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劉欣瑜
溝渠、泵站、小型水閘、農灌機井……農田水利設施是最基本的農業基礎設施。但一直以來,這些基礎設施卻面臨著所有權歸誰、管理維護的責任主體是誰、市場價值如何體現等難題。
眼下,這些問題在河北省已得到有效破題。這一突破,源於河北省實施的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放開所有權、搞活經營權、強化管理權、明確收益權。
納入改革的49.34萬個小型水利工程全部明晰了産權,落實了管護主體和責任
“你看,這是我們協會的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權證,金貴著呢!”近日,在元氏縣紙屯村,一見面,紙屯村農民用水戶協會會長李文朝,就拿出一沓證書給記者看。
只見書本大小、紅色的封面上工整地印著“元氏縣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權證書”,證書上分別登記著機井的基本信息,包括機井的水量、歸誰所有、歸誰使用、澆灌多少土地、誰來管理維修等。
李文朝介紹,村裏共有12眼機井,機井的所有權歸村集體,協會擁有使用權和管護權。原來,村裏的機井管護權不明晰,村民只管用不管修,機井壞了常常無人管。如今,機井的使用權和管理維護責任是一致的,明確到了合作社,李文朝也有了新頭銜——水井管護專員。
這一變化,源於2014年元氏被列為省級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縣後開展的明晰産權歸屬、設施管理確權到村到戶的改革。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然而,由於傳統的農田水利設施歸村集體所有、村集體管理,用水的是一家一戶的村民,管用分離,造成管護不到位,許多地方農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老化,甚至出現了“壞了-維修-再壞”的惡性循環,影響了工程效益發揮。
為改變這一現狀,省水利廳、財政廳聯合印發了《河北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縣級政府為改革實施主體,確定了2016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務,2017年完成全面總結驗收的任務目標。
針對不同類型水利工程特點,河北省堅持“放開所有權、搞活經營權、強化管理權、明確收益權”,科學界定工程産權,分類實施工程管護。公益性的中小河流及其堤防、小型水庫、小型水閘等工程歸國家或集體所有,將維養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大力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由社會力量進行管護;準公益性的農田水利工程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歸集體或農村經濟組織所有,鼓勵由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等進行管護;經營性的小型水電站由經營主體管護。涉及公共安全的重新收歸國家所有。對新建工程,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使用”的原則,確定其所有權和使用權。
為有效保障這項改革順利開展,每年年初,河北省按計劃公佈應完成改革任務的縣級名單,並分階段採取督導、調度、約談、通報等方式,促進了改革深入進行。2017年底,全省納入小型水利工程改革範圍的172個縣(市、區)全部出臺改革實施方案,共計49.34萬個小型水利工程全部明晰了工程産權,落實了工程管護主體和責任,發放了“兩證一書”(即所有權證、使用權證和管護協議(責任)書)。2018年初,所有縣(市、區)已全部通過省級或市級驗收,河北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圓滿收官。
産權明晰、責任明確的工程管理體制,有效解決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權責模糊、主體缺位問題,在制度層面保障了工程管護主體的收益權。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農田水利設施有了主人,解決了過去小型水利工程長期處於“有水大家用、維護沒人管”的問題,實現了小型水利工程“平時有人管、壞了有人修、資源充分用”的良性運轉。
農田水利設施建、管、養、用一體化新體系正在形成
往年到了小麥澆凍水的時候,邱縣南辛店鄉前大槐樹村黨支部書記楊秀泉總要因機井出了問題,解決群眾的用水糾紛。自從縣裏推行了農田水利設施産權制度改革,村裏5眼機井明確了歸屬,由村用水協會負責管理使用維修,他省心多了。
“以前,機井平時沒人管理,常常到了澆地時不聽使喚,等維修好了五六天過去了,很耽誤事兒。”楊秀泉説,現在好了,平時協會有專人負責維修管理,有點小毛病,馬上修好。原來全村麥田澆一次水要二十多天,如今十天就能澆完。
放開所有權、搞活經營權、強化管理權、明確收益權的管理體制,提高了小型水利工程的完好率及使用效率。李文朝介紹,改革後,小型水利設施設備老化、維護不到位問題得到解決,村裏機井完好率大大提高,水泵及配件利用率提高1/3,同時節水節電1/3以上。
更可喜的是,過去沉睡的水利設施,如今也吸引來眾多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和管護,逐漸形成了一批先進的可複製、可推廣的管理模式。
邱縣通過“諮詢公司+基層服務站+用水者協會+用水小組”四位一體管理模式,實現了灌溉資源利用的最大化。獻縣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服務公司負責全縣小型水利工程的運營與維護,實行物業化管護模式。威縣借助上世紀90年代確權的河道國有土地進行融資,激活了沉睡資産,提升了融資能力,初步形成路網、水網、綠網、旅遊網、産業網“五網合一”。全省納入改革範圍的小型水利工程中,實行基層水利服務機構集中管理的工程9萬個,實行集中管理、以大代小管理的工程1.7萬個,實行承包、租賃等管理方式的工程10萬個,實行股份合作管理方式的工程2.5萬個。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探索創新多種管理模式,盤活了水利資産,激活了內生動力,破解了“政府管不到、集體管不好、群眾管不了”的問題,農田水利設施建、管、養、用一體化新體系正在形成。(記者 趙紅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