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捐髓志願者古朝陽緊急“替補”救人

2019-03-22 13:40:26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患者已進倉,原定捐獻者卻突發變故——

  河北捐髓志願者古朝陽緊急“替補”救人

  刷新河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史上最快動員捐獻速度

  “這下,患者有救了,我懸著的心也放下了!”3月13日,我省志願者古朝陽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成功捐獻237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後,輕輕鬆了口氣,“希望這些‘生命種子’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説到這次捐獻,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負責人張新軍很感慨:時間太緊張了,古朝陽從決定捐獻,到採集成功,僅用了7天時間,刷新了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史上最快的動員捐獻速度,是我省第390例成功捐髓的志願者。

  古朝陽是館陶縣的一名基層醫生。3月6日9時許,剛剛查完病房的古朝陽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是當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打來的,告訴他他與河南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古朝陽毫不猶豫地答應捐髓!

  古朝陽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家人,全家人很快達成一致意見,“救人的事,一定要捐獻。”但讓古朝陽沒有想到的是,事情非常緊急。

  原來,受捐患者已進入了移植倉,一邊接受清髓治療,一邊等待移植造血幹細胞。這期間,意外出現了,原定的捐獻者突發變故,不能按計劃捐獻了。

  對患者來説,這意味著如果沒有救命的造血幹細胞,生命將走到盡頭。對緊急“替補”的古朝陽來説,要挽救患者生命,從答應捐獻到完成採集,只有7天時間。

  “一般情況下,捐獻者從血樣配型成功,到最後採集,都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張新軍説。得知這個情況,古朝陽一下子緊張起來。

  “我可能是患者唯一的希望!”作為醫生,古朝陽深知時間對患者的重要,表示全力配合捐獻。

  3月6日下午4時,古朝陽在自己所在的鄉鎮衛生院採集了血樣,由專人緊急送往患者所在地進行高分辨檢測。

  3月7日,古朝陽接受健康體檢。在標注“加急處理”的情況下,3月8日上午,體檢結果出來了,全部指標合格。

  3月8日下午,古朝陽在妻子和當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趕赴石家莊。

  3月9日,開始做採集前的準備。

  據了解,古朝陽是在2014年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那天,當地舉行的一次無償獻血活動中留取血樣,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的。“5年來,我隨時準備著,但沒想到事情這麼緊急。”古朝陽告訴記者,非血緣關係的造血幹細胞相合率極低,能配型成功是緣分,希望那位素不相識的朋友移植這些“生命種子”後儘快好起來。(記者 張淑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