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京津市場 助力家政扶貧

2018-11-22 13:35:10  來源:河北日報  責編:董健雄

對接京津市場 助力家政扶貧

在近日舉行的河北省家庭服務職業技能大賽決賽上,參賽選手在展示育嬰技能。通訊員 費彬 攝

  10萬人、12萬人、30萬至40萬人,這是北京每年月嫂、育嬰師、養老及住家保姆的需求人數。同為特大城市的天津,也頻現“保姆荒”。

  一邊是京津對家政服務人員的巨大需求,一邊是河北省家政扶貧的強烈意願。河北省共有家庭服務企業5000多家,從業人員60多萬人。從去年開始,河北省即確立充分利用京津和省內中心城市吸納就業主渠道作用,通過在貧困縣大力開展家政服務人員培訓,著力推動有意願的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的工作目標。

  供需之間,河北省應如何拓展京津家政市場,讓更多貧困勞動力通過到京津做家政實現精準脫貧?

  摒棄偏見 走出大山天地寬

  趕上“雙11”,在北京當保姆的盧芹給兩個孩子買了新羽絨服,還給家裏添了不少日用品。兩年前,她還是靈壽縣貧困村砂子洞村的無業婦女,做夢都想不到有朝一日能頂起家裏的半邊天。

  從深山到北京,從不掙錢到有職業,從貧困到日子越來越好,盧芹最感謝的是兩年前政府組織河北閻瀟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為村裏的婦女提供了25天免費家政培訓。

  雖然培訓班辦到了村裏,但仍有不少人不買賬,認為干家政是伺候人的活兒,還得離開家,不如在當地打零工。

  盧芹也猶豫不決,聽培訓老師説,學成了去大城市當保姆,一個月少説四五千元,她心裏既嚮往又發怵:從沒離開過家,也沒見過世面,更害怕跟城裏人打交道,能行嗎?

  試著聽課後,盧芹一下子長了知識:刷奶瓶不能只用水沖洗,要將奶嘴取下,細心刷洗,再蒸洗消毒;洗碗時,水龍頭要擰小,筷子大頭向下放置才衛生;一個孩子一個性格,要慢慢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正因為盧芹掌握了這些知識,讓先前接連面試5個保姆都不滿意的北京僱主,放心地雇傭了她。

  兩年過去了,盧芹打消了剛走出大山時的顧慮,“僱主對我很好,每次回家,他們都給我報銷路費。”

  “推廣家政扶貧,確實面臨不少問題。”省人社廳農民工工作專班主抓家政扶貧工作的楊衛洲表示,一部分建檔立卡貧困勞動者對家政行業有偏見、有顧慮,積極性不高。受傳統觀念束縛,他們大多數想從事家庭手工業這樣在家即可就業的工種。

  “走出大山天地寬,學做家政無投入、易就業,特別適合有條件有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脫貧。”楊衛洲説。

  河北閻瀟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閻瀟表示,河北的家政人員在京津市場優勢很多,一是普通話好,交流方便;二是地緣相近增加了信任感,僱主比較放心;三是河北人樸實勤快,幹活利落。“姐妹們一定要大膽參加培訓,對自己有信心,河北家政服務人員在京津很受歡迎。”閻瀟在培訓班上説。

  緊扣需求 加強培訓拓展京津市場

  “10個不夠,至少推薦20個月嫂吧,越多越好。”前不久,北京市人社局工作人員為北京四季美嘉母嬰陪護公司招聘月嫂的事,打電話給河北華珂家政職業培訓學校。

  該學校校長劉亞麗介紹,這是一個來自北京的高端月嫂訂單,通過培訓、實習、面試等上崗的月嫂,月收入12800元起步。

  高工資對應的是高要求、高技能、高素質。劉亞麗將按北京客戶的需求開展高品質的訂單式培訓。

  幾個硬性條件一定要滿足,比如月嫂年齡要在45歲以下,普通話標準、形象較好、持有高級育嬰員職業資格證書等。培訓課程方面,她打算直接聘請北京的培訓師,培訓月子餐製作、催乳、小兒推拿、母嬰護理、早教課程等。後期計劃與北京的用人單位一起開發培訓課程,目的是解決兩地培訓技能標準不統一的問題。

  “一個育嬰員除了掌握對嬰幼兒的基礎照料技能外,是否掌握早教知識,也是客戶非常看重的一個標準。”劉亞麗説,為此,華珂學校教研部專門加強這方面的培訓,結合蒙臺梭利、感覺統合、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採用參與互動的培訓方式,讓學員學到符合市場需求的內容。

  “京津是個大市場,來自全國各地的家庭服務企業都來這裡參與競爭。”河北福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傑説,面向京津高端客戶需求,河北省應推進複合型、高附加值的管家服務,提供科學化、專業化、綜合性的家政服務。他建議河北省培訓機構、家庭服務企業應像山東省有“陽光大姐”、湖北省有“木蘭花”、江蘇省有“蘇小妹”等服務品牌那樣,培育具有河北特點的家庭服務品牌。

  近年來,河北省不斷加大家政服務人員培訓力度,2017年發展家庭服務業示範基地45家,全年培訓合格的家庭服務類人員2.1萬餘人,就業率在70%以上。通過引導省市基地到貧困縣大力開展家政服務培訓,積極與京津大型家庭服務企業合作,採取“請進來、送出去”的雙贏合作方式,開展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培訓2.8萬餘人次。

  暢通渠道 搭建京津冀家政對接服務平臺

  不少家庭服務企業表示,河北省家政服務人員的輸出,多采用“單兵作戰”模式,河北與京津家庭服務企業間的合作較少,致使河北省家政服務人員的輸出呈現“小、散、亂”的現象,就業不穩定,市場難規範。

  為此,今年8月河北省在北京建立了京津冀“河北福嫂”家政服務員輸出基地。該基地是河北省在北京設立的家政人員輸送平臺,也是河北籍家政服務人員向北京輸送的中轉站,基地為家政人員週轉期內提供免費食宿和對接服務。目前該基地已嘗試性開展相關工作,為70多名家政服務人員提供免費服務,並成功對接。

  前段時間,河北福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在該基地舉行了京津冀家政服務員輸出雙選對接會。來自平山縣南甸鎮的郝衛衛,憑藉其做月嫂積累的經驗和底氣,毅然報名參加對接會,並成功進京當了一名家政服務人員。現在,郝衛衛的月工資達9800元。

  張文傑也是該基地的負責人。他表示,京津冀“河北福嫂”家政服務員輸出基地將堅持“一個基地、多項功能,就業創業、培育品牌”的理念,打造集技能提升、勞務輸出、創業幫扶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家政服務平臺。

  之後,該基地將從家政服務人員輸出擴展到勞務輸出,預計第一年輸出2000人,之後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5年內達到共輸出13500人的目標。

  以京津在河北確定的50家家政服務員定點輸送基地和中國華北家庭服務業人力資源市場為依託,河北省充分發揮京津冀三地協會、企業作用,搭建多種對接平臺,特別是在“春風行動”和京津冀魯勞務對接會上,專門設立了家政服務專區。去年以來共舉辦20余場家政服務勞務對接洽談會,京津冀200多個家政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多渠道搭建對接平臺,實現了河北省家政服務人員的規模化輸出。據省人社廳統計,去年以來,河北省有組織地向京津輸送合格的家政服務人員14400余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800余人。(記者 邢傑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