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軌道京津冀高速路網新格局將成形

2018-08-02 11:58:41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京雄城際鐵路2020年底投用 京沈高鐵河北段2018年底開通

  來自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的最新消息,備受關注的“四縱四橫”客運專線最後一縱——京沈高鐵、中國第一條智慧化高鐵線路——京張高鐵;晉西北與京津冀大通道——大張高鐵等一條條高鐵線路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到2020年,在京津冀區域內將形成以首都北京、雄安新區為中心,以張家口、唐山、天津、石家莊、秦皇島5大軌道交通樞紐為環繞的軌道京津冀高速路網新格局。

  京雄城際:2020年底投用

  來自鐵路部門的統計顯示,十年來相繼有10條高鐵和客專線路開通,相當於平均每年都有一條高鐵線路投入運營,而京津冀區域內的高鐵線路也從120公里擴展延伸至1.9千公里。一張藍圖繪到底,約700余公里高鐵和客運專線現在正建設的如火如荼。

  北京至雄安城際鐵路,于2018年2月28日開工建設,是雄安新區首個重大交通項目,更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歷史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北起京九鐵路李營站,經北京大興區、北京新機場、霸州市,終至雄安新區,正線全長92.4公里,共設5座車站。其中,北京城區李營至北京新機場段設計時速250公里,將於2019年9月與新機場同步開通使用;北京新機場至雄安新區段設計時速350公里,預計將於2020年底投入使用,屆時北京城區與雄安新區可實現30分鐘通達。同時,該線路北端連接北京樞紐北京西站,南端與規劃的雄(安新區)商(丘)高鐵銜接,並與津保鐵路、津秦高鐵、京廣高鐵等連通,形成京津冀區域—雄安新區軌道交通新樞紐。

  京張高鐵:2019年底全線通車

  此外,京張高鐵不僅是全球第一條智慧化高鐵線路,同時也是國家規劃實施的“八縱八橫”京蘭通道東段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的重點配套交通基礎設施。其正線全長173.964公里,其中北京境內70.503公里、河北境內103.461公里,同步建設延慶支線9公里。全線共設10個車站:其中清河、昌平、八達嶺長城、東花園北、懷來、下花園北、宣化北、張家口南8座車站為新建車站。工程于2016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計劃2018年年底完成基礎、橋梁、隧道等線路工程;2019年3月全線鋪軌完成、7月1日開始聯調聯試,年底在老京張鐵路建成110週年之際實現全線通車。屆時,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旅途時間將從現在的3.5小時縮短至1小時之內。

  京張高鐵開通後,同步還將與大張(大同—張家口)、呼張(呼和浩特—張家口)兩條高鐵線路接軌,屆時張家口將成為京津冀區域西北方向三條高鐵線路交會的軌道交通新樞紐、西北連結華北、華中、華南的“新門戶”。

  大張高鐵:與京張高鐵同步通車

  晉西北連結京津冀大通道的大張高鐵,是由大同至張家口高速鐵路,全線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及山西省北部,是晉西北地區進入京津冀地區乃至與中南、華中有效溝通和聯繫的客運大通道,東接京津冀“北大門”張家口,西連晉北“煤都”大同,呈東西向連晉北和冀北地區,直接溝通張家口和大同二市。線路全長140.079公里,設計時速每小時250公里,共設大同南、陽高南、天鎮、懷安四座車站。其中,河北段懷安站至晉冀省界間段,線路長度15.093公里。大張高鐵2016年1月1日開工建設,將在2019年年底與京張高鐵開通同步接入京津冀高速鐵路路網,建成後將成為華北北部快速客運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京沈高鐵:瀋陽至承德間2018年底開通

  隨著出關新通道的京沈高鐵的開通,承德也即將進入高鐵時代。京沈高鐵全長697.626公里,京冀段線路全長約290公里,線路採用國産新型無砟軌枕,設計時速350公里。

  自北京星火站引出到達遼寧省省會瀋陽市,線路將華北和東北兩大經濟區緊密連接,是溝通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區的重要通道、經濟紐帶,開通後即可與京哈鐵路、秦沈客專和津秦客專等線路實現科學分工、合理佈局,共同構成進出關的多條鐵路通道,同時也可大幅提高進出關鐵路通道運輸能力、運輸品質和運輸機動靈活性,將北京至瀋陽間的列車運行時間壓縮至2小時;工程京冀段于2015年12月開工建設,計劃2020年12月底全線竣工。屆時,“四縱四橫”將在京津冀內實現完美收官。

  京沈高鐵河北段于2017年11月2日開始正式鋪軌,目前已經完成鋪軌。承德南站至平泉北站間軌線路及其相關配套設備設施及站房工程進入軌道精調、安裝調試等關鍵工程衝刺階段。預計2018年9月1日開始聯調聯試,年底前瀋陽至承德間先行開通運營。以此為標誌:河北承德將正式進入高鐵時代。(記者 王萌 實習生 丁超 通訊員 徐剛 李溢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