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王東峰書記那樣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2018-07-30 09:22:43  來源:長城網  責編:董健雄

  7月27日,西安某運輸公司通過網絡反映, 在河北交通管理部門辦理運輸許可證難的問題。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27日連夜當即作出批示並提出明確要求。王東峰書記要求河北省交通運輸廳主要負責同志立即處理此事,並把處理結果報告河北省委、省政府。王東峰要求,要舉一反三,認真反思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堅決徹查。

     如何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王東峰書記給全省黨政領導幹部上了生動一課。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提出了“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的具體要求。他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從而明確提出了“網上群眾路線”的時代命題。

     我國擁有7億多網民、400多萬家網站。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回避網絡和忽視網民就意味著脫離群眾。正是在這個背景之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幹部,“善於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不斷提高這項本領”。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有網絡的地方就有群眾,有群眾的地方就有民意。5月24日,在河北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王東峰強調,“要全面強化互聯網思維,在全省廣泛開展網絡曬政、問政、理政、惠政,每個市縣都要重點打造一個踐行群眾路線的網絡平臺,各級領導幹部自覺學網、懂網、用網,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王東峰書記是這樣要求的,更是這樣帶頭做的。他非常重視網上群眾路線工作,多次對網民反映的熱點驗證點問題做出指示,督促問題的解決。這樣不僅為企業和群眾解了憂,更重要的是贏得了民心。

     網絡曬政、問政、理政、惠政的實質,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網上群眾路線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産物,極大地促進了幹部對群眾呼聲的及時了解,也方便了群眾反映自己的合理訴求。

     網上群眾路線的開展是對傳統群眾路線時間和空間上的延展,搭建了黨同人民群眾交流的新平臺。這個平臺開拓了為人民服務的新途徑,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網民在哪,領導幹部在哪”的意識,從網絡虛擬空間中察民情、知民意、解民憂;這個平臺拓展了民主監督的新渠道,網民運用大數據、互聯網和信息化手段,加強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監督,強化了社會監督的實效性,也開啟了網絡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的模式。

     透過長城網“陽光網上直通車”問政欄目,可以看出全省在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工作,還存在不紮實、不充分的現象。一種現象是,仍有一些“葉公好龍”式的幹部和部門。這些幹部和部門在口頭上和文件中,特別重視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工作,但是遇到問題,不是退避三舍,就是外交辭令式地回復。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必須避免選擇性問政,不能對網上群眾的強烈呼聲裝聾作啞,對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避而不談,只選擇一些不痛不癢等無關緊要的事情。還有一種現象,就是現實中仍然存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孫連城”式的部門和幹部。據長城網7月27日發佈的報道《石家莊9旬老人身帶尿袋 在郵儲銀行快頂不住了》中,在石家莊郵儲銀行某營業所,一位91歲的老人挂著尿袋,排隊一個小時,快堅持不住的時候,有熱心人動員大家發揚風格,優先讓老人辦理了業務。這樣部門和工作人員,不能讓群眾感受到熱情與溫度。現在網絡如此發達,只要心裏有群眾,總會想出更加便民利民的辦法來。

     一份網貼,一份民意;連夜批示,一片情懷。王東峰書記以網為鑒,關切民意、傾聽民聲,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的做法,給所有黨員幹部做出了表率。黨員領導幹部要像王東峰書記那樣,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各級領導幹部要把網絡作為密切聯繫群眾、傾聽民聲、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只有問出真實的民聲、吸納真正的民智,才能通過網絡開啟 “直通車”、搭起“連心橋”,把網民的民意和智慧及時轉化為施政的源泉,與人民群眾攜手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