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開展水庫、河、湖周邊尾礦庫安全專項整治

2019-01-23 11:39:25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河北省應急管理廳日前印發《水庫、河、湖周邊尾礦庫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要求各有關市應急管理局及時排查整改各類安全隱患,有效防止生産安全事故發生,嚴防因尾礦庫生産安全事故導致尾砂從庫內流入水庫、河、湖內;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産經營建設的尾礦庫;關閉不符合安全生産基本條件的尾礦庫;為尾礦庫安全度汛打下基礎。

  專項整治時間為1月至5月。其中,1月下旬至2月下旬為全面排查階段,各地對本地尾礦庫開展全面排查,對排查出的各類安全隱患進行登記、制定整改方案;全面掌握水庫、河、湖周邊尾礦庫分佈以及存在的安全隱患情況,並在“互聯網+安全生産”平臺地圖上進行標注。3月上旬至4月下旬為集中治理階段,各地督促相關尾礦庫企業對排查的問題按照整改方案進行集中治理,治理完成後,當地應急管理部門逐庫組織驗收,為實現尾礦庫安全度汛打下良好基礎。

  根據實施方案,專項整治排查內容為:對全部尾礦庫逐庫排查進行治理;篩選出發生事故後可能流入臨近的河、湖、水庫、南水北調線路或其他飲用水源地的尾礦庫,並進行集中整治。整治重點包括如下五個方面。

  對尾礦庫壩體進行排查治理。初期壩壩址、壩體型式、結構尺寸、壩體的填築指標、壩基處理等必須嚴格與批復的安全設施設計一致;壩外坡坡比不得陡于設計坡比;壩體堆築不得超過設計壩高,或超設計庫容儲存尾礦;嚴格按法規、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對壩體穩定性進行評估。

  對尾礦庫排洪設施進行排查治理。要求按照設計建立排水(洪)、截洪設施,且暢通完好;排水井、排水斜槽、隧洞、排水管、溢洪道、壩面排水溝、壩肩截水溝的平面位置、標高、數量、型式、結構尺寸必須嚴格與批復的安全設施設計保持一致。

  對尾礦庫運行管理進行排查治理。要求嚴格按照《尾礦庫生産運行作業規範》對尾礦庫進行管理;堆積壩各項指標必須與批復的安全設施設計一致;放礦方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採用上游式築壩的,要在壩前均勻放礦,保持壩體均勻上升;嚴禁出現未經論證擅自在庫後或一側岸坡放礦、沖刷初期壩和子壩,礦漿沿子壩內坡腳線流動沖刷壩腳等現象。

  對尾礦庫應急體系進行排查治理。要求各尾礦庫企業制定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應急救援預案,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裝備,加強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熟悉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式。認真落實汛期或極端氣候下企業負責人值班值守制度,事故預防和應急保障能力。屬於“頭頂庫”的,必須建立與周邊村鎮的應急響應機制,完善搶險應急預案,為下游居民和重要設施安全提供有效的應急保障。

  對尾礦庫監測監控進行排查治理。要嚴格按照《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和《尾礦庫安全監測技術規範》相關規定和要求,對尾礦壩位移、滲流、幹灘、庫水位、降水量、外坡坡比、壩體滑坡、浸潤線、排滲設施、周邊山體穩定性、違章建築、違章施工和違章採選作業等進行監測和檢查,並建立完善監測監控設施(系統)。

  實施方案要求,各地要從嚴審批把好準入關口。要嚴格控制新建尾礦庫、獨立選礦廠建設項目,堅決停止庫容小于100萬立方米、服務年限少於5年的尾礦庫建設項目;嚴格建設項目選址、安全設施設計審查等準入環節,嚴控尾礦庫加高擴容項目,嚴禁新的“頭頂庫”産生,嚴禁新建獨立選礦廠尾礦庫建設項目,嚴禁壩高超過200米且採用上游式築壩的尾礦庫建設項目。

  各市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大對專項整治工作的督導落實,對於重大安全隱患要掛牌督辦直至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同時,加強對各縣(市、區)尾礦庫冬季放礦、大排查大整治等當前重點工作的督導檢查,及時發現消除問題,確保整改成效。持續加大執法問責力度,完善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堅持“高標準、零容忍、嚴處罰”的原則,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生産經營建設行為。

  根據實施方案,經過本次專項整治,要實現轄區內尾礦庫安全度全部為“正常庫”,並確保汛期不出現問題;凡是因漏排或整治不到位而發生安全事故的,河北省應急管理廳將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導致尾礦砂流入水庫、河、湖等造成不良後果的,從嚴追究部門主要負責人領導責任。(潘文靜 湯建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