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滄州市機構改革情況答記者問

2018-12-21 09:56:05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12月20日,滄州市召開全市深化機構改革動員部署會議。圖為會議現場。 記者 戴紹志 攝

  12月20日,滄州市召開全市深化機構改革動員部署會議,對深化市縣黨政群機構改革作出安排部署。滄州市委深化機構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回答了記者關於機構改革的提問。

  一、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滄州市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牢牢堅持“兩個維護”,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論述,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河北省機構改革方案》《滄州市機構改革方案》和《關於地方機構改革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關於市縣機構改革的總體意見》確定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和任務要求,在黨中央和省委集中統一領導下,由市委負總責,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改革任務,構建從中央到地方運行順暢、充滿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體系。

  滄州市機構改革的基本原則是: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堅持以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堅持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積極性,統籌黨政群及事業單位改革。

  二、這次改革把握的重點

  這次機構改革突出5個重點:一是全面與黨和國家、省委、省政府機構改革對標對表,在黨政主要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上與省委、省政府保持對應。二是把加強黨對各領域各方面工作的領導作為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務,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三是主動適應滄州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推進市委確定的“一港雙城三帶四區”等重大任務,為新時代建設創新驅動經濟強市、生態宜居美麗滄州提供堅強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四是體現改革的連續性、系統性和前瞻性,著力解決長期存在和社會關注度高的體制機制問題。五是加強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市縣機構改革,力求平穩有序、緊湊高效。

  三、這次改革要落實黨的領導全覆蓋

  對應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改革做法,滄州市從三個方面加以體現:

  一是組建滄州市監察委員會

  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深化監察體制改革的部署,將市監察局的職責,以及市人民檢察院查處貪污賄賂、失職瀆職及預防職務犯罪等反腐敗相關職責整合,組建市監察委員會,同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辦公,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責,實行一套工作機構、兩個機關名稱。

  二是加強和優化滄州市委議事協調機構

  1、將滄州市委法治滄州建設領導小組改為滄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作為滄州市委議事協調機構。滄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滄州市司法局。

  2、組建滄州市委審計委員會,作為滄州市委議事協調機構。滄州市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滄州市審計局。

  3、將滄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改為滄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作為滄州市委議事協調機構。滄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滄州市委辦公室。

  4、將滄州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改為滄州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作為滄州市委議事協調機構。滄州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為滄州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的辦事機構,作為滄州市委工作機關,對外加挂滄州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牌子。

  5、組建滄州市委財經委員會,作為滄州市委議事協調機構。滄州市委財經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滄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6、將滄州市委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改為滄州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作為滄州市委議事協調機構。滄州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滄州市政府辦公室。

  7、組建滄州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作為滄州市委議事協調機構。滄州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設在滄州市教育局。

  8、組建滄州市委國家安全委員會,作為滄州市委議事協調機構。滄州市委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滄州市委辦公室。

  三是加強滄州市委職能部門的統一歸口協調管理職能

  1、滄州市委組織部統一管理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將滄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改為滄州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作為滄州市委議事協調機構。調整優化滄州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領導體制。滄州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為滄州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承擔滄州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日常工作,作為滄州市委工作機關,歸口滄州市委組織部管理。

  2、滄州市委組織部統一管理公務員工作。將滄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公務員局)的公務員管理職責劃入滄州市委組織部,滄州市委組織部對外加挂滄州市公務員局牌子。

  3、滄州市委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和電影工作。將滄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新聞出版、電影管理職責劃入滄州市委宣傳部,對外加挂滄州市新聞出版局(市版權局)牌子。

  4、滄州市委統戰部統一領導民族宗教工作。滄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歸口滄州市委統戰部領導,仍作為滄州市政府工作部門。

  5、滄州市委統戰部統一管理僑務工作。將滄州市政府辦公室(外事與僑務辦公室)的僑務管理職責劃入滄州市委統戰部,對外加挂滄州市政府僑務辦公室牌子。將滄州市政府辦公室(外事與僑務辦公室)的海外華人華僑社團聯誼等職責劃歸滄州市僑聯行使。

  四、這次改革滄州市政府機構對應省政府機構新組建和調整的機構

  此次改革與河北省基本對應組建和調整的市政府機構有10個,具體是:滄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醫療保障局。

  五、與省級機關基本對應的其他機構

  滄州市委辦公室、市直機關工作委員會、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信訪局、市委老幹部局作為滄州市委工作機關;滄州市政府辦公室、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商務局、市體育局、市統計局、市人民防空辦公室作為滄州市政府工作部門。

  六、滄州市結合實際、因地制宜設置的機構情況

  滄州市因地制宜設置的機構有5個,具體是:滄州市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市扶貧開發辦公室、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市海洋和漁業局、市大運河文化發展帶建設辦公室,均作為滄州市政府工作部門。

  七、改革後市級機構的總體情況

  根據河北省委批准的滄州市機構限額,機構改革後,滄州市共設置黨政機構47個。其中,市委機構12個,市政府工作部門35個。

  八、這次改革滄州市應急管理機構的設置情況

  滄州市對應國家和省應急管理機構設置,將市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的職責,以及市政府辦公室的應急管理職責,市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職責,市民政局的救災職責,市國土資源局的地質災害防治、市水務局的水旱災害防治、市農牧局的草原防火、市林業局的森林防火等相關職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地震局)的地震監測、震災應急救援等相關職責,市防汛抗旱、減災、抗震救災、森林防火指揮部(委員會)的職責等整合,組建滄州市應急管理局,作為滄州市政府工作部門,加挂滄州市地震局牌子。不再保留滄州市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滄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不再加挂滄州市地震局牌子。下一步,將按中央和省有關改革部署,認真做好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作無縫對接、穩妥推進。

  九、這次改革滄州市市場監管機構的設置情況

  為加強和改善市場監管,將滄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職責,滄州市品質技術監督局的職責,以及滄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物價局)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相關職責,滄州市商務局的反壟斷相關職責,滄州市科學技術局的知識産權管理職責等整合,重新組建滄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滄州市政府工作部門,加挂滄州市知識産權局牌子。滄州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具體工作由滄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承擔。不再保留滄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品質技術監督局,滄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不再加挂滄州市物價局牌子。

  十、改革中滄州市醫療保障機構的設置情況

  為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更好保障病有所醫,滄州市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職責,滄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物價局)的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滄州市民政局的醫療救助職責等整合,組建滄州市醫療保障局,作為滄州市政府工作部門。

  十一、改革中滄州市行政審批機構的設置情況

  為不斷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滄州市將市相關部門的行政審批職責整合,組建滄州市行政審批局,作為滄州市政府工作部門,加挂滄州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牌子。下一步,將按照中央和省的有關要求,進一步深化設立行政審批局改革,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推動審批服務全方位深層次變革,健全行政審批局與同級監管部門及上下級部門間的工作協調配合機制。

  十二、滄州市在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方面的改革

  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行政強制權改革,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從源頭上全面梳理、規範和精簡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事項,制定執法事項清單並實行動態調整。統籌配置行政執法職能和執法資源,大幅減少執法隊伍種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關於加強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5個領域綜合執法工作的部署要求,繼續深入推動城市管理等其他跨領域跨部門綜合執法。減少執法層級,積極推進執法力量下沉,市與區原則上只設一個執法層級,除環保監測監察等中央明確規定實施垂直管理的機構外,其他領域均落實好屬地監管責任,在鄉(鎮)探索逐步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建立健全綜合執法主管部門、相關行業管理部門、綜合執法隊伍間協調配合、信息共享機制和跨部門、跨區域執法協作聯動機制。

  全面清理清退臨時人員和聘用人員,嚴禁使用輔助人員執法。鎖定執法人員編制底數,保持現狀不變,按照中央統一政策逐步規範,積極探索建立體現綜合行政執法特點的編制和人員管理辦法。完善執法程式,嚴格執法責任,加強執法監管,不斷提高執法隊伍綜合素質、專業素養和執法能力水準。

  十三、這次改革中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方面的主要內容

  按照精幹高效原則設置市委、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全面推進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除行政執法機構外,將完全、主要和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全部納入改革實施範圍。全面清理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將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關。對主要或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原則上將行政職能劃歸主管部門或職能相近的黨政機構,原有事業單位調整為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或併入相關事業單位。對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原則上併入相關黨政機構或調整為主管部門的內設機構,確需單獨設置為行政機構的,在規定的限額內設置。改革後保留的事業單位名稱不再稱“委、辦、局、處”。今後,除行政執法機構外,不再保留或新設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十四、對縣級機構改革的總體考慮

  縣級機構改革是滄州市機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滄州市委統一領導下,與省市機構改革有機銜接,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改革任務。縣級黨政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要堅決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保證黨中央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涉及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國家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的機構職能,要與省、市機構職能基本對應,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滄州市政府部門機構職能劃入黨委機構的,縣(市、區)要相應劃轉。涉及應急管理、退役軍人事務、醫療保障等重點領域新組建機構,要上下一致抓好落實。加大機構職能整合歸併力度,加大對職能相近的黨政機關合併設立或合署辦公力度,既允許“一對多”,也允許“多對一”。縣級黨政機構數額,由河北省委實施嚴格管理。黨政機構統一計算機構限額。縣(市、區)可結合實際,著眼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需要,在機構限額內因地制宜設置機構和配置職能。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納入黨政機構改革統籌推進、同步實施。

  十五、關於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的安排

  積極推進深化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具有新時代特徵的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發展新路子。在借鑒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和完善鄉(鎮、街道)相關改革。整合優化鄉(鎮、街道)黨政機構和事業站所,歸併相近職能,設立綜合性辦事機構和事業單位,統籌各類編制資源,實行扁平化和網格化管理。適應鄉(鎮、街道)工作特點和便民服務需要,整合審批、服務、執法等方面的力量和職能,綜合設置機構。理順縣級部門與鄉(鎮、街道)關係,縣級部門派駐在鄉(鎮、街道)的機構,原則上應下放鄉(鎮、街道),並與鄉(鎮、街道)有關機構進行資源整合;繼續實行派駐體制的,工作考核要以鄉(鎮、街道)為主,幹部任免應當聽取所在鄉(鎮、街道)黨委和政府意見。縣級部門要依法履職,強化專業性管理。鄉(鎮、街道)工作重心要轉到加強黨的建設和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來。

  十六、這次機構改革的時間把握

  堅持蹄疾步穩、緊湊有序推進改革。各級黨委(黨組)和政府要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工作措施和時間節點,結合實際制定機構改革方案。市級機構改革方案經省委批准後組織實施,2018年12月底前基本落實到位。縣級機構改革方案于2018年12月底前經滄州市委審核後報省審批,2019年1月底前基本落實到位。(記者 戴紹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