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清河羊絨走向“一帶一路”

2018-09-10 13:51:30  來源:河北日報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1

第二十四屆清河國際羊絨交易會模特走秀 裴海潮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22

河北省昭友絨毛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高茂成和工程人員就新廠區建設進行探討 裴海潮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33

河北省昭友絨毛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翔、清河縣常務副縣長樊英俊、俄羅斯卡夫合哈斯布拉特福公司總經理攢(從左至右)就建設“一帶一路”清河羊絨國際産業基地項目成功簽約 裴海潮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444

清河縣恒力絨毛製品公司織衫車間 裴海潮 攝

  清河羊絨走向“一帶一路”

  前不久,清河縣閆堂村幹了一輩子羊絨生意的王福旺將5台“摯愛”的羊絨梳絨機交給了小兒子經營,這位66歲的“羊絨土專家”甘心當起機械維修員。

  “捨不得離開羊絨。”在老伴嘮叨中他拋出一句話。看著粗糙的羊毛在梳絨機一遍遍分梳下變為潔白如雪的羊絨是老王最幸福的事。

  與羊絨打了38年交道的老王對羊絨有著無限的摯愛。在閆堂村,王福旺是第一個羊絨個體戶。1984年春天,老王買了全村第一台梳絨機,機械拉到村裏的那天,全村男女老少都出來看,有羨慕的、有看熱鬧的,還有説風涼話的。祖祖輩輩靠種地過日子的農民實在不敢相信,這些鐵傢夥比土地能賺錢。

  一個月後,他加工的第一批羊絨順利銷售出去,一算賬賺了1580元,這下在村裏炸開了鍋,人們在羨慕的同時,也紛紛來取經。老王在毫無保留地把分梳經驗教授給這些人的同時,還領著他們赴內蒙古到新疆跑寧夏收購原料。全村也很快成為全縣頗有規模的羊絨分梳專業村,到1990年全村98戶中有50戶從事羊絨生意,光“萬元戶”就有10多個。

  依靠分梳羊絨,老王過上了好日子,輕鬆地把兩個孩子培養為大學生,改變了祖祖輩輩“土裏刨食”的命運。對羊絨,老王有太深的情感,他説:“我這一輩子要感謝羊絨,它改變了我們整個家庭的命運。”

  在清河,羊絨改變的不僅僅是成千上萬個像老王這樣的家庭的命運,還有一個貧困縣的命運……

  40年,清河因“羊”而富。

  40年,清河因“絨”而強。

  結緣羊絨

  40年前,一個偶然的機遇,清河一個叫戴子祿的農民,把羊絨産業引進到清河,清河命運隨之而改變,“梳絨機一響,黃金萬兩”。買梳絨機、搞羊絨分梳成為成千上萬個清河家庭奔小康的最佳路徑。

  幾百年來安於農田的人們,走南闖北地流動起來,成千上萬個像王福旺一樣的“冒尖戶”大膽走出去,將新疆、內蒙古、寧夏等千里之外牧區的羊絨原料拉回清河,分梳出羊絨後又銷往全國各地。“走出去”成為改革開放清河第一批受益者成功吸引財富的秘訣。據統計,從1978年到1990年間,清河增上羊絨分梳機3萬餘臺,羊絨從業者達到8萬餘人,涌現羊絨分梳專業村100余個,在清河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從事羊絨産業。

  除了遍佈全縣的個體加工戶之外,絨毛貨棧、絨毛機械銷售處、羊絨貿易公司等不同業態的經營主體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全民創業熱情被充分點燃,全縣上下涌蕩起“千軍萬馬闖市場,千家萬戶奔小康”的生動局面。

  “寧夏産羊絨,清河點鈔票”,20年前《農民日報》一位記者的文章道出了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憑藉智慧和膽識,一個無羊小縣利用羊絨掀起的經濟浪潮,伴隨著“民富”的進程,清河實現了“強縣”的跨越。

  “清河沒有資源,最大的資源就是人。”時任清河縣委書記孫彥敏説,在那個英雄不問出處的時代總會慷慨酬勞那些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人,思想解放、敢闖敢試、勇於創新,這些與發展市場經濟相吻合的品質和精神,決定了清河人成為改革開放大潮中的成功者。

  市場搏擊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任何産業的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清河羊絨在走向持續健康的道路上同樣經歷了幾起幾落。

  “1989年受國際市場影響,80萬元/噸的山羊絨一個月內竟下降到12萬元/噸,上千萬元的資産賠光後,還欠銀行100多萬元。”宏業公司董事長馮子宏回憶起當年的場景仍是心有餘悸。

  當年,馮子宏的公司年銷售山羊絨已達500余噸,儘管已是清河羊絨分梳行業的龍頭老大,但他總感覺這把“交椅”坐的不穩,原因就是當時的山羊絨大部分是以原料的形式出口海外,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經濟環境一有“風吹草動”,羊絨價格就會起伏不定。分梳行業一度成為在刀尖上跳舞的勇敢人遊戲。

  價格的起伏不定讓清河羊絨企業意識到只從事低端的初加工就如同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行駛小帆船,風險極大。要想發展壯大就要延伸産業鏈,發展深加工。

  這一發展理念被譽為“羊絨深加工開拓者”的宋永恒率先“破冰”。

  1992年,宋永恒創建的東高集團第一個上羊絨制條、紡紗、橫機等設備,織出了清河羊絨發展史上的第一件羊絨衫,並一度出現訂貨車輛排起長龍的火爆場面。作為清河羊絨第一代創業者的代表,宋永恒帶領東高集團曾創出羊絨界的14項第一,因此被稱為商界“奇才”。

  由於市場意識差、管理粗放、盲目擴張等原因,東高集團逐漸衰敗並淡出人們視線。不懂市場經濟,這似乎是上世紀改革開放後直面市場大潮,毫無經驗可借的一代創業人的共同痛點。

  然而,東高集團的失敗卻開啟了清河羊絨産業轉型的大門,貝龍、新時代、嘉瑜……如今這些在清河羊絨製品領域小有名氣的品牌企業負責人,幾乎都與東高集團有著員工、供貨商或加工戶的經歷。“東高”的沒落使他們明白麵對市場經濟只有膽識和勇氣還遠遠不夠。

  以市場為導向,實施有效供給;以研發為核心,提供優質産品,將會變産業危機為産業生機。在無數失敗中成長起的從業者逐漸摸索出羊絨深加工發展的規律。

  2005年,馮子宏與意大利哥倫佈公司合作上馬羊絨粗紡、精紡生産線。如今,做精做專的宏業公司,羊絨紗線已經做到了全國第一,成為國際奢侈品品牌香奈兒的唯一羊絨紗線供應商,並與GUCCI、LV等品牌建立了長期的業務合作關係。

  如果説延伸羊絨産業鏈條,大力發展深加工曾是缺乏産地優勢的清河面對變化莫測市場時的無奈之舉,那麼今天,清河以紡紗生産線140條、精紡紗線50000錠、年紡紗達到7000噸的絕對優勢成為全國最大的羊絨紡紗基地;以4000多臺的電腦橫機支撐起年産3600萬件的各類羊絨製品的産能,以30000家電商將羊絨製品賣火全球的業績,成為全國重要的羊絨製品産銷基地。清河羊絨從溫暖全國到溫暖全球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據統計,目前,清河羊絨初加工佔有率已由過去的65%下降到45%,深加工由10%提升到25%,這一降一升之間,不僅折射出清河羊絨在經歷的轉型陣痛後的初步成效,也折射出清河羊絨正在織造更加智慧健康的産業鏈。

  清河羊絨由“中國羊絨之都”向著“中國紡織名城”闊步前進。

  品牌之路

  “我們的一件羊絨衫賣500元左右,但到了國外挂上人家的牌子能賣800美元,同樣的商品,價格卻相差好幾倍,差距在哪兒?”在一次企業家座談會上,新一代羊絨製品企業家訴説著品牌缺失之苦。

  在做深加工初期,因為品牌意識不強、研發創新不足、專業人才匱乏等因素,清河大大小小的羊絨企業大都走的是為國內外知名品牌代加工、貼牌發展之路。然而為他人做“嫁衣”的道路卻是越走越窄,越走越難。

  “一件羊絨衫從分梳到紡紗、製衣,要經過大大小小10余道工序,最後,我們拿到手的只有三四十元加工費”,曾為某知名品牌有著10年貼牌經歷的許長友喟然長嘆,最終他的宇聯羊絨製品公司也是在貼牌的路上跌跌撞撞未有建樹。

  其實宇聯的經歷是眾多清河羊絨製品企業成長的一個樣本。深圳朗圖設計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在參觀完清河羊絨産業後曾説過這樣一段話:“清河人幹著羊絨製品生産線上90%的活,卻只拿著10%的報酬,‘軟黃金’卻賣出了‘白菜價’。”

  如何利用“設計”提升“軟黃金”的價值,開始成為政府和企業共同關心的問題。為提升羊絨産品的原創水準和時尚度,清河建設了清河羊絨設計研發中心,搭建高端設計師工作平臺;與中國流行色協會合作,聯合開展中國羊絨流行色基地建設和中國羊絨流行色趨勢的發佈,鼓勵企業與世界知名設計師對接合作……清河羊絨圍繞研發設計在提升價值鏈上連續發力。

  紅太羊絨將設計室放到北京,衣尚花高薪聘請意大利設計師,美麗魅力聘請三家設計團隊從中尋求符合自己企業的服飾風格……從保暖功能向時尚功能演變,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邁進,從品牌到知名品牌前進。宏業、衣尚、宇騰等中國馳名商標陸續涌現,紅太、美麗魅力等本地知名品牌影響力逐漸放大,雪昆奴、尚奴嬌、鄂古龍等43個品牌榮獲“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緊跟市場前沿,瞄準羊絨服裝産業的制高點,清河羊絨在探索創新中,不斷跨越新平臺、製造新驚喜!

  電商崛起

  2017年“雙十一”,清河電商銷售再創佳績,羊絨製品單日銷售額突破3億元,羊絨製品網銷穩居産業集群地榜首的位置。

  進入互聯網時代,清河在中國羊絨版圖中又起波瀾,並獨領風騷十年。

  2006年,清河羊絨電子商務從一個名叫東高莊的偏僻小村起航,隨後成千上萬的80後、90後的年輕創業者開始了網上淘金之路。

  走進清河縣羊絨小鎮可以看到,電子商務産業園、跨境電商園、電商孵化基地等一大批産業聚集服務平臺相繼建成,電商培訓中心、設計研發中心、創客孵化中心已形成了特有的電商生態圈,構建起全新的銷售鏈。1000余家經營戶中,80%以上開設網店或參與網店供貨。

  研發設計網絡化、採購銷售智慧化、生産管理信息化……進入互聯網時代的清河,靠著一根網線使羊絨生産方式和銷售模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形成龍頭帶動、園區承載、平臺支撐、示範引領、推廣普及的“智慧生産+智慧市場+柔性供應”的智慧産業集群。

  據統計,全縣在各大網絡銷售平臺開設的網店數量有3萬餘家,從業人員達到6萬人,網絡年零售額達40億元以上,全縣有17個淘寶村和2個淘寶鎮,連續四年榮膺全國電商百佳縣和全國網商密度最高縣域。電子商務實現了清河羊絨産業和經濟發展的“二次飛躍”,帶動了整個羊絨産業銷售額逆勢增長。

  羊絨世界

  9月6日,在廊坊“一帶一路”清河羊絨國際産業基地簽約現場,當清河縣常務副縣長樊英俊與俄羅斯卡夫合哈斯布拉特福公司總經理攢雙手緊握的那一刻,在羊絨界摸爬滾打一輩子的河北省昭友絨毛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高茂成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這可是清河羊絨史上的大事!有了這個産業園清河羊絨便可搭上‘一帶一路’快車,締造世界級的‘羊絨帝國’。”60歲的高茂成説起項目激情滿懷,好像一下子年輕了10歲。

  1978年高茂成與羊絨結緣,從一台梳絨機發展到坐擁幾億資産的知名企業家,40年與羊絨為伴,讓老高對羊絨産生的不僅僅是熱愛,更多的是責任。

  5年前,“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時,如何借助“一帶一路”建設,做好羊絨發展的新文章,成為縈繞在老高腦海中的新課題。而與吉爾吉斯斯坦奧什州州長的一次偶遇則使老高的思路變得清晰起來。2017年,吉爾吉斯斯坦奧什州州長慕名到清河考察,在清河期間,這位州長對從羊絨分梳、紡紗、面料到製衣完整産業鏈條的昭友集團産生了極大興趣,並多次力邀高茂成回訪。當年10月,高茂成應邀到吉爾吉斯斯坦奧什州,豐富的羊絨資源、低廉的價格,老高好像發現“金庫”般的興奮。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這些豐富的資源如果運到清河,清河將很快會從“中國羊絨之都”發展成為“世界羊絨之都”。他不僅要與吉爾吉斯斯坦合作,還要與“一帶一路”沿線其他國家進行合作。

  此想法得到了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接下來的半年多時間裏,高茂成跑省進京找外交部諮詢、對接,終於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中亞五國和河北好望角集團達成協定,幾方共同出資20億元建立“一帶一路”清河羊絨國際産業基地項目。利用好望角強大的物流、中歐班列和海關設站等優勢,將“中亞”五國羊絨原料源源不斷地運往清河。同時,清河的羊絨及製品搭上中歐班列運往“一帶一路”沿線的眾多國家。

  “這個項目不僅將進一步鞏固清河羊絨霸主地位,也將使清河羊絨在世界羊絨行業有了話語權,清河改革開放的大門更加開放。”在簽約儀式上,高茂成興奮地説。

  按照計劃,該項目將分三期建設,投産後産值預計達200億元,利稅1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上萬個。

  “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這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英國道森公司考察清河時發出的感嘆。但在不久的將來,清河要用實際行動把這句話修改為:“世界羊絨看清河”。

  因為清河不僅是羊絨的世界,更是世界的羊絨。(閆秀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