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互聯網信息技術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推進器,以此為支撐的網絡運用大大拓展和延伸了社會大眾的活動空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影響並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産生活方式。隨著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不斷融合,作為社會輿論重要組成部分的網絡輿論,正在日益深入地影響著網民特別是年輕網民的價值判斷、行為取向,同時也對社會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嚴峻挑戰。這就要求我們,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切實加強網絡輿論治理,著力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營造更加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清朗向上的網絡輿論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主動適應信息化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不斷提高對互聯網規律的把握能力、對網絡輿論的引導能力、對信息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絡安全的保障能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形勢下,網絡輿論綜合治理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發現新問題,提出新策略,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廣大幹部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網絡信息化工作和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旗幟鮮明地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善於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切實提高用網治網水準,不斷推進網絡治理法治化、精細化、科學化,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數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提升治理能力和水準,統籌推進網絡治理與社會治理
網絡治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要統籌考慮,共同推進。要從加強社會治理的大局出發,及時、有力地應對網絡隱患與挑戰,以網絡和諧促社會和諧。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握好網絡輿論引導的時、度、效,掌握網絡輿論的主導權,做好前期調查研究,超前謀劃、科學研判、因時施策、適時亮劍,有效回應關切,正確引導輿論。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紅色革命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奮進新時代、同心共築中國夢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理順治理思路,健全綜合治理體系
提高網絡輿論引導能力,關鍵是要建立健全綜合治理體系。一是完善信息收集系統,通過多種手段匯集、分析、處理信息,著重于對社會關注度較高、影響性較大的信息進行收集。二是完善風險評估系統,利用監測與過濾技術,對輿情事件進行風險評級、路徑檢測、走向研判,客觀、準確把控輿情發展。三是完善糾偏介入系統,採取有力措施,對負傾向事件及時回應,積極有效引導社會輿論。四是完善治理反饋系統,對治理成效進行評價與改進,包括治理的時效性、公眾的滿意度等,最大程度消解同類事件所蓄積的風險。
優化網絡法治環境,完善網絡治理機制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空間延伸到哪,法治就要覆蓋到哪。要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綜合運用法律手段、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對網站、微博、微信、論壇、App等網絡傳播平臺,從源頭上加強管理。暢通網絡舉報受理渠道,推動建立對有害信息群防群治的社會監督治理體系和機制,加強網絡媒體行業自律,督促各大網絡企業、網絡傳播平臺、網絡運營商主動擔負起凈化網絡的職責。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實現網絡輿論治理法治化,有效解決治理過程中職責交叉區、監管真空區等問題,讓網絡輿論治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構建各方參與的共同治理新格局
網絡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充分發揮政府有關部門的作用,還需要凝聚全社會的力量,合力構建科學有效的治理體系。要加強過濾、分類技術應用,對網絡輿論話題、內容、方式進行科學分類與持續追蹤。通暢表達、反饋渠道,對具體問題及時研判、回應與解決。進一步提高主流媒體特別是新媒體輿論引導能力和水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好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加強對廣大學生尤其是青少年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強化法治意識,使廣大學生成為傳播網絡正能量的生力軍。(劉麗敏 王依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