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遷安:廢棄礦山今復綠

2018-11-07 15:29:42  來源:長城網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遷安市夏官營鎮尚莊村東的廢礦坑循環水養殖基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林業技術員檢查閆家店鄉西峽口鐵礦廢料場護坡苗木長勢

  礦業資源開發曾為河北遷安創造了令人驚嘆的經濟發展,但同時也帶來嚴重的生態破壞。近年來,遷安正視歷史欠賬,補齊生態短板,把礦山生態環境的恢復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突破口,狠抓治理、修復,大力綠化、復墾,使得廢棄礦山復綠,燕山腳下再現綠水青山。

  深秋時節,記者驅車行駛在河北省遷安百里礦區,只見滿目蒼翠,仿佛置身於怡人的旅遊景區。

  “近年來,遷安正視歷史欠賬,補齊生態短板,把礦山生態環境的恢復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突破口,抓治理、利長遠、惠民生,截至目前,已修復綠化及復墾面積達2.4萬畝,使得燕山腳下再現綠水青山。”遷安市委書記張淑雲説。

  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結合

  遷安的鐵礦石儲量達20.78億噸,素有“鐵遷安”之稱。1958年首鋼入駐,拉開了遷安礦業資源開發的帷幕。60多年來,遷安的礦業資源開發創造了令人驚嘆的經濟發展,但同時也帶來生態破壞,大量採礦剝離的廢料、尾礦砂堆放,不僅壓佔了大量土地,而且造成土壤沙化、荒漠化,還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

  “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把用完的礦坑一廢了之,任其成為遺留的地球瘡疤。”唐山首鋼馬蘭莊鐵礦總經理劉作利説。

  位於遷安西北部的馬蘭莊鐵礦,曾經是亞洲最大的露天鐵礦。自2008年春季起,和遷安其他上百家鐵礦一樣,這家擁有50多年曆史的國有鐵礦,開始對廢棄的排石場、尾砂庫、採礦坑進行生態修復。

  過去10年,馬蘭莊鐵礦累計為生態修復投資近2800萬元,在庫區幹灘栽種沙棘260萬株,各壩臺覆土後栽植火炬、香花槐、垂柳等喬木共1.56萬棵,並間種刺槐,實現了立體種植,林木覆蓋率達95%以上,尾礦庫環境得到了徹底改觀,昔日的荒灘如今變成林蔭綠地,引來眾多鳥類和野山兔等小動物棲息,一個微型的良好生態環境逐步形成。

  “我們對老排土場進行永久治理,對新排土場及採礦坑‘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最大限度地降低礦業活動對礦區及周邊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劉作利説,截至目前,公司累計綠化面積3800畝,種植各類樹木約1800萬株,播撒樹種約5.1萬公斤,可綠化率達到98%以上,實現了能綠則綠。

  據統計,按治理責任主體劃分,遷安有責任主體滅失礦山1.78萬畝,有治理責任主體礦山7.68萬畝。多年來,遷安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實施的保證金徵繳制度喚醒了企業這個礦山“療傷”主體,特別是去年,遷安搶抓國家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的機遇,成立了土地整治公司,全面鋪開礦山生態修復治理。

  “木本植物根系已扎入岩土縫隙,促進了坡體穩定,綠化率達90%以上,木本植物覆蓋率35%。”在遷安野雞坨鎮邵家營村北1公里處的匯利採石場,看著滿眼綠色,兩年前曾參加修復的村民徐德強滿臉自豪。

  這裡曾是一家露天石灰石採石場,在南北兩個採石場,形成了95米到161米不等的採坑,2016年,遷安投資500多萬元,對這個採石場進行山體復綠。他們對採面進行削坡,清理危岩,下部回填壓腳;利用噴播修復技術,坡面上進行挂網噴播綠化,沿坡腳種植喬木,場地內坡面播撒草籽進行快速覆綠。通過綠色錨桿、植物多樣性等手段,覆綠104畝,植物生態群落在這裡初步形成,與原有山貌景觀基本恢復一致。

  “下一步,我們將把主要交通幹線兩側和景區周邊礦山作為修復重點,引用噴播技術,全面提升礦山修復品質。”遷安國土局局長陳子紅説。

  生態修復與土地復墾結合

  在遷安楊柏公路東、楊店子鎮洼裏新村南,總面積1400畝的塔山鐵礦3個排土場、2個採坑治理自2013年7月起有序展開。

  “北側排土場已治理完畢,面積為618畝;中間排土場西坡已治理面積為200畝;餘下的治理項目正在按規劃設計做治理準備。”塔山鐵礦負責人李鳳秋介紹説,兩年間,他們平整排土場,然後覆土,在邊坡護砌圍墻、修建排水溝,栽植上千棵栗樹、核桃樹,今年已挂果,復墾的150畝土地種植花生,年收入20余萬元。

  秋收時節,幾位農民正在位於遷安夏官營鎮黃官營村東的農田裏忙碌,這裡生長的花生馬上就要收穫了。而這裡曾是一個佔地近500畝的礦山整治項目,原來是廢棄採坑、廢料臺和幾座尾礦庫。

  2016年5月,黃官營村礦山整治項目開始進行實地踏勘和規劃設計;2017年,整治項目完工;今年開始種植大田作物。“這是一個耕地佔補平衡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和其他工程。”黃官營村村主任黃勝介紹説。

  “目前,我鎮涉及的土地復墾項目16個,總規模約2300余畝,預計新增耕地面積約2200畝。”夏官營鎮黨委書記郭曉峰説。

  普通復耕與高端發展結合

  “再有一個月,第一批魚可以開始捕撈。”站在養殖區旁,遷安市利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偉説。

  今年年初,高偉將夏官營鎮尚莊村西的一個近百畝礦坑經過深度改造,建成一個淡水魚養殖基地,引進循環水養殖技術養殖淡水魚。

  “循環水養殖的最大特點是取消網箱,把魚集中起來實施圈養,養殖槽尾部設有吸污裝置,把糞便和殘餌吸出,解決水質污染問題,通過推水裝置,使塘水保持流動,魚不斷地頂著水遊,這樣養出的魚被稱為‘跑步機上的魚’,肉質細膩鮮美,畝産量可達五六萬斤,110平方米水槽相當於6畝池塘的産量。”高偉説。

  尚莊村東還散落著大小3個礦坑,一期循環水養殖基地建成後,二、三期工程馬上展開。葡萄酒研發基地、魚菜共生基地、休閒垂釣基地、特色苗木基地等7大基地建設隨即啟動,一個生態智慧的漁業小鎮設想在高偉心中漸漸成型:以何家墳村為中心,以附近3個礦坑、2個廢料臺為亮點,通過3到5年時間,在1500畝範圍內,建設綜合服務區、現代漁業生産區、漁文化體驗區、漁産品加工物流區、鄉村民宿體驗區、循環農業示範區等功能區,將這裡打造成一個生産、生活、生態三融合、“産、城、人、文”四位一體的國家級礦坑複合耕養綜合特色小鎮。

  河鋼集團礦業公司也正在實施棒磨山礦山治理。“通過對項目區內土地利用結構進行調整,合理安排田塊佈局,完善道路基礎設施,後期將把這裡打造成高標準國有現代化農場,促進當地農業結構調整。”棒磨山鐵礦礦長劉新富説。

  棒磨山鐵礦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涉及排岩場、尾礦庫、採坑區域,佔地3891畝。去年以來,河北省地質二隊對該礦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區域進行了規劃設計,對排岩場、尾礦庫及採場爆破安全區域進行了土地復墾,對採坑部分進行了地質環境治理,消除安全隱患,作為後期農業生産的水源地和觀光水域。

  劉新富介紹,在實施礦山環境綜合治理後,治理區域可凈增耕地3200畝,農場可以解決當地300多人的就業問題。

  “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礦山環境治理資金3.3億元,修復綠化及復墾面積達到2.4萬畝。”遷安市市長韓國強説。昔日被破壞的綠水青山如今重現在燕山腳下、灤河岸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