自己孩子,孩子就會壓力過大,這時就需要通過娛樂緩解壓力。

  但倘若娛樂過度,父母的滿意度又會下降。比如娛樂項目中的“跟著音樂拍手”雖然會增加孩子的想像力、魅力以及行動力,但父母滿意度會-5,同時孩子的壓力也會-5。

  遊戲還設置了家長的“面子對決”,這被不少試玩過遊戲的玩家認為“超寫實”。在“面子對決”中,孩子通過練習獲得的所有特長,都會成為家長跟別人攀比炫耀的“戰鬥武器”。

  劉禎浩向記者介紹:“如果讓父母面子對戰贏了,就可以獲得更多獎勵,成長也會更好;而如果特長放完了攻擊力還不夠的話,玩家就會目睹角色的媽媽在各種冷嘲熱諷中敗下陣來。”

  在遊戲中,玩家會體驗到0-18歲完整的經歷。這其中有上學、考試、畢業,甚至相親、就業等等。最終遊戲會根據玩家發展的特長給出不同的職業結局。劉禎浩説目前已有八十多種結局設定。

  而當結局出現、遊戲結束後,這一代玩家所扮演的角色將會作為下一代孩子的父親。玩家可繼續進行下一代遊戲。同時,上一代的職業、性格、配偶,會影響到下一代的基礎屬性、零用錢等等。

  “我們更希望孩子與家長能互相理解”

  劉禎浩告訴記者,要做這樣一款遊戲至少在一年前就被兩人列入了計劃當中。

  作為80後,兩位遊戲製作人都對“中國式家長”有充分體驗。“大家普遍成長過程中的那些問題,比如家裏資金沒有那麼寬裕,想要的東西沒法得到,家長苛求學習成績等等。這類事都會經歷。”劉禎浩説。

  同時,近年來在一些社交媒體上,也存在著一些吐槽自己家長的網友。最為著名的例子是,前幾年豆瓣上一個名為“父母皆禍害”的小組,曾引發廣泛關注。而遊戲中的很多吐槽,其實都來自於網絡上孩子們的不滿。

  劉禎浩坦言,做這款遊戲的目的並非放大某一方不滿的聲音,“我們更希望孩子與家長能相互理解”。

  他説,當孩子玩過這款遊戲,會更理解大人和現實社會,“最終能明白家長的一些東西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過方式不太對”;而如果家長玩了這款遊戲,再經歷過一遍成長歷程,“更能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更謹慎地去決定自己對孩子的方式”。

  對於獨立遊戲,劉禎浩和楊葛一郎都更偏向於把它看作純粹的藝術形式,“和小説、繪畫是一樣的,是一種比較綜合的藝術形式”。

  楊葛一郎告訴記者,他希望在玩家“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父母是愛你的,但只是表達方式不同;我們也是愛父母的,只不過有時説不出口”。

  今年春季,遊戲基本完成;5、6月,遊戲在網上供玩家試玩的同時,也出現在一些展會中。

  劉禎浩告訴記者,自己也沒想到,這款本來給孩子設計的遊戲讓不少“中國式家長”也産生了興趣。

  “在展會裏,我接觸到的很多媽媽也會想去玩,她們會覺得培養一個孩子是挺特別的經歷。有人甚至會帶著孩子去玩,他們可能願意去了解教育方面的東西。還有人以前就不太玩遊戲,在測試群裏還有人在問怎麼下載,一看就是從來都沒玩過遊戲的。”

  在這款遊戲的宣傳片中,記者注意到有這樣兩句話——“父母愛我們,總是用錯方式;我們愛他們,卻不主動擁抱”以及“我們花一輩子等待父母理解,父母花一輩子等待我們説謝謝”。

  這應該就是兩位遊戲製作者想要表達的。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