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曲周3000余名“農事鐘點工”走俏

2018-08-13 15:20:45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近日,在曲周縣第四疃鎮閣潤多肉植物種植基地,“農事鐘點工”三五成群,有的澆水保濕,有的松土通氣,有的鋤草助長。“我在這兒幹了5年了,負責鋤草、滴管澆水、翻耕,每天能掙50多塊錢。”第四疃鎮杏園村年過六旬的農民李秋林説,在家門口兒就能掙到錢,還不影響干家裏的活兒,真是掙錢顧家兩不誤!

  在曲周,“農事鐘點工”多是農村閒散的勞動力,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為主,業餘時間相對充裕。同李秋林一樣,目前全縣有3000多名“農事鐘點工”活躍在農事一線。

  隨著農村産業結構調整,特色種植、設施農業、休閒農業等發展迅速,已出現種植多肉植物的第四疃鎮杏園村、種植有機葡萄的安寨鎮前衙村等100多個特色專業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1000多家。每到農忙季節,種植大戶、育苗合作社、農産品加工企業需要雇傭大量幫工,“農事鐘點工”應運而生。這既解決了勞動力問題,創造了經濟效益,又為農民增加了創收機會。據不完全統計,“農事鐘點工”每天可獲取50至150元報酬,今年上半年累計給農民帶來約3000萬元收入。(李澤華 韓富強 丁少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