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在掃黑除惡中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利劍高懸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

2018-12-06 11:29:49  來源:河北日報  責編:董健雄

  為害一方近20年,殺人、強姦、尋釁滋事、敲詐勒索無惡不作的衡水馬立輝涉黑犯罪團夥落入法網;長期把持農村基層政權,採取非法手段當選人大代表,以多種犯罪行為攫取非法利益的廊坊楊玉忠涉黑團夥受到應有的懲處……盤踞多年的黑惡勢力接連被掃除,背後的“保護傘”被連根拔起,彰顯了河北省把掃黑除惡同反腐敗結合起來、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力促標本兼治的堅強決心。

  扛起政治責任,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

  黑惡不掃,民心難安。在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河北省聞風而動、雷厲風行——出臺意見、制定辦法、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專門機構,省市縣鄉村5級同步部署,20余次高層次會議強力推進……截至目前,全省已打掉一批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惡勢力團夥,抓獲了一批犯罪嫌疑人。

  打蛇打七寸,挖樹先挖根。黑惡勢力背後往往有來自黨政幹部的“保護傘”,“保護傘”不除,黑惡勢力就掃不乾淨。我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顯著階段性成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深刻對標中央要求,堅決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責定位,既督促推動地方黨委和政府切實擔負起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主體責任,又加強與政法機關的協作配合,深挖細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為專項鬥爭深入開展提供了堅強紀律保障。

  精準識別、精準打擊。線索不清、靶向不準,不僅會分散辦案力量,也難以取得紮實成效。如何找準問題線索?我省在實踐中探索創新“一案三查”的思路和舉措,在查辦黑惡勢力犯罪的同時,既查黑惡勢力背後的腐敗問題和關係網、“保護傘”,又倒查屬地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和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採取‘一條主線’‘三條支線’工作方法,把‘一案三查’落到實處。”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説,全省各級紀委監委圍繞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坐大成勢的過程和原因這條主線,沿黨委政府、政法機關、監管部門這三條支線,循線追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以及失職失責問題。

  創新辦案模式,整合力量打好組合拳

  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離不開方式方法創新。針對一些案情複雜、查處阻力較大的案件,我省探索提級辦理、指定管轄、一體化辦案等方式,推動案件徹查。對案情重大、情況複雜的涉黑涉惡案件,由省紀委監委指定異地管轄;對涉黑案件和案情複雜的惡勢力團夥案件,一律由市紀委監委提級辦理;對重大複雜或跨區域涉黑涉惡案件,由省紀委監委直查直辦或領辦督辦。目前,省市紀委監委直查直辦423人,指定管轄、異地辦理215人,有效排除了各種干擾,使重大案件得到突破。對中央第一督導組交辦的辛集市丁余涉黑案,指定衡水市紀委監委組建專案組提級直查,並派員領辦督辦,10天即取得突破性進展。

  責任扛起來,工作就能緊起來、實起來。河北省建立實行三級紀委監委領導班子聯市(縣)包案督導制度。實行省聯市、市聯縣,對所轄地方和重點案件實現督導全覆蓋,自今年啟動以來,省本級先後組織3輪集中督導,召開5次視頻調度會逐案跟蹤督導調度,有效解決一些地方重視不夠、協調不暢、辦案不力,特別是追查“保護傘”及腐敗問題深挖徹查不夠等問題。目前,石家莊市讚皇縣李文華涉黑團夥案、唐山市灤南縣楊國全涉黑團夥案、保定市定興縣“田氏家族”涉黑案等重點案件的查處都取得重大進展。

  對有黑不打、有惡不除、群眾反映強烈、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問題,我省堅持嚴肅追責問責,目前已對工作不力、問題突出的11個縣(市、區)、8個省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當面提出批評,責令加強整改,樹立有案必查、有責必問的鮮明導向。

  堅持治標治本一體推進,才能有效預防涉黑涉惡腐敗反復多發,實現政治、法紀和社會效果多贏。我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嚴厲打擊“保護傘”的基礎上,強化以案治本作用,選擇典型案例,採取多種方式通報曝光。凡查結的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涉案單位和部門都開展警示教育,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深挖根源、舉一反三,堵塞漏洞、源頭治理,特別是在切斷黑惡勢力和“保護傘”利益勾連方面加強探索,從源頭上剷除黑惡勢力滋生的土壤,真正做到查處一個、治理一片、清朗一方。

  有黑必掃,除惡務盡。徹底查清和嚴懲黑惡勢力及其背後的“保護傘”,才能實現河清海晏、天朗氣清。“我們將以中央掃黑除惡第一督導組對河北先行開展督導為有利契機,切實增強抓好中央督導整改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以黑惡不除誓不收兵的魄力和勇氣,齊心協力,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用實際戰果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訊員 趙振宇 記者 劉榮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