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著力建設高品質現代化城市

2018-12-19 10:18:23  來源:河北日報  責編:董健雄

  前些年,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周邊存在私搭亂建現象,臟亂差的環境嚴重影響著承德的城市形象。通過持續開展環境整治,該市在景區周邊共拆遷出近7000畝土地。這些土地可以説寸土寸金,該市沒有盲目開發建設,而是綜合城市、風景名勝區、歷史名城保護等相關規劃法規和條例,將其中5000多畝土地規劃為景觀和綠化用地。

  承德歷史文化厚重,旅遊資源豐富,每年吸引眾多遊客到此遊覽觀光。打造與之相稱的城市形象,建設國際旅遊城市,一直是承德努力的方向。為實現這一目標,承德市在推進多規合一、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加強綜合整治、壯大城市經濟上下功夫,著力建設高品質的現代化城市。

  突出規劃先行,細化完善城市定位佈局

  建設好城市,整體、系統、科學地做好城市規劃,是儘量不走彎路、少留遺憾的前提。

  明確城市發展定位。承德市提出要以建設新時代“生態強市、魅力承德”為總目標,圍繞建設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國家綠色發展先行區、環京津扶貧攻堅示範區、國際旅遊城市,細化完善城市發展規劃。各縣(市、區)以此為準,明確了自身發展定位,完善了城市規劃。

  為提升城市承載能力,承德按照“區域協同、中心引領、特色集聚、城鄉統籌”的原則,著力構建“一核、三帶、多點”的城市空間佈局體系。同時,創新城市規劃設計理念。根據多規合一的要求,全面啟動2035年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超前謀劃土地利用、生態環保、林業、水利、交通等規劃,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系統性。特別是對重要節點、重要片區以及街角公園、標誌性建築,進行精心規劃設計,落細落小落實,解決好城市規劃“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突出産城融合,發展壯大現代城市經濟

  城市發展壯大,須有強大的綜合經濟實力做支撐。

  在發展壯大城市經濟中,承德緊緊圍繞文化旅遊及醫療康養、大數據及電子信息、釩鈦新材料、清潔能源、智慧裝備製造、綠色食品及生物制藥六大主導産業,深化“五合一”精準對接,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大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和現代服務業,做大做強城市經濟。

  産城相依,融合發展。各縣(市、區)緊緊抓住開發區這個産城融合點,加快推進各級開發區基礎設施、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等核心任務,力爭到“十三五”末,開發區經濟佔比達到70%以上。

  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在對接京津、跑辦項目過程中,著力引進科技項目、創新團隊和高端人才,加快科技創新平臺、科技成果孵化器建設,全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突出功能完善,增強城市承載能力

  自10月27日以來,一列高速綜合檢測列車,頻繁往返于承德與瀋陽兩地之間。12月底,京沈高鐵承德至瀋陽段有望開通運營。連通高速鐵路網,承德生態、區域、發展優勢將得到充分釋放,人才、資源、要素聚集效應將更加凸顯。

  目前,承德正加快推進承平高速、津承城際鐵路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進承德機場擴容升級、增開航線,構建“一運八通”航空網;升級中心城區道路交通網絡,推進快速公交和軌道交通建設。同時,承德將與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同步做好城市供水排水、供熱燃氣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大“雙違”整治、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推進力度。完善城市中小學、菜市場、便民超市、物流配送、公共管理、醫療衛生、社區養老等設施建設,形成市、區、社區三級銜接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網絡。

  突出內涵提升,提高城市管理水準

  承德生態優良、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將這些優勢和現代管理理唸有機融合,城市將充滿無限魅力。

  近日,“創建文明城市、做文明有禮承德人”實踐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百名教授、講師、離退休老幹部、典型人物組成的市民素質講師團,活躍在機關、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車站、醫院、旅遊景區等窗口從業人員,爭當文明禮儀宣傳員;26萬名志願者活躍在城市各個角落,疏導交通、扶危救困、奉獻愛心,成為山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為實現2020年列入全國文明城市目標,承德全市上下對照創城指標,堅持問題導向,建立清單臺賬,嚴格整改到位,讓遵德守禮文明之風在山城常吹常新。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承德市聚焦群眾關心的環境衛生、食品藥品安全等民生問題,細化量化城市管理服務的各項指標,在精細化、規範化上下足功夫。抓住新一輪互聯網技術變革,加快推進城市公共區域免費WiFi全覆蓋,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公共服務繳費、事項諮詢辦理、智慧出行等一系列民生服務,打造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

  突出生態理念,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武烈河在承德市區穿城而過,河兩岸休閒綠道縱貫南北。星羅棋佈于城區的幾十處山體公園,讓市民實現500米內即可找到一處健身場所。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水映城景,水城相依,承德猶如一幅山水畫卷。

  在城市建設中,承德突出綠色、低碳、循環理念,充分考慮城市與自然環境的融合。發揮國家森林城市引領示範作用,達到規劃建綠、沿街植綠、拆遷還綠、礦山披綠、見縫插綠的效果,做好“綠”的文章。全面落實河長責任制,重點聚焦灤河、潮河等四大水系,持續做好水資源保護和河道治理工作,千方百計保證城市供水充足、水質優良,形成以水興城的良好局面,做好“水”的文章。深入治理大氣污染突出問題,嚴格抓好城鄉冬季清潔取暖,確保大氣環境品質持續提升。山清水秀氣凈,不斷提升承德百姓的幸福指數。(記者 陳寶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