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各地以多種形式喜慶首個農民豐收節

2018-09-25 10:40:58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河北省各地以多種形式喜慶首個農民豐收節

  喜看稻菽千重浪 豐年歡歌頌黨恩

  9月23日,秋分時節,河北省各地以不同方式慶祝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分享豐收的喜悅,感恩黨的“三農”政策。

  “總書記的問候和祝願讓我們更有奔頭!”

  2018年9月23日,是我國第一個農民豐收節。9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億萬農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讓河北省廣大農村幹部群眾和農業工作者受到極大鼓舞。

  “總書記的問候和祝願讓我們更有奔頭!”從冀南平原到壩上草原,無論是普通農民、種植大戶,還是農村幹部、農業科技人員,大家紛紛表示,農民豐收節的設立,讓我們深感黨中央對農業、農村、農民的高度重視。農業的前景更美好,農村的天地更廣闊!

  “通過歡慶豐收節,展示政策惠農新成果、農業發展新成就,廣大農民深深感受到農業是有奔頭的産業。農民豐收節,不僅提升了廣大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和獲得感,也充分調動了農民農業種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充滿幹勁和信心。”饒陽縣林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張鐵兵説,作為一名基層農業工作者,把全部農業知識傳授給更多農民,是他永恒不變的初心和使命。今後,他將以更有力的行動、更紮實的工作,繼續奔走于田間地頭,奮戰在農業生産一線,用知識和才能,走出一條科技興農、葡萄富農之路,奏響鄉村振興主旋律。

  體驗豐收快樂,感受農民辛苦

  稻穀飄香,蟹肥蝦香。9月23日,承德市在灤平縣金溝屯鎮大地藝術農創園舉辦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滿眼金黃的稻田間人頭攢動,身著各色服飾的舞者,分列在田埂上,或轉動花傘,或舞動絲帶。取材于《西遊記》中孫悟空大戰哪吒的稻田畫,在微風吹拂的稻浪襯托下,顯得鮮活靈動。剛從稻田裏捕撈上來的螃蟹、小龍蝦,更是引來眾人搶購。

  風吹麥浪,洋溢著農民們收穫的喜悅。新農村建設發展歷程、名優農産品展、農耕生活表演等,讓人們切身感受著新時代農業、農村、農民的新變化、新風貌、新發展。

  9月23日,以“慶祝豐收,感恩農民”為主題的張家口市首屆“張雜谷·農民豐收節”,在宣化區江家屯鄉申家屯村千畝張雜谷示範基地舉辦。2000余名市民在這裡體驗農事,共慶豐收。

  “今天的豐收節,其實是農民最忙碌、最辛苦的時候。讓我們通過這個活動,做一天農民,體驗勞作的辛苦和豐收的快樂。”活動現場,隨著張家口市農科院副院長黃文勝的一聲“令”下,2000余名市民組成的收割隊伍,揮舞著鐮刀,走進穀子地。

  “這是孩子第一次拿鐮刀收割莊稼,她興趣很高。通過參加這些農事活動,讓孩子知道小米是怎麼來的,農民伯伯有多麼辛苦。”帶著孩子來體驗收割穀子的市民張先生説。當天,在張雜谷示範基地,市民認真收割著每一顆穀子,切身體會農民的辛苦和收穫的喜悅。

  在廊坊安次區第什裏風箏小鎮,慶祝活動透出濃濃的文化氣息。

  作為廊坊特色文化品牌和美麗鄉村建設重要載體的第什裏風箏節,此次被納入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國家級系列活動。

  風箏文化與農耕文化同氣連枝,世代相承。一張紙、一根線、幾支竹篾、幾抹顏料……在能工巧匠手中,一隻只艷麗奪目的風箏誕生了。廊坊市風箏協會專業風箏表演團隊放飛的各式各樣的風箏,寄託著人們對豐收的期盼。

  風箏小鎮規劃館前,6名小學生身穿漢服誦讀二十四節氣歌。以話豐收為主題,主辦方還舉辦了文化沙龍,邀請知名人士、民俗專家共同研討農耕文明和鄉村文化。

  借勢豐收節,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如今,“豐收”二字已不局限于量的增加,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更成為“豐收”的新內涵。

  在廊坊市舉行的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上,有一個特殊環節——“安次區最美脫貧人”頒獎儀式。安次區葛漁城鎮辛莊子村的貧困戶王金利,是其中的一位獲獎者。“在政府的幫扶支持下,我種了3畝桃、2畝葡萄。今年的收成不錯,收入近2萬元。”王金利説。

  據介紹,葛漁城鎮在實施精準扶貧過程中,充分利用當地特色林果産業資源推進産業扶貧,確定了“扶貧桃”種植基地,引導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林果特色産業,實現致富增收。2018年以來,該鎮已有10戶貧困群眾通過種植桃樹實現增收,戶均增收3000元左右。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承德市農牧局局長劉寶龍介紹,2018年,承德市以“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總要求為指導,立足水源涵養功能定位和北方農牧交錯帶資源特點,立足“一環六帶”(食用菌産業環,果品、肉類、中藥材、蔬菜、馬鈴薯、奶牛産業帶)産業佈局,抓好“五個百萬”(百萬噸食用菌、百萬畝中藥花海、百萬畝經濟林、百萬頭優質肉牛、百萬隻優質肉羊),建成了156個現代農業園區。承德還獲批全國首批“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市”,建成了多個觀光度假、民俗體驗、休閒採摘等風格各異的旅遊精品路線,形成了林果業、食用菌、中藥材、手工業、鄉村遊等特色扶貧産業,帶動了眾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日前,滄州市出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年行動計劃。該市將依託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和現代農業園區,著力構建更高品質、更強競爭力、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農産品供給體系,滿足人民對綠色優質農産品的需要,並圍繞京津兩大市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積極打造京津綠色農副産品保障基地。

  滄州市農牧局副局長白洪波表示,滄州市將以産品高端化為引領,積極發展高端設施蔬菜,到2020年高端設施蔬菜發展到30萬畝。以黃驊冬棗、泊頭鴨梨、滄縣金絲小棗等地域品牌為依託,全面實施果品提質增效工程,擴大果品標準化生産面積,切實抓好果品標準化生産和優良果品基地建設。(記者 李艷紅 陳寶雲 解麗達 焦磊 張嵐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