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要路溝村: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2018-09-07 13:48:26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半截塔鎮要路溝村地處燕山深處,是全省206個深度貧困村中貧困人口最多的村之一,也是精準脫貧攻堅的重點對象。脫貧攻堅是硬骨頭,如期脫貧是硬任務,為了挖掘和展現脫貧攻堅過程中的真招實例,7月23日至26日,借由河北省新聞戰線“走轉改”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河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河北編輯記者赴承德開展“走轉改”活動,省內各媒體記者深入基層,走近群眾,實地了解脫貧攻堅的舉措與實踐,展現鄉村脫貧的欣喜變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1

  脫貧搬新居

  “訂單農業”保收入

  “做夢也尋思不到,我家能攤上這好政策!”要路溝村72歲的村民周剛去年9月脫貧,自從危房改造後搬進了新居,他時常這樣感慨。

  要路溝村地處燕山深處,砂石路連接著各自然村,夏季路面常被雨水沖毀,離主路大道較遠,交通不便。全村均是山坡地、河灘地,土地貧瘠。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沒有優勢,加之村民普遍知識水準較低,留守老人多無勞動能力,導致了多年來深度貧困。

  “我那老房子是1977年蓋的,還是土坯房,一住就是40年!”周老爺子説,自從工作組進駐以來,一家人住進了新房,收入也大大增加。原來地裏只種玉米和山藥等傳統農作物,不算人工費用,每畝地成本就要600元以上,最多能掙200元。去年駐村組來了後,村子與圍場縣獵苑旅遊文化開發有限公司合作,推廣種植張雜谷13號小米,從穀雨前後向村民發放谷種,每戶貧困家庭還能免費領取一斤谷種,從種植到10月收穫,生長週期與要路溝村無霜期短、降雨量小等自然條件十分吻合,小米産量高、口感好。

  “不像去年老鄉們種土豆,雖説是豐産,可沒銷路賣不出去,産得越多還賠得越多!”周老爺子説,張雜谷13號小米是由公司負責包銷,不論産量多少,均以高於市場價10%的價格收購穀子,村民們再也不怕農作物“運不出、賣不掉、價不高”。去年試驗種植的農戶都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如今要路溝村100畝的張雜谷試驗田長勢良好,如果普遍增收,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

  “除了種著八九畝的小米,我養的那八頭豬,一年收入也有五六千!”再加上光伏發電、家禽養殖等項目的收入,周老爺子一家在脫貧致富的路上越走越遠。“眼下種種地、看看書、‘伺候’花花草草,日子越過越好,我跟老伴説,咱可得健健康康地多享受幾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2

  家門口種香菇

  打造多元化扶貧之路

  要路溝村共有731戶、2325人,貧困戶達432戶、1025人,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省委宣傳部文明創建宣傳處、要路溝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浩告訴記者,2017年3月,省委宣傳部駐要路溝工作組入駐要路溝村,與半截塔鎮黨委、政府聯合,緊緊依靠廣大群眾,在扶“志、技、業、美”上下足功夫,堅持把産業脫貧作為重中之重,重點培育“一主兩輔”的産業結構,打造集“光伏、養殖、種植、旅遊”等四位一體的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大力發展富民項目,拓寬群眾就業渠道,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探索出一條多元化的扶貧之路。

  以前,要路溝村有勞動能力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無勞動能力者則守著一畝三分薄地,靠天吃飯。如今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安穩營生。65歲的村民謝宗金就是受益者之一。“一天少説賺80元,收入很穩定,活兒也不算辛苦。”香菇大棚裏,謝宗金一邊忙著,一邊與記者分享生活的變化。2017年11月,要路溝村與源湘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合作,採用“公司+合作社+種植戶”模式,流轉土地50多畝,每畝租金600元,每年每戶可賺取3萬元租金。為了發展香菇種植項目,要路溝村建起30多個香菇種植棚室,給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了就業機會。“要是有條件的,還能以成本價買菌棒,給我們免費技術支持,自己創業,種植的香菇還能被收購,可以説是‘零風險’了!”謝宗金説,老伴比他大4歲,疾病纏身。前些年他不得不四處漂泊打零工貼補家用,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如今他個人每月少説得有2400元的穩定收入,這給家裏減輕了不少負擔,離家不遠,還能給家裏不少照應。“真是挺知足的,日子越過越順當!”據了解,該項目可帶動100戶貧困家庭脫貧。

  引龍頭育産業

  實現産業就業全覆蓋

  自去年工作組駐村幫扶以來,要路溝村將引龍頭、育産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關鍵之舉和治本之策,已種植大果沙棘1200畝、小蘋果440畝、香菇50畝、馬鈴薯300畝、張雜谷200畝,新建及改造養殖小區、圈舍4000平方米,安裝分佈式光伏電站810千瓦、集中式光伏電站300千瓦,惠及所有貧困群眾的産業就業全覆蓋格局正在實現。

  工作組入戶調查時發現,多個貧困戶家庭的致貧原因是缺乏勞動力,因病或年老而難以就業養家。工作組聯繫河北省新疆商會推動生態家禽養殖項目,為要路溝村村民免費發放雞鴨幼苗,通過自行養殖、年底由該商會按市場保護價統一回收的形式,實施“公益養殖三年幫扶計劃”,該項目預計帶動80余戶貧困戶增收50多萬元。

  當天早晨,要路溝村一早就下起了雨,雨水將新硬化的村街沖刷一新,村口的棧橋在綠葉紅花的映襯下頗有韻味。駐村工作組與半截塔鎮黨委、政府堅持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推進,幫助群眾既“富口袋”,又“富腦袋”。如今要路溝村文化活動中心、道德講堂、文化廣場、戲臺、籃球場、公園等文化設施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新修道路13.9公里,新建橋梁6座,新打機井19眼,生産生活條件明顯得到改善。(記者李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