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褚林
從河北省統計局獲悉,經過40年的快速發展,全省工業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17年,全省工業增加值1.4萬億元,比1978年增長62.2倍,年均增長11.2%。規模以上工業資産合計約為4.7萬億元,比1978年增長300倍;實現利潤超過3000億元,比1978年增長113倍。
支柱産業發展壯大,外向型經濟競爭力顯著提高
40年來,全省建成以鋼鐵、裝備製造、石化、建材、食品、醫藥、紡織服裝等産業為主導的門類齊全、富有河北特色的工業體系。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覆蓋了40個行業大類、181個行業種類,在國家劃分的41個行業大類和201個行業種類中覆蓋率分別達97.6%和90%。企業規模明顯擴大,大中型骨幹企業帶動作用進一步加強。到2017年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大中型企業達2050家,比1978年增加1880家;主營業務收入31772.6億元,比1978年增長355.1倍。
支柱産業發展壯大。40年來,河北省裝備製造業、食品工業、醫藥工業等行業推進優化升級,整體呈現增長加快、實力增強的良好態勢。2017年,裝備製造、食品、醫藥行業增加值分別達3265億元、974.7億元和262.1億元,比2005年分別增長7.2倍、2.9倍和3倍;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分別為25.1%、7.5%和2%,合計達34.6%。
外向型經濟競爭力顯著提高。以“三資”企業為主的外向型經濟發展迅猛,深加工和附加值高、技術密集型的産品出口比重不斷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1978年全省外商和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為空白,2017年發展到791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656.6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的12.7%。此外,河北省充分發揮環京津、環渤海的區位優勢,加快建設經濟強省步伐,外向型導向作用進一步增強,國際化、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達到1579億元。
轉型升級不斷推進,裝備製造業成為工業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
2017年,全省裝備製造業完成增加值3265億元,比2012年增長65%,年均增長10.5%,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5個百分點;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5.1%,比2012年提高6.6個百分點;對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為88.9%,比2012年提高70.1個百分點,成為工業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目前,河北省初步形成了汽車整車製造、汽車零部件製造、太陽能發電設備製造、動車組、風電設備、顯示器製造、家用電器、工程機械、冶金軋輥等一批優勢産品,以及長城汽車、河北長安、中博汽車、淩雲工業、戴卡股份、晶龍實業、天威保變、風帆股份、唐山軌道客車等一批骨幹企業。
綠色發展成為全省工業發展主旋律。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等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速放緩,比重下降。2013年至2017年,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4%,比規模以上工業低3.1個百分點;增加值比重為40.1%,比2012年下降4.2個百分點。
化解過剩産能工作不斷推進,傳統産業改造提升步伐加快。2013年至2017年,全省累計壓減煉鋼産能6993萬噸、煉鐵6442萬噸、水泥7057萬噸、平板玻璃7173萬重量箱。小玻璃、小水泥等小、亂、散、污等企業整治力度持續加大,為優質企業發展騰出了市場空間。
工業發展新動能不斷集聚,新産品産量快速增長
工業發展新動能不斷集聚。2017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2554家,佔規模以上工業的17%。其中,節能環保産業、新材料産業和生物産業規模較大,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集聚效應,增加值比重分別為19%、23.1%和23.7%。新産品産量快速增長。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城市軌道車輛、感測器等新産品從無到有,2017年産量分別達到2074套、8736輛、776輛和68.9萬隻。投資結構持續優化,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先進優質産能不斷釋放。2013年至2017年,高新技術産業投資年均增長17.1%,快於同期工業投資增速5.7個百分點。
低端供給和無效供給持續減少。工業企業産品出廠價格結束了2012年以來持續下降的局面,在價格回升、成本下降、銷售好轉的共同作用下,企業盈利狀況明顯改善,市場信心不斷增強。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1900.5億元,資産總額達到46882.9億元,2013年至2017年年均分別增長2.5%和5.4%;實現利潤總額3118.7億元,比上年增長21%,連續兩年保持增長。
工業企業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2017年底,全省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工業企業達到60家,比2012年增加10家;50億元-100億元的工業企業66家,增加5家;10億元-50億元的工業企業614家,增加134家;1億元-10億元企業5824家,增加302家。(記者 方素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