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18年將全部出清鋼鐵“僵屍企業”

2018-08-20 14:56:27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董健雄

  確定2018年壓減退出鋼鐵産能1000萬噸以上,效益實現穩步攀升——

  河北2018年將全部出清鋼鐵“僵屍企業”

  河北2018年將全部出清鋼鐵“僵屍企業”

  作為國內第一鋼鐵大省,河北的鋼鐵産能佔全國産能的一半。近年來,河北省採取了內外結合,標本兼治的措施推進鋼鐵産業的調整改革和轉型升級——

  2018年上半年,河北鋼鐵行業優勢産能得到有效發揮,主營業務收入完成5497.75億元,同比增長12.22%,佔全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28.49%;利潤完成424.29億元,同比增長109.92%,佔全省工業利潤的35.47%。業內專家認為,河北鋼鐵行業利潤水準顯著上升與國家化解鋼鐵過剩産能,特別是徹底清除“地條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時得益於河北鋼鐵企業主動調整産品結構,廣泛開展技術創新,推進節能減排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

  河北是全國第一鋼鐵大省,産量佔全國的一半。由於多年的粗放經營,使得該地鋼鐵産業産能過剩,效益低下,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等各種矛盾逐步顯現,嚴重影響經濟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為了有效解決問題,河北省採取內外結合、標本兼治的措施推進鋼鐵産業的調整改革和轉型升級。

  從2013年開始,河北實施了壓減鋼鐵、水泥、煤炭、玻璃産能的“6643”工程,其中最為關鍵一項就是要用5年時間分別壓減鋼、鐵産能6000萬噸。截至2017年底,全省鋼鐵冶煉廠點由 148個減至87個,企業由123家減至 67家,共壓減退出煉鋼産能7192萬噸、煉鐵産能6508萬噸。

  近年來,河北向技術創新要品質、要效益,圍繞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不斷加大産品開發研發力度,使得鋼材品種明顯優化。2017年,河北鋼鐵企業共完成鐵道用鋼材89.87萬噸,同比增長13.31%;厚鋼板327萬噸,同比增長14.97%;電工鋼板143萬噸,同比增長10.7%。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津西鋼鐵在做精做強H形鋼、鋼板樁兩大拳頭産品的基礎上,以綠色鋼構建築為切入點,建立了津西鋼結構研發中心,解決鋼結構建築防火、防漏、防腐、隔音、抗震等技術難題,向消費者提供綠色鋼構建築産品,為河北推廣鋼結構應用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河北鋼鐵企業始終把大氣污染防治擺在企業管理運營的頭等重要位置,全省鋼鐵企業全部做到了達標排放。其中河鋼唐鋼、河鋼邯鋼、敬業鋼鐵、普陽鋼鐵等9家鋼鐵企業獲得工信部公佈的2017年綠色工廠稱號。以河鋼集團為例,2017年投資30億元實施了26項重點節能減排和污染治理項目,全年噸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3%,噸鋼耗新水同比降低1.6%,噸鋼二氧化碳和顆粒物排放量同比分別下降7%和4.5%,主要排放指標優於國家鋼鐵企業清潔生産一級標準。

  2018年,河北鋼鐵産業轉型升級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在産能退出方面,確定2018年壓減退出鋼鐵産能1000萬噸以上,2019年壓減退出1000萬噸左右,2020年壓減退出2000萬噸左右,到 2020年底全省鋼鐵産能控制在2億噸以內;鋼鐵企業減少,2018年鋼鐵“僵屍企業”全部出清。在産品結構調整方面,要求到2020年,前15家企業産能規模由2017年佔全省的58.5%提高到90%以上;裝備水準大幅提高,除特鋼和符合《鑄造用生鐵企業認定規範條件》的鑄造高爐外,鋼鐵行業轉爐全部提高到100噸及以上、高爐全部提高到1000立方米及以上。

  通過努力,河北鋼鐵行業效益穩步攀升。上半年生産粗鋼10970.57萬噸、生鐵9947.24萬噸、鋼材12518.61萬噸,同比産量分別下降了5.05%、10.97%和1.77%,同比增幅分別比全國産量同比增幅低11.05、11.47和7.77個百分點。鋼鐵産能下降,但經濟效益卻在穩步攀升,上半年,全省鋼鐵産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7.72%,同比提高3.59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8.16%;全省鋼鐵行業噸鋼利潤為386.76元,其中6月份噸鋼利潤達431.17元。這進一步表明,河北鋼鐵産業正在健康可持續的軌道上發展。(宋美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